捡了一条寻宝蛇[六零] 分节阅读 123(1 / 2)

d叶子放进去。

“嘻嘻好美”

花瓣和叶子在淡红色的液体里旋转,飞舞,像是春末风吹落花的场景。

牡丹花露苹果茶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你一句我一句的赞美之词,听得傅慧心儿飞扬,乐得笑个不停。

喝茶闲聊,转眼到了四点,陆怀信和夫人素琬不好在打扰,便提出了告辞。

白瑾已与陆怀信签订了平等契约,傅慧颇是不舍地将一些注意事项和白瑾的喜好交给了素琬,希望在吃住上,作为女主人的素琬能多照顾他些。

然后傅慧走向陆怀信,将修习功德的功法给他,并让他有什么不懂的问花旬,因为这方面花旬要比她在行,她更精通于巫术。

花旬、傅栩都是长相英俊,言谈有物,无时不在散发着成熟魅力的男人。宋文昊是不差,可真要拿过来跟两人比,那就一个天上一个地。杜若在发现娟子时不时地将目光瞄向两人时,喉间跟吞了只花蝇般,恶心得难受。

杜若能发现的事,老爷子一个人精又哪会看不出来,“傅栩、蒋同志、花队,果果学校还缺个篮球架,你们不如带着果果和小禹去华侨商店找人问问。”

傅栩一愣,这事前天他不是去问过了吗,那华侨商店的主任说调货还要几天。

“行”花旬站了起来,“来果果,我们走。”

牵着傅慧的手,花旬当先走出了听潮院。

蒋国昌、傅栩、方禹急忙跟上。

“我也去,”娟子放下手里的杯子,冲几人叫道:“等等我”

杜若一把扣住她的胳膊,“他们去办事,你跟着干嘛。”

“我前天在华侨商店看到个洋娃娃,正好跟着买了送给果果。”

“有心了,”杜若唇边扬起抹假笑,“不过我们果果不玩洋娃娃,她只和虎啊、豹的玩。”

想到午间看到的虎狼,娟子打了个哆嗦,想走又舍不得。

“该准备晚餐了,”杜若站起来,拉着她一边往厨房走,一边道:“走,帮我洗菜去。”

过节嘛,街人行人如织,到处都充溢着喜庆的气氛。

他们没去华侨商店,出了紫庭阁便去了庙会。

因庙会的所在位置在郊区,戏棚子、杂技两边的街道上,便站满了附近公社来卖东西的社员。有家织的土布、手纳的鞋子,木制竹制的玩具等,还有带有京味儿的小吃,如吊炉烧饼、年糕、切糕、驴打滚、茶汤、杏仁茶等等。

“哇”傅慧惊叹,“好热闹啊”

“嗤”傅栩将她抱起,“这才哪到哪啊,你没见以前,那边,”他指了指另一条街笑道:“是戏曲的场地。这里是评书、大鼓、相声、戏法的棚子。此外,那边的广场上,什么摔跤、卖药糖、拉洋片、医卜星相、文玩字画的,更是应有尽有。现在”

花旬:“下半年就都恢复了。”百废待兴他们正迈向盛世的入口。

吃了炒年糕、喝了杏仁茶,看了杂技、听了段戏,买了个竹蜻蜒,和一双非常好看的虎头鞋,几人便转道去了农场,接傅子羡。

农场离庙会不远,开车只需十几分钟。

他们到时,傅子羡还在审讯室忙着呢。

警卫员将几人让进傅子羡的住处,随着屋门的打开,白瑾、花豹、白虎、红狐、悟空、松鼠、飞龙模样的花灯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都是首长晚上熬夜扎的。”警卫员解释道。

傅慧一个个摸过,每一个上面都有一行小字,“一岁的小傅慧,元宵快乐”“二岁的小傅慧”“三岁的小傅慧”

作者有话要说:果果:夸夸我吧

啊,为了刚12点的玄学,急匆匆上传了,结果早了半分钟。

第162章闹别扭

虽然写得很简单,表达得很含蓄,傅慧还是感到了爷爷对她满满的爱,心里热热软软的暖得很。

傅子羡的屋子堆满了动物花灯,一行人待着拥挤,几个大人便出来四处逛了下。

农场里因为这场运动下来的劳改犯,大多已平反回了家,等待着下一步的工作恢复或是调动。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还在深入调查,反复审核。

前两年建起的泥坯房空了数半,开垦出来的土地,北方吗,种了小麦、油菜,还都不到收割的季节。

行走在田埂上,蒋国昌不由问道:“人都走了,这诺大一个农场怎么办”

“还有知青返城,落户到农村的回来就回来了,建设兵团呢他们一回来,那开垦出来的土地谁来收割播种”

“外交部正在努力争取海外学者、留学生、技术人员归国。西方的农业机械化咱们目前可能还达不到,”花旬淡淡道:“不过全国几家中小型机械厂,已于年前开始实行三班制,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制农用机械,争取于明年年低,每一个公社、每一个农场最少有一台拖拉机。”

“别外,就是农民迁徙,如地少人多或是土地资源匮乏、贫瘠的地方,经专家小组调查核实后,可以一家、或是几户一起审请前往这些已开垦的农场安家落户。”

“万一大家都不愿意呢”蒋国昌道:“咱都知道,国人讲究一个故土难离。”

傅慧用竹杆挑着盏松鼠花灯和方禹走来,听到将国昌的话,不以为意道:“我们有老首长啊”

“呵呵”花旬低低地笑过,轻咳了声,“对,果果说的没错,我们有老首长”他可是全民的精神偶像,一句话的号召力可抵千言万语。

“在过几天,教育部将宣布恢复大学、恢复高考。”花旬背着手看向四野,双目熠熠道:“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农科院那边测出,灵气复苏之后,农作物的成活率提高了三倍,他们预测今年的粮食产量最低也是去年的10倍。”

“怪不得,我说这才二月,小麦咋长这么高。”蒋国昌往地上一蹲,伸手丈量了下小麦的高度,“这都有30厘米高了,照这么看,四月中旬说不定就可以收割了。你说,”他问花旬,“今年是不是可以多种一季作物”

“农科院报来的产量,就是按多一季的农作物来估算的。不过,”花旬跟着蹲下摸了摸比往年都要粗壮的麦杆,“我觉着他们把产量估低了。”

“有了几年前的那事,”傅栩嗤鼻,“他们哪还敢往高里说。”

“所以,”方禹冷凝着一张脸,淡淡道,“老首长才敢勇于拨乱反正,将知青招回”

空气为之一滞,蒋国昌、傅栩面面相觑,啧,连爷爷都不叫了。

花旬站起,掏了帕子拭去手上的泥,看向方禹,“你要这么问,就太狭义了。”

“最初知青上山下乡,主要目的是垦荒,多以志原者为主,同时参与垦荒的还有大批军人。”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是个什么情况,方禹,我不信方远山教授没跟你说,撇开其他不谈,有一点我们都知,边疆我们有大片的黑土地等待开垦,城里却有一部分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无以为业,闲散度日。”

“当然造成这一切的,还是我们的工业不发达,城里就业机会不足。”

“粮食若不能高产,农业机械生产若不能达标,其他产业若不能增加。方禹,这些问题依然存在着,试问,可以招回知青,恢复高考吗大量的青壮年拥进城里,城市能负荷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