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郑氏就迫不及待地问起了宋城这大半年的经历。
“小宁王是个爱惜人才,求贤若渴的,见我又送钱的又效力的,就给了我几件差事,见儿子办得好,可不就跟儿子一见如故,称兄道弟了”
“哦,您说宁王妃的身份放心吧,现在对外头宣扬的是宁王妃身子骨不好,得在温泉庄子上静养如果需要的话,宁王妃说没就没了,只不过为防止京城那边再送个王妃过来惹麻烦,所以那个虚名头的王妃还活地温泉庄子上”
“您担心肖六娘得宠以后,会在小宁王身边吹枕头风”
宋城哈哈一笑,“母亲不用担心,当初我们三个人身边都是有皇宫里派来的女官耳提面命,一定要忠君之事,心向朝廷可以说,都是明面上的探子,小宁王心里清楚得很呢自然不会去理会她们,她们在王府里都见不到宁王,上哪儿吹枕头风去”
至于郑氏担心的,比如肖六娘生下宁王府的子嗣地位水涨船高什么的,那就更没影儿了。
其实只要宋城将小宁王是女子身份,而且他们已经情投意合结为夫妻的真相告诉郑氏,郑氏自然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担心了。
但小宁王的身份关系太大了,在朝廷势力和宁王实力对比还是有差距的情况下,宋城不想冒这个风险。
郑氏听了这一番话,心里最后的疑虑也都放下。
“福儿,先前那个新奇的马车是你造的你上一辈子,难道开得是车马行吗怎么还会这个”
车马行
宋城不禁莞尔,“母亲,如今我的身份是宁王的义弟,起了新名字叫宋城,母亲以后叫我宋城或者城儿都好我上辈子虽然没开车马行,但做的买卖么,跟杂货铺子有点像,就是什么都有,所以各种稀奇古怪的手艺都知道一点儿。”
郑氏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哦,那就是南北货行吧”
怪不得会的这么多,原本她还想着宋城就算是带着大笔的银子投靠小宁王,自身却一无名气,二无功名,这些年也没正经学过诗书经义,就算会几下拳脚,也还比不上个正经拳师,怕是也不能得什么重用,却没想到靠着这些杂学,还能入得宁王青眼
是了,小宁王看着才十七八岁,还是少年心性,喜欢这些花巧东西也不奇怪。
“福儿,哦不,是城儿,这个名字倒更像是小郎君的,以后就这么叫如今看到你能有出头的一日,我真是”
郑氏说着突然又想起,“城儿,这都快一年了,你就没在这边寻个姑娘”
宋城的目光连闪,迅速游移,“哈哈哈,母亲说笑了,我才在殿下帐下做事不到一年,还没立什么功劳呢,哪里就好琢磨个人的小事等将来事业有成再提不迟,反正我也才十七岁啊。”
郑氏略有点失望,却也没多说。
心想等她到了宁城,自然可以替儿子相看操持。
话说这儿子吧,就是不让父母省心,不让谈情说爱的时候吧,非得谈,这让谈情说爱了,反而又要搞事业了这年头当娘的可真难
郑氏是坐着那个奇特又合适的马车到的宁城。
一路上,是一点罪都没遭过,样样都有人安排得妥妥当当。
等到了宁城,那古朴高大的城墙和箭楼很是让郑氏稀奇了一番。
郑氏心下暗想,到底不过是边陲小城,跟京城是没法比的,而且这城墙一看,就是经历长年征战的。
等进了宁城,郑氏暗中观察,发现城内街道平直齐整,干干净净,不管是民居,还是铺子,都是规规整整的,街上行人穿着,着实不比京城居民差,且大都身材高大,笑容爽朗,街头巷尾都看不到一个叫花子。
宋城把郑氏安排在城内的一处小宅子里头。
这宅子是两进的院子,小而齐全,宋城之前陪嫁过来的人手基本都安顿这里,为了迎接郑氏,早就将里外打扫一新,插花焚香。
郑氏住在正堂里,卧房里摆着不少当初从京城运送过来的嫁妆。
点的香,箱笼铺陈,也都是她习惯用的那些,下人婆子也是旧人,除了房舍内多了暖炕外,竟是感觉与在京城秋实院没什么不同。
只有宋城,从小在她眼前长大的儿子,是三五天都难见他一回面儿,成天不是跟着王爷去山里的矿上,就是在城内开的什么厂里头,整天忙活得不可开交。
偶而回来,就多半会带着个新奇物事,就似那怪模样的马车一般。
比如说一件用鸭绒做成的外袍啊,鸭肉本贱,鸭毛更不值钱,谁能想得到那东西做成的袍子,居然比大毛衣裳还暖和呢关键这东西它便宜而且又轻巧,还能用水洗呢
再比如那铁皮盒子里装的肉,不知道是怎么个做法,撬开就能直接吃,味道还正经不错
还有那种摸起来轻轻软软,绵乎乎的手感特别好的厚毛毡子,平时能当薄被子盖,据说是用羊身上的小绒毛做成的也不知都是怎么想到的
还有一辆三个轮子的车,人坐在上头,用脚踩轮子,不知道怎么地那轮子就能带着车子跑起来,压根不用牛马骡子,她院里的下人们激动得不行,个个都抢着试,她都好奇地坐在后头的露天座上试了试,也是新鲜又有趣的。
这般的好日子,天天欢声笑语,过得她都有些罪恶感,后悔没力劝老夫人也到宁城来。
倒是宋城他听她说起,就准备了满满一大车的东西,派人想办法送到老家给老夫人。
宁城离老家太远,一年最多也就送一回节礼。
她在信里只说一切都好,劝老夫人也来这边,但老夫人始终没答应过来宁城。
等到第三年,朝廷几位皇子争权乱斗,京城风声鹤唳,多少世家大族被牵连,毁家破族
老家那边也闹起了民乱,好几个县城被攻占,书信难通。
还是小宁王派了探子,想办法摸到了老家宋家庄,才打听到了老夫人的消息。
原来民乱之时,幸好有二房那边的宋家人,出头护住了老宅和老夫人,不然只怕后果堪忧,不过老夫人也是年事已高,受了点惊吓之后就一病不起,缠绵床榻最后撒手西去,还是宋家二房出面料理的后事。
说起来二房的宋家人,就是当初富阳公府惨事之后,最先怀疑的那位宋家老二,这位性情刚烈,不堪质疑,居然气得一头撞死,后来他的儿孙们都表示,绝不会染指爵位,远离京城,回到祖地居住。没想到到了关键时刻,倒是他们不计前嫌,出手相助。
这一支宋家人本就是武将出身,眼瞅着世道大乱,他们一家虽然儿郎不少,家丁众多,能对付得了小规模的乱匪,却抵挡不住成百上千的流民正巧借着这个机会跟宁王那边连上了线,干脆就抛家舍业,一大家子人,都秘密地通过海路来到了宁城。
宋城和原歌这一对夫妻,这三年,简直都忙成了狗,一个是军备狂魔,一个是工业狂魔。
虽然这个世界发展不了什么高科技,但低科技还是可以发展的。
在现代,开一个厂子,要招工都得有五险一金,法定休假,未来发展啥的,开得比同行少一点,都招不来人的。
在这个世界,招工这种新鲜事儿,简直不要太受欢迎哦
矿山,铁厂,羽绒厂,罐头厂,鞋厂,车厂哪家开招,都是批批爆满。
就连宋家的仆人,有闲着的,都去了羽绒厂和鞋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