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偷揽功劳(1 / 2)

“下官这次来,还有个东西要献给蒲大人。”

严正谦神神秘秘地说了这么一句后,在袖子里鼓捣半天,掏出三两个圆滚滚的洋芋放在蒲廷南面前,一脸献宝似的讨好:“这便是下官要给蒲大人的东西,亩产千斤的高产粮食作物——洋芋。”

“洋芋?”

蒲廷南拿起一个洋芋在手里端详一番,好奇地问道:“你说这东西能亩产千斤?真的假的?怎么以前从没见过?”

严正谦满脸兴奋,介绍起洋芋来滔滔不绝:“当然是真的!洋芋原产自亚墨利加,不是我大夏的作物,后来是由佛郎机人带来我朝的,被他们称为‘破踏踏’。咱们本地人觉得这名字不好记,见其长得有几分像芋头,又是漂洋过海而来,就把它叫做洋芋了。”

“洋芋在叙州府已经有很大范围的种植了,播种的时候每亩用种三百斤,等到收获的时候,少说能有一千五六百斤,若是运气好一点,亩产两千斤也并不稀奇!”

“亩产两千斤!天下竟有产量这样高的粮食?!”蒲廷南吃了一惊,把手里的洋芋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硬是没看出来这么个小小的东西竟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在叙州府时,严正谦对顾云霁种植洋芋一事的态度十分消极,但他不是傻子,表面上对洋芋嗤之以鼻,不代表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相反,他实际上很看好洋芋的未来发展。

洋芋有多高产,严正谦是亲眼见过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当初顾云霁的所言句句非虚。

可以说,这次陈循洲大幅加租,佃户们还能忍气吞声没有联合起来造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洋芋——毕竟对百姓来说,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算天无绝人之路,也就不会有大量的人铤而走险选择造反。

然而严正谦明明很重视洋芋,在顾云霁面前表现得却还是很不屑,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其一是他放不下脸面,最开始顾云霁试图说服他和陈循洲,请求府衙拨款买种子时,他们的态度十分拒绝,逼得顾云霁没办法只能找范黎拿钱买种子。

如今洋芋推广的效果出来了,洋芋有多重要大家有目共睹,要严正谦舔着老脸在一个毛头小子面前伏低认错,承认自己当初判断失误做得不对,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其二就是洋芋虽然当做税粮交上去,但到底也是粮食,是粮食就能吃,何况还是如此高产的粮食,能让千千万万的人吃饱饭。朝廷现在是不知道还有洋芋的存在,但凡知道了,就一定予以重视,第一个献上洋芋的人自然也就荣耀加身,前途无量了。

正儿八经地要将洋芋献给皇帝,肯定是层层递报,先是叙州府内部商量决定,知府、同知、通判联名向布政司汇报,布政司知道了之后又向中央汇报。到了京城,还要在内阁、皇帝、吏部户部等地转多道的手,过程很繁琐。

如此一来,不仅效率低,未必能在严正谦调任之前给他记功,而且他还得跟每一个环节的人共享功劳。尤其是顾云霁,他是最早发现并且种植洋芋的人,绝对也是朝廷论功行赏时获利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