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小助理突然上线,给顾惊白发来了一段难得正经的话。
【亲爱的,请允许我打断一下你,就像在你深陷陆止的情绪旋涡时,我不得不ky地提醒你,陆止不自私自利的可能性很低一样。在这个时候,我也不得不按照你最初给我的设定,站出来理性地提醒你,当你开始思考“陆止为什么会喜欢我”时,这本身就说明了你的在意。
【好比,同样是“喜欢你”这件事,林染现在也明显走了新版电视剧的路线,他喜欢‘你’,至少是喜欢你扮演的顾惊,那你为什么从没有考虑过,林染为什么会喜欢你呢?
【情感清除机并不会解决你的在意,只会毫无意义地浪费你的时间。】
顾惊白刚刚还觉得有所突破的思路,再次被卡死在了原地。
对啊,他为什么根本没想过,林染为什么会喜欢顾惊呢?他从一开始想的就是,如何拒绝林染,完成任务,拯救世界,离开这里。
他不会去深挖林染喜欢他背后的原因,因为不管是什么,他都一定会拒绝林染,让林染死心。
陆止的问题本应该也是如此简单的,不管陆止为什么喜欢他,又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个份上,他完全可以直接拒绝他。
但是,他没有。
甚至在升起了这个想法的现在,顾惊白都不觉得,他应该用对待林染的方式去对待陆止。说不上来林染和陆止哪里不同,但他们就是不一样。
这可真的是太双标了。
顾惊白怒气冲冲地瞪了一眼身边的陆止,决定眼不见心不烦,还是等小世界的事情解决了,再去考虑这个问题吧。
陆止不知道顾惊白的心路历程,莫名被迁怒,就……
很心虚。
因为他确实做了一些理论上来说,“顾惊”不会希望他做的事,他现在有两条路,要么坦白从宽,要么抗拒到死。
他内心深处商人狡猾的一面,让他心存侥幸,觉得不说,说不定也不会出事。而另外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却让他好像有了应激反应般,觉得一旦不说,事情就有可能会失控,那么他和“顾惊”说不定会闹得很难看。
难看到他根本无法承受。
于是,陆止对“顾惊”道:“你发现了,对吗?”
顾惊白不得不再次睁开了眼,怒火更盛,因为被烦恼源头不断打扰。但在听到陆止的话之后,顾惊白心里一个咯噔,总觉得有些事情又要重演了。
结果……
这回陆止说的只是:“好吧,今天我就是故意不让导演给因因镜头的,我不是连小孩子都容不下,我还没幼稚到那个地步。”
顾惊白一脸“真的吗?我不信”的表情。
“ok,我承认,我真的幼稚到了这个地步,我就是不喜欢因因和你那么亲近。但这不是我不给他镜头的原因,你没看出来吗?林染明显是想靠他儿子翻身啊!这种高阶绿茶,我超懂的好吗?我能允许林染参加这个节目已经是极限了,要是真的让他翻了身,那我还不如直接转职去当圣人。”
在这点上,顾惊白不是很认同陆止。不管林染如何改变,有一点是不能够被否认的,他是个很好的“妈妈”,他对儿子因因的爱毫无保留、发自肺腑。
“你有什么想法,下次完全可以和我提。因为你这么直接行动,是不会成功的。”
“你要帮林染?”陆止很震惊。
“你……这个神奇的逻辑是怎么产生的?”顾惊白百思不得其解地看着陆止,他为什么要去帮林染?“不管你相不相信吧,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蜜汁定律,叫你越打压他,只会让他越强大。”
顾惊白觉得陆止又憨了起来,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怜爱,这个反派怎么就不明白主角反弹定律呢?
果不其然,在《我最好的朋友》第一季的第一期紧随先导片上线之后,没什么存在感的因因,大爆了。
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嗯?
但这就是张导的厉害之处了。金主爸爸发了话,他不能不孝,忤逆霍爹。于是,他特意把因因小朋友巧妙地安排到了剧本杀组,还给了一个“因为小朋友是npc,所以并没有什么出场机会”的合情合理的理由,让金主爸爸龙心大悦。然后转头,张导就安排副导演,去拍摄了他们在录制剧本杀时,因因一个人的画面。
因因穿着一身小皇子的衣服,舔着手里的冰激凌,聚精会神地和副导演一起凑在摄像机监控仪前,看起了他“妈妈”玩游戏。不哭不闹,乖得让人心疼。
编剧姐姐都忍不住来建议:“要不要进去和他们一起玩啊?”
因因却主动摇头拒绝了:“会打扰到‘妈妈’的。”
“你去了也是一样的,你们都是在工作呀。”编剧姐姐这么哄道。
“不是,”因因却很固执,“是会打扰到‘妈妈’和他的朋友们玩游戏。‘妈妈’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哪怕是在和“霍之稚”吵架的时候,林染都是开心的。
他再次以林染的身份,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一个个体。不是因因的“妈妈”,也不是因因最好的朋友,是林染,只是林染。
因因真的很担心林染:“‘妈妈’很不会交朋友。”哪怕是因因这么小的年纪,他也能从林染搬出“顾惊”家的举动里,明白一些什么。虽然不是很透彻,却有了模模糊糊的想法,他要给“妈妈”更多的和别人接触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妈妈”重新拥有友谊。他在幼儿园就有很多朋友,他的“妈妈”也不该只有他一个好朋友。
所以,明明因因是第一期节目里出场最少的,但时不时被切入的几幕他乖乖等待“妈妈”的画面,还是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这未免也太乖,太好哭了吧!
顺利回答了林染在加入节目时,对张导提出来的那个社会问题。很多妈妈,不管是不是单亲育儿,一旦她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们的社交就会近乎为零。她们被迫或者主动地太过投入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她们再抽身时,才惊愕地发现,她们已经没有朋友了。
只是短短几年间,她们与朋友的联系就越来越少,朋友说的话她们跟不上,朋友的近况她们不了解,乃至于和朋友出来吃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孩子问题,而麻烦了朋友却不自知。
朋友嘴上说着不介意,能理解。
可是……谁生来就一定要不断地迁就别人呢?一回两回不会介意,三回四回,五回六回呢?当这种社交成为一种麻烦和压力的来源时,朋友会如何选择?她们也很累,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成年人压力,她们凭什么要不断地做出让步呢?
最后,妈妈们就真的只剩下了自己一人,要么重新开始经营和朋友的感情,要么就是和孩子朋友的家长成为新的朋友。
但后者会让共同话题再次只有孩子,孩子,孩子。
“‘妈妈’也需要自己的朋友啊。”因因的期待与愿望,戳中了无数观众的心。爱屋及乌,他们对林染和因因这对“母”子的喜欢程度,就无限飙升了。
总之,陆止偷鸡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