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末年,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政治。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整个帝国上下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玄宗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宰相,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九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安禄山时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最终就有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或者叫做天宝之乱。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一位法号灵玄的僧人,放弃了在大唐国都修习佛法的机会,毅然决然的选择云游四海,体味世间百态的同时,在红尘中修佛,在苦海中练法。
这一日,灵玄和尚来到了云游到了吐蕃,也就是现在的青海西藏地区,发现这里佛教异常盛行,百姓人人信佛人人拜佛,对佛教的虔诚是中原地区的人拍马也赶不上的,这让灵玄和尚大为惊讶,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边陲不开化的蛮夷之地,居然有着如此多的佛教徒,于是他决定深入了解这里的佛教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吐蕃地广人稀,百姓多以放牧为生,形成了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和关外的那些游牧民族不一样,这一日灵玄来到了一个不算太大的部落,由于语言的不通,并不知道这个部落的名字,而部落的首领也只会简单的汉语,告诉灵玄他叫做措仁,并且很热情友善的接待了灵玄,灵玄决定先在这个部落里定居下来,等到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熟悉了这里的语言后,再进一步去了解这里的佛教文化。
措仁得知灵玄希望在他们部落定居的消息,高兴的不得了,更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以前偶尔也会有僧人游历到他们的部落,但绝对不会在他们这个小部落里面驻足,就连眼神也是那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样子,而这位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和尚却不同,不仅没有那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感觉,反而很和善,对部落里的每个人都亲善有加。
措仁是这个部落的头人,在部落里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和威势,他本意是想让出自己的住处给这位远道而来的高僧居住,却被灵玄婉言拒绝。
措仁无奈之下,号召整个部落里的人一起来为灵玄修建居所,在灵玄的要求下,一座简陋的木屋,在一天之内被修建了出来,就在部落的东南角。
灵玄从此在这个部落里住了下来,每天除了必修的功课之外,灵玄还会跟着部落的人一起学习他们的语言,参与到他们的劳作之中,一起放牧,一起种植青稞等,部落里的人都很纯朴,孩童也都很天真,每天总会有那么两三个孩子跑到灵玄的住所外窥探,因为这样的一个人让他们觉得很新奇。
时间慢慢的过去,转眼灵玄在这个部落已经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和这个部落里的每个人都已经熟识,相处的很是融洽,在大家的帮助下也学会了当地的语言,能够非常流利的和每个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也知道了这个部落的名字――三巴,在本地语言里面的意思,就是桥的意思。
闲来无事时,灵玄除了自己的功课之外,还会教导部落里的人修习佛法,虽然部落里的每个人都信奉佛教,但并没有真正的接触过正统的佛法,只是自发的去信仰和供奉,这在灵玄看来就像是无根浮萍,空中楼阁一般,非常的不稳固,也很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