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1 / 2)

……

郭家。郭爱国从七十斤大米里,匀出几小份,“这是给大姐的,这是给爸妈的,还有庆国哥、建国哥。”

“差点忘了茂刚,改明你给茂刚他们俩捎上五斤米。他们可比你馋多了。”

方女士点点头。她是独生女,家里堂兄弟多,但堂姊妹只有方秀莲一个,有点好吃的她总想着方秀莲。

周末,她拎了五斤米送去给自己的亲妹子。

方秀莲拿到五斤上等香米的时候,惊喜得眼睛一亮,“姐这米哪来的,真香!黑市可买不到这么好的米!”

方秀莲立刻煮了二两米,熬成稀稠的小米粥。

方女士不方便对自家堂妹说实话,只说“我这米是从乡下买来的,不多,你紧着些吃。”

方秀莲立刻数了十张大黑十出来,交给堂姐。这么败家子的行迹要是放在别人家,恐怕要闹得鸡飞狗跳。一百块足够一家六口人整年的嚼用了。

“秀荷姐,你要下次再碰到这种好心的老乡,可得帮我买几斤。”

姐妹俩扯了一会家常,方秀莲嘀咕道“有路子的人总是能买到粮食的。姐你可要带上我。”

“有路子的人?还有谁?”方女士敏感地问。

难道那些农民还把粮食卖给了别人?

方秀莲说“当然,没有你送来的这些米香,不过我总见着人家天天吃米,还请人吃饭,羡慕得不得了。”

“谁啊?”方女士问。难道是那群农民还把粮食卖给了别人?

方秀莲小声说“还能有谁,姚春雨。她天天有精细粮吃,这么多粮食要不是从黑市买来的我都不信。我想和她买几斤,她都不愿意。”

方女士严肃地说“你管人家哪来的!管好你自己,别打探这么多。”

方秀莲心里摇摇头,那是没有亲眼见过姚春雨的富有程度。

有一次方秀莲碰见姚春雨从郊外回来,那时候她的鞋子上、卷起的裤脚里沾了几绺米粒。这得有多缺心眼,才会舍得这样糟蹋粮食?

姚春雨肯定有很多粮食。

方秀莲说“好好好,我不管,我只是想起来跟你提上也嘴。本来我想和她打探打探,她口风紧得很一个字也不透露。算了,我也没想着指望靠她买到粮食。现在我也有精细粮吃了。”

她亲亲热热地搂住堂姐,“谢谢姐给我送粮食!”

姚春雨确实有很多粮食,最近她也在“卖”粮食。不过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以物换物。

这些粮食是她在年前趁着饥荒还没严重的时候囤下的,好在那时还不算贵,她攒了很多。粮食是她的一笔重要的砝码,平时轻易不会拿出来,她怎么可能卖给方秀莲?

姚春雨要用这些粮食,尽可能地在一年半之内创造最多的价值。饥荒不可能一直闹下去,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姚春雨已经用它换了一些硬通货,像金子,万一局势不对,她可以及时带全家人逃到海外。

海外是多么自由的地方,生活水平比国内发达,也不用忍受饥饿、动乱。相比之下华国太乱了……姚春雨当年就特别后悔,除了后悔没有好好抓住顾向前,偶尔也会后悔没有跟亲戚一块移民海外。

听他们信中的描述,远洋的那片土地上的人有多么富有、友善,他们的科技有多么发达,生活有多么舒服安逸。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会逃离这个地方。

第63章

……

如果打算出国就必须兑换好货币,但这年头外汇很难兑换,且眼下处于敏感时期,姚春雨想到了存黄金,黄金才是硬通货。

想要兑换黄金不算一件难事,六零年代国内黄金的价格不贵,姚春雨拥有最贵的粮食,不愁兑换不到黄金。

富强粉最好要当年份的,面粉容易受潮,姚春雨更喜欢吃大米。

她从地窖里取出了三斤富强粉,送去了一个初中女同学家里。

女同学名字叫苏莉娜,名字也是随了那波跟风苏联的潮流取的。人长得十分秀丽白皙,带了点小资产阶级气息,家境条件很是优渥。

“天呐,谢谢你的富强粉!”苏莉娜高兴地接过富强粉,虽然面粉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现在市面上太难购买了。物以稀为贵,要弄点富强粉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苏莉娜已经很久没有吃过纯面粉做的食物了,她从箱子里取出一根金条递给姚春雨。

一根金条小巧玲珑,个头看起来虽然不大,但金子密度大,小小的一根足足有一斤重。

姚春雨收好黄金,嘴角泛起淡淡的笑容,“要是你以后想找精细粮吃,可以和我说。”

苏莉娜亲热地说“当然,肯定忘不了老同学!”

虽然她对姚春雨收集黄金的举动有些好奇,但想到这可能是人家的癖好,不便追根究底。

苏莉娜的家境不错,老一辈的人喜欢收藏金条,光是金子就收藏了好几箱。金子虽然稀罕,也没有食物珍贵。

香喷喷、胖乎乎的白面馒头、柔软香喷的面条,实在太让人怀念了!

姚春雨走了之后,苏莉娜的奶奶知道她用一根金条换了三斤面粉,埋汰她糟蹋金子。

苏莉娜抗议道“奶奶你是还没见识过前几天,有人用一套房子换了一个月的粮食。”

苏奶奶语重心长地说“你这个傻孩子,金子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房子算什么?世道乱的时候就属它最值钱,走到哪都能买东西。你不知道啊……以前打仗那会,咱们这里纸币换了十几种,可独独金子一直能花。”

苏妈笑吟吟地插了一嘴,“妈,囡囡好不容易弄到一点精细粮,就图个高兴,金子换就换了。咱今天就高高兴兴吃面条,特殊时期,特殊处理。”

说实话苏妈心里是偏向女儿的,金子稀罕是稀罕,但精细粮也不便宜,在外边用一斤金子还不一定能换到三斤精细粮。奶奶老古董了,固执,不懂得现在时局多么困难。

苏奶奶吃完一顿香喷喷的猪油面条,吃得舒畅了才懒得计较金子的事。

全家人吃完面后,阿姨拿碗到水池清洗。门咚咚地被敲响,一个国字脸的男人手里拎着一袋东西,压低了声音“婆,我给您送好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