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秦然道:“走,我请你吃饭,就当贺你乔迁。”
李成则连忙说当自己请客才对,然后叫上另外二人,一同去吃饭。
李成则转进甲班的事沸沸扬扬传了两三天后也渐渐销匿下来。
这日有严老先生的课,严老先生乃当世一位大儒,曾经做过先帝帝师,身份可见一般。
他一旬只上两次课,不论甲乙丙丁四等,只有每旬考试取了一二三名次的学生方可去听。
李成则已经听了人几次课,知道这位先生学识非一般人能比,自然很珍惜每次的机会。
李成则跟以往以往早早过去,找了个位置坐下。
严先生今日讲的是策论,他上课最爱让学生起来辩论观点答题。
今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就点到了李成则。
李成则这两日风头盛,不少人没见过他也听过他的名字,况能来这里听严先生课的学生大多不是第一次,自然不会很眼生李成则。
这会儿,李成则被点到名,还真有不少人暗搓搓高兴,很想看一看这个李姓学生的水平是不是真的那么好。
李成则淡然然站起来,不惧那些视线,先同先生合手鞠了一躬。
然后才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渐入佳境后,旁征博引各类史书观点来论证答题。
从容不迫的姿态,对答如流的气度,还有他解题的思路,知识的储备量,彻底让大家信服了。
不免在心中嘀咕,果然是有些水平,很不是个空瓶子会晃荡的,难怪能从丁班一下子进入甲班。
李成则和严先生对论称得上精彩,严先生考问得犀利,李成则也不胆怯。
一轮结束后,严先生只看了李成则两眼,别的没再说什么,叫人坐下了。
旁人都习以为常,谁不知道严先生是个对学生要求极高的,从没见他轻易夸谁一两句,一次对轮答得好也不算什么,凭什么得人另眼相看。
第72章
李成则在旁人眼里到底跟刚进来时候已经大不一样。
之前只说他是靠裙带关系进来的心机深沉之辈,并不屑一顾,现而今才渐渐看出李成则的深浅。
说到底,学院里首要一个看的还是自身的才学本事。
几次旬考,从丁班今日甲班,这些都说明李成则不是无才庸碌之辈。
别人再拿他娶妻的事来说也站不住脚,反而说多了有妒贤嫉能心胸狭隘之嫌。
世上也没那么多傻子,能来奉太书院读书的更没有真缺心眼的。
之前或还背地私下说两句酸话,眼下就算不喜欢人也不会主动挑事,谁知道李成则以后能走多远,他不属哪一派,这样的人结交起来其实最安全,不用担心被连累。
以后若有幸同朝为官,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
这日,最后上完两节课,又到了放旬假的时候,李成则正在整理书本作业,端砚在收拾衣裳和一些别的杂物。
同院子的秦然和另外两个学生已经打过招呼先一步走了。
过了会儿,元宝从外头进来,笑了禀报,说主子马车已经叫过来了就在外头等着呢。
李成则点点头,吩咐了一声两人准备要离开。
却正此时,外头有敲门声响起,元宝转头跑过去,一见是院里给先生夫子们跑腿的书童,连往里叫了一声“公子。”又忙问人有什么事。
那小童走了两步,规规矩矩给李成则行了礼,脸上带着笑,说李公子严先生请公子过去一趟。
李成则脸上面露讶然之色,不过只有一瞬。
严先生找他?李成则面上如常,也不耽搁,直接让小童领着他过去。
严先生在书院里有自己的院子,距离他们这里的舍院也并不很远。
约莫走了一刻钟就到了,领到书房门口,李成则自己推门进入。
转过一道屏风,抬首见严先生正在书桌上写着什么。
他没打扰,就在外等了半刻钟,直到严先生落下最后一笔,抬手收笔。
严先生往这边看了一眼,脸上没什么特别的神色,只沉声说了一句:“过来,看看老夫这副字写得如何。”
李成则举起手先鞠了一礼,直言学生不敢,不过还是依言往前走了过去。
李成则低头眼睛样书案上一扫,看见严先生方才落在宣纸上的四个大字。这字一看就有觉气势磅礴,再观就能见其笔力苍劲,暗藏锋芒,笔锋却是内敛,越看越是觉惊人。
当真是一副好字
“先生果然好书法,学生实乃佩服。”李成则说得真心实意。
严先生却只道:“你且写几个字来与老夫看看。”
李成则没有推脱,拂袖,提笔沉吟片刻,提笔写下了一行字。
落笔之后,正准备将纸拿起来递过去,余光瞥见书桌旁边有几份卷子,上头的字迹正是自己的,竟然是自己前两次旬考的卷子,李成则心中不禁动了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