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一人灭一国的妖孽(1 / 2)

“你是王玄策?”李路看着面前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青年人,这个青年人身着一身青色儒袍,中等个儿、身材微胖,离近了就可以看见青年一张略显黝黑的面孔上,浓眉阔唇,这看上去就是一副人畜无害,憨憨厚厚的样子,但这青年人一开口就声若黄钟大吕,气势倒是足得很,“殿下,在下就是王玄策!!”声音里充满了自信。

“呵呵呵,你可是王珪王相公(注:在唐朝相公可不是老公发的同义词,这个词是有专指的,只有那些宰相们才能被叫做相公,如长孙无忌一般就被尊称长孙相公!)极力向我推荐的年轻俊杰,来来,我们好好谈一谈.....”李路一边笑着说道,一边竟然向王玄策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这让小王同学心里很是感激,要知道他面前的人可是正一品的亲王,而且是握有君正实权的藩王,但是他也没有胆怯,迈步就跟着李路走上了醉仙楼的二楼,王玄策深知,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能不能得到释放,就全看接下来的问策了。

李路怎么和王玄策深谈的,无人知晓,只是有人看到英王爷在走出醉仙楼的时候,脸上是一脸的笑意,而且他看着远去的王玄策,不住的点头,显然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的样子。

能不满意么,这位王玄策是个妥妥的妖孽啊,在原本的历史上,李二曾经任命这位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率30余人出使天竺,同时拜会吐蕃赞普,看望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

不想,此时称霸中天竺的摩揭陀国君戒日王已死,其所属的各地封建势力经过一番角逐,帝那伏帝(后世阿三国比哈尔邦北部的蒂鲁特)王阿罗那顺篡位自立。阿罗那顺听说唐使途经吐蕃而来,且唐蕃关系密切,担心双方联合对自己不利,就发兵劫杀唐使。猝不及防的大唐使团除正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之外外皆殉难而死。

被俘入狱后的王玄策和蒋仁师得到戒日王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逃出了牢笼。此时,有两条路摆在二人面前:一是逃回大唐复命,请朝廷定夺;二是以大唐名义借兵复仇。

在那个通讯与交通皆不发达的年代,远赴绝域的外交人员可不比后世,既享受豁免特权,又比较崇洋缺钙。那时的外交人员很多是渴望立功异域的奇男子和报仇不隔夜的伟丈夫。受了那么大的委曲,死了那么多一路走来的兄弟,却让一个域外小邦如此欺侮,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更没脸跑回朝廷哭求。只有像班超、傅介子那样提剑报仇才是正理。

王玄策是正使,他说服了蒋师仁,不回长安,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他和蒋师仁一个去了尼婆罗,另一个直接去了吐蕃,他们去尼婆罗和吐蕃干什么?当然是搬救兵。王玄策和蒋师仁以一纸檄文,借了一千两百吐蕃兵、七千泥婆罗(后世的尼泊尔)骑兵。随后,王玄策和蒋师仁挥师杀回天竺,找阿罗那顺报仇,为死去的兄弟们雪恨。

在这之前,王玄策本是文人,他从没有行军作战的经验,而蒋师仁也不过是个小军头罢了,可他们毫不怯战,率领8000多人马与几十万天竺军队展开激战。最终,杀得天竺军队丢盔弃甲,死伤万余。这样就够了吗?当然不。王玄策继续率领军队,追着阿罗那顺穷追猛打,一路追到东天竺,直至将阿罗那顺活捉,押回到长安。

面对不费一帑,不劳一兵而取得的空前大捷,李二大喜,下诏封赏王玄策,授散朝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