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了这家小公司剩下的人。
叶冬青没有全部打完,留下几位决定撤资的投资者名单,让员工们按照自己原先的说法打过去,也算是提前锻炼了一番。
制定的利率足够高,风险极低,再加上当初老史蒂文先生选择跳河,而不是亏了投资者们的钱,自己却继续逍遥自在,由此延续起一份香火情。
第二天老顾客迪亚就带着自己老婆,还有另外的八十多万美金,过来签署了一份全新的委托理财协议。
昨晚叶冬青自己制定的协议,提出保本、以及百分之八年化回报率、还有满一年可取等重点,剩下的一些旁枝细节迪亚先生没在意,其实这份合同里并没有详细规定会将钱用在哪里,给了他很大的自由投资空间,比如重仓股票、做期货交易,只要赚到钱就行。
还有三位老客户,选择将先前投资失败后剩下的资金,用来购买这种理财产品,大概是想着先试试水,回报率过高,高到让他们觉得不放心。
仔细说起来,这更像是叶冬青在利用高利息吸引资金,借钱进行投资。
身为一家基金公司,提取抽成是必须的,满一年后将会从百分之八利息中,抽取百分之五作为酬金,说起来真实利息没那么高,但已经算是高到可怕。
用这些钱挣钱,抛开需要支付的利息以及公司开支以外,剩下的就都是叶冬青的利润,前些日子他为第一桶金而发愁,现在看来多半可以利用别人的钱,来跳过资本积累这一阶段。
当然,借来的钱要还,还必须支付利息,不过跟可能带来的利润相比,利息只是个小数字……
一招“空手套白狼”被他玩到炉火纯青。
接下来的两天陪着小史蒂文先生还有律师们忙着办理手续,全都处理好了,叶冬青还顺便招了四名新员工,全都已经拿到金融证书,经验丰富,可以随时投入工作的那种。
就这样,他的大计划,也终于可以开始筹备。
********************
平台搭建好了,现在只差投资者。
新车上好牌照、还去曼哈顿国际中学请了个长假,屁股后面欠着一笔钱,必须在近段时间内圆起来才行。
公司的钱是公司的钱,于是叶冬青想个办法,先去委托代理机构,注册了一家名叫“Facebook”的互联网公司,并且请猎头公司帮自己招几位出色的程序员。
这也是洗钱时候常用的做法,直接从公司账户里挪用资金不合适,但是先“投资”第三方公司,然后再随意动用资金,便成了合理的事情。
2002年,小扎还只是一位哈佛大学的新生,Facebook这款社交程序没出现。
既然事实证明未来它的市场前景广阔,叶冬青不介意走上原本应该属于他的路,小扎那点发展轨迹他都清楚,还是FB的老用户,对于各项功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模仿出来不难,难的是灵感。
gu903();既然资金问题不用发愁,创业的事也应该提上日程了,谷歌、苹果、微软、甲骨文等等公司都已经问世,小扎倒霉在年纪太小、发展太晚,才被叶冬青这位良心不多的家伙给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