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宜武目不斜视,将大筐放到厨房,对田喜乐道:“大嫂,肉放在这儿了,还有什么要我做的”
田喜乐笑眯眯地道:“三弟,你去厢房里拿些蘑菇泡了。”
安宜武出门,厨房里就热闹起来,那些媳妇们都在议论安家这位三爷好力气,姑娘们则竖着耳朵在听。
有小媳妇就凑到田喜乐身旁,笑道:“就三爷这把子力气,我看咱们李村就没一个能比得上的,可是养家过日子的好手,就不知啥样的姑娘能配得上三爷,大夫人可有合心意的姑娘”
虽然不是很熟络,田喜乐也知道这个媳妇婆家也姓李,男人叫李胜才,听李杨氏叫她胜才媳妇,便笑道:“我合不合心意有什么用这事还得让三弟说了算。”
胜才媳妇又问:“那三爷稀罕啥样的咱们村里好姑娘可不少,就怕三爷眼光太高了。再说,三爷上面也没爹娘在了,这事还不得做嫂子的给相看”
就有年岁大的媳妇们跟着应和,田喜乐瞧着这些都是家中有小姑或是妹子的,想来她们真是相中安宜武了。
而且厨房里这些姑娘也都垂着头,虽然不接话,却都不时往这边看。
胜才媳妇一指灶前正往里添火的蓝衣姑娘道:“大夫人,你看我们家翠巧咋样那模样不是我做嫂子的自己夸,就是放眼整个村子也难找比她更出挑的姑娘家了。”
田喜乐顺着胜才媳妇的手指看过去,就见那翠巧已经被说的满脸通红,看过来的目光都带着急色,显然被当着大家的面被自家大嫂指出来,又是跟安宜武放在一处说又羞又急。
田喜乐心里有些不快,被胜才媳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问了这样的问题,她若回答不好可能就要坏了一个姑娘家的名声,真不明白胜才媳妇是怎么想的,到底是想自家小姑嫁的好,还是故意让她难堪
田喜乐怕一时说不好再让别人多想,而且,她也不清楚安宜武能否相中乡下的姑娘,只能敷衍道:“毕竟嫂嫂跟做娘的不一样,这事我也不能说我相中了就成,回头还得问问三弟的意思,万一他有喜欢的,也免得弄得尴尬。”
不动声色地看了眼翠巧,笑道:“胜才嫂子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翠巧姑娘这模样长得真是好,而且瞧着也是能干的,谁家能娶到翠巧姑娘这样的媳妇,可是几世修来的福气了。”
翠巧听田喜乐夸她,又轻巧地把她家大嫂的话头给掀过去,感激地朝田喜乐笑了下,又低着头往灶坑里填柴。
胜才媳妇还想说什么,被李杨氏扯了一把,“胜才媳妇,你帮我把水瓢递过来,我舀些水把葱洗洗。”
胜才媳妇也明白李杨氏不想她再说下去,到底看着翠巧有些不甘愿。
安家虽然现在瞧着是败落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之前开铺子又赚了不少,瞧他们回来时装满了两大车也知道东西不少。
而且,安家还有做菜的手艺,到什么时候都不怕日子不好过,若是翠巧能嫁进安家,自己过的好不算,还能照顾到娘家,她这个做嫂子的不也跟着沾光
可惜翠巧自己都不想着争,田喜乐又不想提这个,李杨氏又阻止她说下去,再不甘愿也只能先憋着了。
很快,李杨氏又起了个话头,大家又说到别的事上,只是隐隐的都不太跟胜才媳妇搭话。胜才媳妇心里不爽,就当大家都想把自家的妹子、小姑,或者干脆就是女儿嫁进安家,嫌她抢了她们的话。
田喜乐想的却是,之前她只想着或许有离开安家的一天,除了赚钱也没太关心过他们,如今一家人相处的很好,她也就没了要离开的想法,而安宜泽和安宜武也真是到了该定个亲事的年纪,不然就他们这样的人品相貌岂能不被盯着
只是她毕竟只是做大嫂的,帮着出出主意还成,他们相中了她请媒人上门也成,若讲包办婚姻别说安宜泽和安宜武愿不愿意,就是她都过不了自己那关。
安宜泽有二姨娘了,她可以只是问问,但安宜武没有亲娘,她就必须多给把把关了。
之后,大家聊的还算愉快,田喜乐将切好的肉放到锅里炒上糖色,又放好作料,做成一大锅红烧肉,等肉炖好了再放两大盆土豆进去,好吃用的肉又不多。
还有院子里还炖了两大锅酸菜,这可是只有在这里才吃得上的美味,不然就只能到镇子上去吃贵的要命的小炖锅,乡下人都仔细,三十文一个炖锅没几个人舍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