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妖锋 !
就在佛罗伦萨积极的备战丙1联赛的时候,意大利《晚邮报》的一则新闻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在这则标题为《50万欧元创造的奇迹》的报道中,《晚邮报》披露了罗马(意甲)、那不勒斯、科森扎(乙级)和斯帕尔(丙级)四支球队资产担保造假内幕。
按照意大利足协的有关规定,各俱乐部在新赛季开始前都要重新注册登记,而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申报自己的经济状况。为了达到足协提出的经济状况指标,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俱乐部,需要出具有关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资金担保文件”。
7月22日,罗马和那不勒斯因为“资不抵债”,注册申请被驳回。仅仅过了6天,罗马(意甲)、那不勒斯、科森扎(乙级)和斯帕尔(丙级)四家俱乐部凭借由同一家银行sbc出具的资产担保证明通过了足协的“验收”。让人怀疑的是sbc银行只有50万欧元的资产,而罗马的欠款高达5400万欧元,那不勒斯也有1300万欧元的亏空,sbc银行50万欧元的资产怎么能够有资格为负债为天文数字的四家俱乐部担保?
新闻报道后的第二天,sbc银行总裁弗朗科?约米宣称对担保之事一无所知。银行前任常务董事辛西娅?鲁亚声明担保书上她的签名是被人伪造的。
窗户纸被捅破之后,意足协主席卡拉罗与贝鲁斯科尼的亲信和助手莱塔紧急见面,协商后,宣传罗马和那不勒斯没有风险,但意奥委会主席佩特鲁齐要求足协进行调查。
随后罗马地方法院介入调查。宪兵队搜查了罗马等4家涉案俱乐部总部,并没收了申报注册的相关文件。
看看东窗事发,罗马总经理巴尔迪尼透露,找sbc银行作担保是审查委员会秘书图尔凯蒂授意的。俱乐部完全被“误导”了。
图尔凯蒂在压力之下宣布辞职,但声明他的行为无违规之处。
一则重磅新闻引来俱乐部、银行和足协三家狗咬狗一样的战斗,虽然三者都说自己是无辜的,企图蒙蔽球迷,但是记者和业内人士看的很清楚,三者谁都不是好鸟。
“假银行担保事件”捅出来之后,让本来袖手旁观的丙1和丙2球队陷入了疯狂,谁都知道,如果这四个球队找不到担保,还不清债务,肯定会破产,运气好有人保的会像佛罗伦萨那样被打入丙2,运气不好恐怕就会被罚入业余联赛。
这样意甲会空出一个位置,意乙会空出两个位置,丙1也会空出一个位置,这是意外事件,没有什么例子参考,也没有规定该能补上这个空缺,现在对意乙、丙1和丙2球队来说,就是各显神通,看看谁有机会拿到这几块肥肉。
率先作出反应的是降级的亚特兰大,他们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宣布,俱乐部主席鲁杰里已经分别向意足协、全国奥委会、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发出了要求晋级的正式函件。在公告中写道:“亚特兰大否认足球协会于2003年7月30\/31日公布的联赛球队名单,因为在这份名单中一些俱乐部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进行注册的。”鲁杰里声称,亚特兰大以及所有其他俱乐部在对目前进行的对罗马等俱乐部假账问题的侦查工作非常关注,“那些有责任的俱乐部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从各自的联赛中被清除出去,任何其它的决定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另一支降到乙级球队皮亚琴察则坚信跨入意甲门槛的时刻已经到来:“很不想看到这些俱乐部有这种困难,但就此升入意甲并不是我们的错。”
佛罗伦萨没有亚特兰大和皮亚琴察那么**裸,俱乐部主席德拉瓦莱表示,尽管他们不愿意趁人之危,能升上丙1就已很不错,“但如果我们真的被召入意乙的话,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德拉瓦莱确实已经做好准备,他没有像亚特兰大那样消极等待,也没有像皮亚琴察那样攻击足协主席卡罗拉,让他辞职谢罪。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熟悉意大利足球圈的足球顾问,德拉瓦莱认为这次的“假银行担保事件”并不纯粹是足球事件,实际上却涉及到意大利足坛的政治斗争。
足协主席卡拉罗本质上是个政客,事实上,作为社会党人,他担任过意大利政府部长及罗马市长等职务。而他的对手是国家联盟主席兼意大利副总理菲尼,在不久前的关于卡塔尼亚的保级纠纷中,国家联盟党就是幕后的黑手,现在的家银行担保事件很可能也是国家联盟设的局。
虽然自从卡拉罗担任足协主席后,对球会的预算审查形同虚设,漏洞百出。但是意大利足球内幕重重,早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小世界杯,现在的繁荣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目前意国所有足球俱乐部总共欠了政府5亿欧元的债务,其中包括拖欠的税款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分摊额。该调查结果是由意大利一批**经济分析人员得出的。
截至今年6月底,上一赛季结束的时候,涵盖意大利甲乙丙三级联赛的俱乐部。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意大利混乱的财政现状”,俱乐部欠国家的钱呈“几何式增长”,就在2000年,那些俱乐部对政府的欠款总额还只有1.06亿欧元。多亏与足协之间签定的协议,依靠分期注入的社会保障基金,俱乐部还在维持着运营。然而,只是拖欠政府的5亿欧元的债务仍然不是全部。所有的欠款加起来,俱乐部的债务是32亿欧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俱乐部从银行获得的大量贷款变成了死账呆账,俱乐部之间由于球员转会造成的错综复杂的“三角债”理不出头绪,而俱乐部养活球员靠的都是“天价”的工资,有些俱乐部甚至明目张胆地依靠所谓的“转会”制造假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