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麟台风波录 轻微崽子 2355 字 2023-09-18

大人您怎么了?

周先宋虔之喃喃道,就想找个人带他去城墙上找周先,又想起得在这里等陆观,陆观去哪儿了?地道。

旁边人看见宋虔之踉踉跄跄往外跑,就有两个人跟上去,不住口道:大人,您看上去不大好啊,是不是歇一歇?

宋虔之听不见别人在说什么,迎面黄五被小吏带到,宋虔之眼内恍惚淡去,抓住黄五。

黄五拄着拐,被吓得够呛,却见宋虔之一脸病容,手上又缠着绷带,不敢造次。

宋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地道。宋虔之喘着气,那天李高带我们去的那家人有一条地道通往城外,那条地道你知道吗?

黄五下意识就要摇头。

快说,我知道你知道!

黄五被宋虔之提着衣襟,像一只斩了脖子的鸡,双膝发软。

请宋大人松手,小的这就带您去。黄五二话再不多说,他是本地乡绅,祖上也是有过功名的,已经得了消息黑狼寨打过来了。

这黄五能不知道上黑狼寨去的人都是通过地道出的城吗?自然心里清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但要是黑狼寨的山匪打进来,洗劫一番,也是黄五不想看到的,他在城中也有几间铺子。这便带上宋虔之去那户人家找地道。

宋虔之心里慌得不行,心想陆观不会已经带人去了?龙金山呢?如果龙金山更早下手,那么地道附近就很危险。

宋虔之招来一名衙役,让他马上找衙内的官员,将府衙内的地道出口立刻堵了。

在黄五带领下,宋虔之带了二十名才招上来的年轻人,跟着到了那家人的后院,还没进最后一扇门,就听见里面喊打喊杀声不绝。

宋虔之心中咯噔一声,上前推门。

门中一柄铮亮刀锋伸出,刀上带血。

大人当心!一人拉开宋虔之。

刀缩了回去,另一人把门踹开。

只见门中官兵与匪徒打成一片,场面惨不忍睹,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死人。

宋虔之呼吸急促,连喘了两下,捕捉到陆观敞亮的胸膛,只有陆观永远不好好穿衣服。

敌方只有几个人了,宋虔之带着人冲进去,下令道:不必杀光,把人都制住!封地道!快!

☆、容州之困(拾肆)

宋虔之体力尚未完全恢复,捡起一把刀甩开,大叫着冲进战场,或劈砍敌人手臂、肩膀、大小腿,或以刀背把人敲晕。

眼看匪徒不剩下几个站着的了,地道口中却又爬出来好几个。

陆观就地取材,提起一旁数十斤的水缸,口中爆出一声厉喝,一时间震得匪徒都愣住了。

地道口刚钻出来的半个脑袋立刻缩了回去。

给我下去!陆观将水缸往地道口里一填,下面传出好几声痛叫。

其余爬出来的匪徒已被制住,纷纷跪地求饶,要不就是昏迷不醒。

宋虔之一背的汗,跨过横七竖八歪咧在地的人,三步并作两步,走了上去。

陆观才要说话,被宋虔之一把抱住,宋虔之整个人贴在他的胸膛上,令陆观完全僵在当地,不知所措,从脸到脖子根全都红了,眼神示意跟来的士兵都别看了,大手在宋虔之身后摇来摆去。

宋虔之反手抓住陆观的手掌,短暂摩挲过他的手掌,将他的手掌往自己后腰上按住。

陆观面孔发红,宛如喝醉了酒。

宋大人

陆大人好身手好胆量。宋虔之抬头笑看陆观,嘴角三分不正经,想说什么。

这时,黄五带着户主进来,一阵哭天抢地,把宋虔之心里那点感觉全搅合了。

时近黄昏,宋虔之与陆观押着黄五,带着人把城里该封的地道都封了,其实不过两处,一是那天遁出城的那条,二是州府衙门里那条。用泥沙土块填上之后,又派人把守。

真要是有人再从地道出,易守难攻,直接随便拿什么往脑门上砸就是。

回到州府衙门吃饭,宋虔之已饿得头晕眼花,饭菜端上来,只觉得好香好香好香,一顿狼吞虎咽,吃的什么根本没太注意。

把沈玉书看得直哭笑不得。

这一天实在过得太漫长,整个容州城乱成一团,这时沈玉书把筷子放下,颇有些食不甘味。

饭还是要吃的,黑狼寨还围守在城外,沈大人不吃饱怎么有力气率领军民抵抗?宋虔之劝道,挣扎着捧腹坐起,又给自己盛了一碗火腿汤。

我沈玉书为官多年,一直以为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君,想不到在容州任上,竟会出这种事。沈玉书长叹一口气。

宋虔之与陆观都知道,即便黑狼寨没有攻进城来,沈玉书已递出信去求援,这事再盖不住了。而若黑狼寨攻进来,紧跟着沈玉书就要被押进京问罪。

皇上面前,我一定为你求情。宋虔之保证道。这沈玉书已比大部分官员更加尽责尽心,若将他问罪,必然寒了地方命官的心。

沈玉书只是笑笑,没说话,一口饭两口汤地逼自己咽下去。

宋大人说得对,饭还是要吃的。沈玉书无奈道,双目无神地望着门边,吃吃发愣。

·

八百里加急军报送进皇宫,苻明韶刚在皇后宫中提起筷子,尚未用膳。

太监总管孙秀冒死入内禀奏,皇后识趣起身,进了内殿。

苻明韶擦净手,将军报展开,顿时变了脸色,好半晌才回过神来,面如死灰地吩咐孙秀:传李相和六部尚书,即刻进宫,到承元殿议事。

孙秀才要出去,又被苻明韶叫回,苻明韶焦虑地来回走动。

孙秀俯首帖耳地静待。

数息之后,苻明韶做出了决定,朝孙秀道:不得不惊动太后凤驾了,去请太后也到承元殿。

承元殿内灯火通明,最先到的是工部尚书冷定,继而户部杨文,兵部秦禹宁,三人稍坐片刻,茶喝了不到半盏,礼部尚书荣晖年过六旬,脸色很是不好地迈了进来,险些摔倒,让秦禹宁扶了一把。

秦禹宁:荣老晚膳用了没有?

荣晖坐下去,擦了擦汗,喘着气摇头。

几个故友到访,正要开席,只有慢待了。

刑部姚济渠与李晔元一齐到了,门外一名小太监疾步跑走。

众位尚书起身:李相。

李晔元面带疲色,他相貌平平,尤其眉粗而杂乱,唯独一双眼睛,精光迸溅,盯人时给人以凌厉之感,坐上首辅之位多年,气场并不压人,却自然让人有些不敢在他面前胡言乱语。

李相入座之后,其余诸人才纷纷又坐下。

宫人上了茶,李晔元端起来,尚书们也都端起来,秦禹宁是最早得到消息的,在兵部一阵忙活,确实渴得狠了,才喝了一口,李晔元又放下了茶盏。

其余四位尚书也放下了茶。

秦禹宁伸长脖子把那口茶咽下去,声音有些大。

李晔元才从出神中醒过来,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