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调解”这么受欢迎,要是每周多播几期新节目的话,那对西京台综合频道影响力的拉升将会更加的强劲。
所以,钱开元在和宋明山简短沟通之后,决定要跟郑潇谈一谈增加播出次数的事情。
“现在我们想每周播三期,可以实现吗”宋明山试探着问。
“这个,可是会增加我们工作量的,我们的制作成本运营成本也是会成倍增加的。”郑潇说道。
事实上,他心里早乐开了花。
其实,郑潇在筹备“百姓调解”这个栏目的时候,就是以实现每周天天播出为目标的。
要不他也不用一下子成立那么多的摄制组,招聘那么多的调解员,整个栏目组员工多达50个人那么夸张。
说到底,他就是憋着劲儿要把“百姓调解”做成日播节目的。
只有如此,他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他手里的“百姓调解”冠名广告之类的广告资源价格也才会更高。
若是百姓调解实现日播,一年的冠名广告费怎么着也得值个三四千万吧再加上手上的其他广告资源,就这一个节目,鼎红时代怎么着也能一年进账个六七千万甚至更多了。
也许有读者会质疑:前面不是说过,西京台一年的收入才不过八千多万吗
郑潇怎么能凭“百姓调解”这一个节目赚这么多呢
这其实很好解释了。
随着“百姓调解”收视大火,还有“郑潇一周时事秀”的持续长红以及“西京民生眼”的红火,西京电视台的广告投放价格也是越来越昂贵的,比他们低谷时候增长个两三倍轻轻松松。
郑潇手里的广告资源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了。
郑潇嘴上叫苦,是讨价还价的一种正常手段,他如果答应得太爽快,估计也就很难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了。
“郑潇,哦不以后我要改称你郑总了,我也知道,要求你改成一周多播会增加你们太多的工作量,你看这样好不我们频道帮你们每月承担30万的制作成本,可以吗”钱开元直接以利诱之。
每月30万,差不多相当于“百姓调解”栏目组每月支出成本的一半了。
对此,郑潇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是钱的事,钱总,我们是怕一周多播,会影响到节目的质量。”郑潇嘴上继续为难地说道。
“这个问题,我相信你肯定能解决的。其实,像这种家长里短的调解节目,我认为拍摄质量还是很容易把控的,你说是不是,郑潇”宋明山在旁说道。
“好吧,既然两位领导都说到这份上了,我就只好答应下来了,只是,你们打算一周播出几次呢”郑潇觉得不能再拿乔了,便说道。
“你能一周提供几期节目”宋明山问。
“当然是越多越好,如果能天天播出,那是最好”钱开元说道。
“好吧那就把这个节目改成日播节目好了,两位领导,我这也是豁出去了。”郑潇挠挠头,装出十分为难的样子说道。
“郑潇,爽快既然你答应把百姓调解做成日播节目,那我也不能不表示一下,这么着吧,我们台每个月为你承担50万的制作费用,除此外,我们再赠送你们两台松下908数字机,如何”宋明山一拍大腿,说道。
刚才钱开元许出个30万,现在,宋明山加码到了50万,还再送两台松下aj908c数字摄像机。
这种慷慨在宋明山身上也是很少见的。
gu903();要知道,一台908数字摄像机最便宜也要十六七万元之多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