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谨慎地前进了五十多米,期间除了感觉空气不污浊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有发现,这一点实在有些不太寻常,别的不说,至少应该有些痕迹吧。而且,就连沈翊使用秘法观察气场,也没有任何不良现象。
这让沈翊更加的小心谨慎,再往前走了二三十米,又是一处转弯处,他小心地走过去。
“咔嚓”
一声异响,令沈翊吓了一跳,顺着声音的来向看去,却是一根白骨,但这白骨并不是人类的骨头,而是某种动物的腿骨,但沈翊仔细分辨,却并不认得出这是什么动物的尸骨。
继续前进,他又发现了一些这样的白骨,除了腿骨之外,还有一些其它部位的骨头,包括头骨等等。
只是,虽然有了头骨,沈翊还是看不出到底是何种动物所留,只是看起来很像是犬类动物。这令他想到了文字中所说危险。
又走了一百米距离,前面出现了两个通道,两个通道几乎一模一样,但这在文字中却并没有被提起,由此可以看出留下文字的那位风水师,显然没安什么好心。
沈翊观察了两条通道,随后占了卦,按结果选择了右边的通道。
这条通道比较小,只能刚刚容下两个成年人,但考虑到墙壁上人为痕迹,能够在地下五十多米处,开凿出这么一条通道,以三百多年前的生产水平,已经很不容易。
前进了五十多米,沈翊发现了那扇石门,石门是打开着的,表面有暴力破坏的痕迹,应该就是那位风水师造成的。
沈翊看了一下石门的构成,符合后夏时期古墓石门的构造特征。
一般来说,当时有一定身份的死者的墓穴,入口以及墓道处的石门,构造形式和关闭的方法皆相同。每道门都是二扇,用铜包裹门枢,按在铜制的坎上。
在门坎的平行线内面汉白玉石铺成的地上,紧挨着石门下角里面,凿有两个约有半个西瓜大小的石坑;对着这两个石坑里边约二尺之地面上,也凿有两个浅坑,并在这深浅坑中间凿出一道内高外低的浅沟。
另外每扇石门都预制好西瓜大小的石球一个,放于石门里面的浅坑上。当下葬礼成、关闭石门的时候,二扇门并不合缝,中间离有三寸空隙。
然后用长柄钩从石门缝伸进去,将浅坑里的石球向外钩拉,这石球就沿着已凿好了的小沟滚进了门边的深坑,合了槽,恰好顶住了石门。从此,除非设法破坏,这石门就不能打开了。
这里显然也是这样的情况。
沈翊研究了片刻,正想走入石门,马上想到了一件事情,骨牌上的文字说,当初遇到了不少危险。危险是在这里遇到的,还是在另外一边的通道还是说,两边都有相当的危险。
这一点,关系着沈翊的收获,必须要搞清楚。他之所以要来探墓,原因很简单,如果那块碎片就是在这座古墓里找到的,他不来肯定不行,哪怕最终没有找到碎片。
第一百三十九章古墓二
从之前的情况来看,留下文字的那位风水师,显然留下了误导的信息,但里面又夹杂着真实的内容,让人很难判断出真伪。
“这会不会是朱小满的父亲留下的烟雾弹”
沈翊忍不住这么想,毕竟朱小满的父亲既然得到了骨牌,没有道理不过来看一看,但上面的山洞入口明显是长时间没有被动过的痕迹,这就不得不令人心疑了。
把这个问题先放到一边,沈翊考虑到之前的卦象,还是决定先在这边探索,希望能够运气好,找到他要的阳髓玉碎片。
从石门入内,沈翊意外发现,这处古墓的墓道,出人意料的大。
一般来说,古墓有墓道、甬道、主室、耳室、后室等组成,到了后夏时期,墓室有了明文规定,王室的墓,由五个部分组成,分明为墓道、中室、耳室两边,以及后室组成,这已经是最高规格了。
其实,别看小说里经常遇到特别大的古墓,事实上,真正的古墓很少有非常大的多墓室,比如大唐的太子公主的墓穴,也就一条墓道而已,耳室小的只能蹲进去,就摆点陪葬品,没有迷宫什么的。
像现在这样的规模,沈翊很怀疑,一个有如过街老鼠般的郑兴王,能有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在这里挖掘出这么大的墓室呢
更奇怪的是,如果郑兴王有这等实力,又何必葬在这处弱龙之地难道是为了防止自己被盗
“不会是这里其实并不是一处古墓吧”
沈翊心里突然升起了这个念头,但仔细一想,这里的情况跟后夏时期的古墓非常相似,或许是他自己猜错了吧。
继续前进,没走了一会,沈翊来到了一间石室,这个石室并不大,石室门口的大门有被破坏的痕迹,他打量了石室内的情况,心中有些新奇,这里居然是耳室。
耳室一般位于主室的两侧,恰如两耳在人脸的两侧,因而得名。耳室一般作为仓库使用。宋代以前墓穴之砖室,两旁砖壁中有小室,亦称耳室,是用来放置陪葬物品的。
相对来说,耳室对主室很重要,发现了耳室,就表明快要接近主室了,但沈翊很诧异,为什么他会从墓道进入耳室按情况,后夏时期的墓室,不是墓道直接进入主室,通往耳室的墓道不是在主室的两边吗
除了这一点奇怪之处,耳室里面还有不少的白骨,都是之前那种犬型兽类的骨头,这些东西都放在一间石室里,难道不会自相残杀
除此之外,沈翊并没有看到任何宝贝,使用秘法,他也看不到其它气场。
沈翊觉得这里越来越奇怪了,总感觉会有不太好的事情发生。当然,他可不会被第六感吓跑了,继续按原计划行动。
一般来说,像这么巨大的古墓,十之八九有暗道,如果没有暗道,早就被盗墓者把这里一锅端了。
而且,既然这边是耳室,另外一边很有可能也是耳室,沈翊觉得还是在这边寻找暗道入口比较好,于是他拿出了柳灵符。
说起来,沈翊拿出来的柳灵符的制作方法,就是在那块阳髓玉碎片里找到的,关于此符,还有一段传说。
据记载,吕祖家僮郭寄儿,因吕洞宾弃家学道,遂与之失去了联系,后吕祖成返归故里,见南郊一人,坐柳树下,性级灵通,交流得知原来是郭寄儿的魂魄,便点化,使他脱身于柳精,成为人形,复其本性,也称之为柳仙。
吕祖点化柳精,使其复为行童,后代的方士道士也想点个柳精替自己服役,于是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