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2 / 2)

gu903();“承让,谬赞。”

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百姓们在崖岸上看得欢欣鼓舞、雀跃相呼。

虽知砸不到那么远,但有许多老百姓捡起石头,奋力朝余存的那些倭船扔。

此战接近尾声,负责指挥岸上放炮的副将一脸焦急跑过来,行礼之后,道:“指挥使大人,炮营部下准备就绪,虎蹲炮已经瞄好方位。”

他瞥了一眼海峡里的破船、碎木板,又看到远海外仍有浪潮袭来,一时间自己说话都没底气了,声音弱了许多,问道:“指挥使、知州大人,还要不要填炮发射……”

似乎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

浪费火药。

燕承诏望向裴少淮,询问他的意思。

裴少淮问道:“嘉禾卫里缺火药吗?”

“暂时不缺。”燕承诏应道。

裴少淮笑笑,说道:“那就放几炮、轰几声,一起听个热闹吧。”

炮营一起操练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把准头练好,岂能不让他们上场露个脸,一展大庆炮火的风采呢?

第176章

十数蹲大炮填火齐放,炮口硝烟尚未弥散,炮声轰隆隆震天动地。

再看峡中残船,碎板木屑炸开,原本尚可苟延残喘的船只开始四处浸水,随着风浪一晃一晃开始下沉。

倭寇眼看战船不保,纷纷弃舟遁水而逃,企图游到石岸上,争得一线生机。

连船只都无法抵挡浪潮的摧残,更何况是血肉之躯。

便是熟识水性,懂得随浪而游,也没几个能逃出暗流、漩涡。

三丈白浪八丈潮,潮头倭奴宛若破了巢穴的蝼蚁,慌乱无序。

炮声震耳,岸上围观百姓却无一人捂耳,反是伴着炮声雀跃,大声叫好,嚷嚷着炮声再大一些,好似提前过年了一般。

源源不断有百姓从城里出来,围在岸上远观。老百姓手无寸铁,以往见到倭船,只能望之生畏,这次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

百姓又把目光投向凤尾峡外的船只,仔细辨认哪条船是自家宗族的,满脸自豪。

“望日岩边的那一艘,瞧见没有,是咱们齐家堂的大船,足足有八百料呢。”

“快看双层硬帆那艘,真威气,咱家五哥、七哥都在这艘船上。”

“一会儿回去路上,要买些好酒好菜才是。”

“瞧你说的……今晚要庆功,那也该是在嘉禾屿上,船员舟师们哪有那么快回家。”

虎蹲炮炮轰完毕,百姓们意犹未尽。这一战,对于老百姓而言意义非凡,因为双安州三大家族都参与进来——倭寇不但可以打败,而且是百姓们参与打败的。

船毁人亡,倭寇已无任何战斗力,此一仗大胜,进入最后清理战场的阶段。

“裴知州对此战可还满意?”燕承诏问道。

裴少淮摇摇头,说道:“虽是赢了,但尚不足以为骄。”

他喃喃道:“小小东夷,倭船竟敢以‘鹤翼之阵’入海,何其之猖狂,又足以见得嘉禾屿曾经的海防是何等之弱。”弱到倭寇胆敢肆无忌惮。

鹤翼之阵就是大挑衅。

试想,若是换数月前的千户所抵御此次的倭寇,何来的一战之力?

大庆不止一处嘉禾屿而已,任重道远。

燕承诏从另一角度考虑此事,应道:“既然一时难以壮大所有临海卫所,那便从祸源着手。”祸源没了,自然也就无祸了。

倭寇可以来,大庆自然也可以去。

此一战之后,燕承诏似乎对海战更感兴趣了。将才之所以是将才,有些禀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惧、冷静而好战。

从某些角度来说,裴少淮与燕承诏是很合适的搭档,相互弥补着。

“燕指挥好志向。”裴少淮夸道,这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凤尾峡里,船体轻薄的关船要么翻船,要么残碎,而最大的那艘安宅船凭着船体厚重,挡住了炮火轰击,此时船体斜侧,在风浪里顽强地挺着,没沉。

船上应该还有活口。

午后开战,黄昏息战。从未时初,到申时末,足两个时辰,这场大潮终于结束,凤尾峡里也慢慢归于风平浪静。

燕承诏打算领兵登上安宅船看看,他问道:“裴知州要一同上去看看吗?”

裴少淮拒绝了,笑道:“裴某一介文弱书生,就不给燕指挥添乱了。”

……

长钩锁在安宅船上,两船接舷,搭起长梯。

燕承诏登上安宅船,他身穿将领铠甲,却未戴红缨凤翅盔,几缕乱发随风抚动。

“搜!不要漏下任何一个喘气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