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无辜之人与尔无亲无故,可否?
不可。
若杀此无辜之人,可救百人,可为否?
不可。
若百人中有尔妻子故旧,可为否?
不可。
若此无辜之人无亲无友,百无一用,而百人皆子孙满堂,德比周公,才比管仲,可为否?
不可。
若杀一可救千人,可为否?
不可。
万人,可为否?
不可。
天下?
不可。
战乱止息,河清海晏,太平永存,可为否?
不可。
善不治国,慈不掌兵,以尔之原则行事,纵是治世亦难为之,遑论逢此季末之世。优柔寡断,必失良机;妇人之仁,将纵大恶。天下若入你手,恐多患于独夫百倍。
或是如此,或非如此。却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当今天下,需霸主,奉王宣诏,统合诸侯;需骁将,冲锋陷阵,一扫六合;需智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需医者诊病救人,需儒者继启绝学,需能吏锄奸扫恶,需力士耕田劳作,需步卒填命沟壑。却不知尔,意下如何?
备欲为不杀一无辜而救天下者。
痴儿妄语。以我观之,纵尔起聚大业,必不免崩于俯仰。
前路未可知晓,备但求见善必为,寸步寸进,天道求善,必不负有心人。
天道无情,常困善人罢了罢了,尔心匪石,岂可转也,多说无益。
那不知
多说无益的意思就是,莫再扯这文绉绉的话了。
以茶代酒,主家先一口饮尽,
燕人张翼德,甘为痴儿粉身碎骨,至死方休。
主公?主公?!
对上从事祭酒程畿担忧的目光,刘备本想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一抬手,却不见茶杯,只看到满手鲜血,骇了一跳,在剑就要被扔出去的前一秒,才陡然惊醒,忙压下情绪,尽量平静的问道:
情况如何?
探骑回报,离谷口只剩不足十里,如今日辰时出发,不到午时就可出谷。
刘备心不在焉的点点头。安乐谷他并不陌生,询问程畿,只是为了掩饰方才的失态。他听着程畿继续禀报,不知不觉中,思绪又飘回了刚才那个梦里。这十年来,关羽和张飞是他梦中的常客,但多半是他们惨死的场面。瓢泼的大雨,赤红的土地,濒死的嘶吼,而他只能木然的站在一尺之外,那两双流着血泪的眼睛狠狠的盯着他,无声的质问自己为何不替他们报仇。
方才,是他十年来,第一次梦见与张飞的初见。
那似乎是更久远的,快四十年前的事了。
殿后的军队也已跟上了大军,损伤并不大。曹军的目的似乎只是将我们逼入这安乐谷,并不会深入谷中追击。军师锦囊中所料果然无错。
锦囊。
听到这两个字,刘备才再次如梦初醒,从怀中把开口的锦囊掏了出来。在益州时,诸葛亮在应平行刺的第二天,交给他了三个锦囊,道若遭兵败,便打开第一个锦囊。锦囊中除写明曹军困于内忧,不会穷追不舍,还写到在与曹军周旋于襄樊之际时,马良已携蜀锦金银自佷山前往武陵,召集堆谷、酉谷一带的蛮夷,以确保西归之路无阻。这些蛮夷的君长大多都曾受过刘备的恩惠,马良又非空手而去,许以重利,托以恩情,想要说动蛮夷出兵,想来并不困难。
可这是退路。
是十年卧薪尝胆,仍功亏一篑之后,灰头土脸的残兵败将逃跑的路。
可有孔明消息?
回禀主公,根据士卒来报,军师当时很可能是被逼入了漳谷。其他的情报,暂时还不知。
两根手指捏着锦囊转了圈落入掌心,下一秒锦上花图顿时皱成了一团。良久,刘备才慢慢松开手,放过了那脆弱的锦布:
通令全军,即刻出发。
主公,现下不过子时,士卒们大多刚刚睡下。到不如等明日晨起,将士们精力充沛时,再全力行军。
现在出发。
可
刘备转头望向程畿,在那双漆黑的瞳孔中,程畿看到幽幽的篝火,正静谧而诡谲的燃烧。
于是,余下劝说的话彻底哽在了喉中。半响后,程畿硬压下眼中浓重的担忧,拱手告退,向各位将军传达主将的命令。
这时,刘备又看了一眼手。占据了大半个手掌的赤色鲜血已经变成褐红色的印迹,这其中有他的血,有曹操的血,有自己人的血,有敌人的血,可混在一起,他怎么试图分辨,只有狰狞触目惊心。
怎么可能,不杀人呢?
唰的一声,双剑归鞘。
刚睡下又被叫起,士兵脸上却并没有多少不快。益州地势险峻,鲜少被战乱波及;州牧又仁厚,治下一贯和平安逸,所以这些益州带出来的士兵,虽然经过了多年的训练,但实际上大多是第一次真正上战场打仗。刘备待蜀中亦不刻薄,诛杀国贼,匡扶汉室的口号既大义凛然,又让热血沸腾,加上大丈夫当马上建功的抱负和前段时间的接连大胜,这群蜀中子弟正兴奋不已,就算遇到点失败,热血也还没凉下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