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所谓酒足饭饱思□□,当政局稍稳,衣食尚足,有一个人群一定就会开始不遗余力的发光发热,那就是士大夫。当然他们所思的可并非什么□□,而是提出要广寻天下名士汇聚于许都,重新整理因为董卓烧长安而被毁去的古籍,统编于太府,宣圣人之教于天下。
于功,这弘扬儒学修整典制是君王甚至可以载入史册的一项功绩;于时,古籍的编辑整理必然会使大量的尊崇儒家传统君臣之道的士人入朝为官,这有利于打压曹操的人而壮大刘协在朝中的势力。刘协自然欣然应允,又怕曹操心知他的想法,便故意拐了个弯亲自拜访了荀,让他与曹操相谈。
其实荀听到这位少年帝王的话,也半是无奈。这分心思太表层了,他一听便知道圣上在想些什么,主公又怎么可能不清楚。但的确于出身于腐书网的荀来看,此事是件功在千秋的大事,再加上帝王之命在此,荀还是很乐意的为他走了一趟。
然后,就和他预想的一样,曹操既一瞬间就明白了刘协打的什么主意,也微一思索就点头应允。
此事本就是件佳事,再说了圣上不放心我曹孟德也是应该,且让他边试边学吧。不过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孤实是无暇,此事便由文若你与圣上商量进行便是了,不必再过问孤的意见。
荀的事情真论起来,比曹操还要多得多。这么说,就是曹操明知圣上想抓权还故意放权了。
荀望向曹操的双眸若星河般灿烂。他就知晓自己所想无错,主公始终未曾忘记与他共同匡扶汉室的志向,乃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非如春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主公有尊君之心,圣上又对自己有所倚重,自己定要互为周旋,让圣上放下戒心。
明明忙的昼夜几乎颠倒的荀却一丝疲惫都没有,在曹操这里得到他的态度便又匆匆忙忙的回尚书台布置处理去了。早与曹操说要来拜访这司空府新居却比约定时间姗姗来迟一个时辰的郭嘉踏进来时,正闻到屋中经久散不去的兰花香。
文若来过了?
曹操就把刚刚那事和郭嘉说了下,态度却和与荀相谈之时完全不同。
许都怕是要热闹了。奉孝,]蛸卫该如何行事,你应该明白。
明公放心就是。郭嘉点点头。他倒是真想过曹操万一和荀一样被什么汉臣之心君臣相知给冲昏了头脑该怎么办,不过好在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合理。
放权是放权,但若是毫不怀疑就任着圣上胡闹,那就是愚忠了。这个道理,荀知道,只是没必要让他现在就那么直白的要面对这些事情。
不过,除了政治上面的事情,郭嘉意识到还会有一件事情因此让人头痛不已。但他坚信此事自己可以逍遥在外,所以他并没有什么烦恼,而是颇为幸灾乐祸的拍拍还没意识到此的曹操的肩:
明公,嘉祝你好运,真心的
看到郭嘉古怪的笑容,曹操皱起剑眉,突然对未来有了十分,十分不好的预感。
第33章第33章
郭嘉所想的事情很快就应验了。
古籍,尤其是《尚书》一书从古道今一直尤为多灾多难。秦朝末年项羽一把火烧了秦宫,把秦始皇焚书之后宫中的孤本烧了个干净;不久前董卓又一把烧了洛阳城,汉代大儒所整合的古籍又被毁了一次。于是,这次的古籍整理,主要其实就是搜集天下藏于民间的书籍,来统合复原。
但流传于私学的民间之本便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它的真伪往往难以考辨。东汉今古文之争就曾闹的士大夫整个集体甚至整个朝堂混乱万分,这不仅牵扯到学术上的问题,更牵扯到士人的入朝为官的举荐标准。而现下,今古文之争显然随着古籍的整理的开展开始死灰复燃。
士人,读书人,别的不提,一笔笔杆子一张善辩的口是必备的。对于是否将古文《尚书》收录于《尚书》,千里奔来的各地的士人在朝堂之上引经据典的互相辩论了起来。渐渐的,辩论就发展成了吵架,吵架又带来了拉帮结派,回回的早朝,都变成了这群人的战场。
原本听到被烦的要死的曹操的大吐苦水时,郭嘉以为这场争论已经发展到了极限;然而当不久之后他就知晓连温润如玉的荀都忍耐不住厉色呵斥争论的几方时,不禁感概当初的党锢之祸或许真不是宦官太献媚君主太昏庸,而是实在是被这群人给吵烦了。
不过,和嘉又没什么关系,看热闹不嫌事大嘛,明公你要是真气大了嘉让元华回来有空给你开几副泻药清清火气,包治百病。
文若,别急了。听说不久郑老先生就要北上来许都,有他的到来,此事不会持续多久的。你且放宽心,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同样是因此事而烦躁不堪,郭嘉面对曹操和荀的态度却完全不同。但终归他和曹操的那句话才是更为直白的在表露内心,那就是他的确就是个看热闹的,更趁着这件事让]蛸卫行事更加便利,甚至他都开始可惜司空军师祭酒这个官职用不着前去上朝,平白少了看现场直播的机会。
奉孝对于这明摆着承认没错嘉就是看明公你头疼为乐的郭嘉曹操却怎么都生不起气来,只是无奈又觉得好笑,然后再听人以当初怎么在自己面前骂袁绍一般又将这些人的莫名其妙没事找事嘲讽了个遍,最终反而心情大好,大好到突然心生一念。
保重,孤知道奉孝你不会因为那些小事生气的。这次,曹操坚信换到自己幸灾乐祸了。他拍拍莫名其妙不知曹操指的什么的郭嘉的肩,努力忍住笑保持严肃,又是没忍住大笑了阵儿,才突然若有所思道:
似乎,最近奉孝你瘦了些。
很快,一道谕令就经过尚书台批下来了,令军师祭酒郭嘉录博士职,参与古籍编录一事。
只针对郭嘉本人而言,他官职不高,也只是参与而非主导,甚至后来又有不太正式的令下到太学处言郭嘉本人不必来此切实做事,不过挂个名,这本不该引起多大的注意。但从其他角度来看,这意义就不一样了。仅是一位司空军师祭酒参与此事,却能得到圣上颁布的谕令来确定。而且虽然郭嘉官职不高,但有些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他是曹操切切实实倚重的重臣。许多人都认为,郭嘉的态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次的今古文之争,最后的结果。
局势上不分上下的今古文两派马上找到了压对方一筹的突破口,原本门可罗雀的祭酒府突然就开始车水马龙起来,郭嘉原本清闲的日子如今就变成了硬压着气性接待着一位位来此与他高谈阔论引经据典陈明利害的名士大儒,一时间终于明白了朝堂上的曹操与荀日子过得多么艰辛。
泥人尚有脾性,更何况郭嘉从来都不是荀那般温润如玉谦和有礼的人,当被烦了五六天之后,他猛地一转头,灿然一笑。
还在试图让郭嘉表态站队的人一愣,明明是灿烂无比的笑容,却看着让他心里发毛。他就看郭嘉提笔蘸墨,以及其潇洒豪迈的态势挥毫于纸上:
大者非世细者惑下
其实郭嘉从来熟悉的都是草书,平日里只是为了不留下过多显眼之处而故意写着端正的汉隶。如今一心想将眼前这些人赶走,内心又满是烦躁气氛,情由文显,狂草一气呵成,霸道潇洒之意透于纸上。
然后,郭嘉满意的看着这群士人如同看怪胎看了他一眼,一个个沉默的退了出去。从这天之后,来这祭酒府上之人锐减,直到三天之后再也没有因为古籍之事踏足于祭酒府之人。
可风波,或者说与郭嘉有关的风波并没有因此而止。很快,郭嘉孤傲目中无人,不通文法,不尊大儒,乃至毫无文化目不识丁这样的传言都在朝堂间盛行,最后郭嘉俨然就成了放浪形骸漠礼懒散之人,为清正中正之人而厌烦排挤。
得罪了读书人真是件恐怖的事情,史书诚不欺人也。
所谓大者非世,细者惑下八字,出自《韩非子》,那其中可是将儒者可是毫不留情地骂成了五蠹之一,这于这些忠于儒学的士人显然就是荒谬乱言。再加上郭嘉行草书,所写皆是唐简体文,与现代的简体近乎相似,缩减比划,哪里是这个年代看惯繁体字的人肯接受的。
郭嘉早就料到了这些人会因为他写他们眼中的怪文又推崇法家而对他嗤之以鼻,大加鄙视,再不来拜访。而他完全不在意一个叫做名声的东西,对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喜闻乐见,外面愿意如何说便说去,他倒是终于有机会可以寻一僻静处好好与月为友饮口美酒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