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1 / 2)

花田娇娘 一一年 1571 字 2023-09-08

这头铺子前后院在修整,那头沈家人里里外外收拾打包。

自打和王氏有了口头之约后,秦寡妇就带着高林搬了出去,她有手艺,高林人又肯干,给人做长工,一年也能攒下些银子。

母子俩和王氏借了三十两银子,紧紧凑凑花了七十两买了一个四间屋子的小院。

春溪今年十五,跟着沈华一路调养,出落的眉清目秀,每回见她,高林都不好意思正眼瞧。

春溪最烦他这幅样子,那么大的个头,害羞的像个小姑娘,“你要是没话与我说,我就回去了。”调脸佯装要走。

高林一急,伸手拉她,碰到她手的一瞬间,觉得自己摸到了一片水,润润的,滑滑的,吓的忙松开,“你在朝都等我,我,我开了年就去接你。”

春溪羞红了脸,跺跺脚说:“谁等你接!”转身要走,想想又回来,往他手里塞了一个荷包,“你要敢不收,我就不等你了!”

高林愣愣看着对方跑开,他打开荷包,里面是一张一百两的银票,他皱了皱眉,有些不高兴。

秦氏看着垂头丧脑的儿子,上前拍了一巴掌,“干啥呢,不是去见春溪了?”

高林叹了口气,问他娘,“娘,你觉得溪儿愿意嫁到咱家来吗?”

秦氏心里一惊,“春溪和你说啥了?”

高林摇摇头,把荷包拿给秦氏,“她没说啥,可是却给了我一百两银子,她是觉得我给不了她好日子?”

闻言,秦氏松了口气,笑骂:“我的傻儿子,溪儿这是喜欢你,为啥成亲前给你银子,不就是想你把婚事办的漂亮些吗?哪个姑娘不想嫁人的时候风风光光的,她要是真不想嫁你,还能时不时的来见你?”她瞧儿子梗着脖子,显然没有听见去。儿子话虽少,却是个要强的,这事若不给他理顺了心气,小两口怕是要生隔阂,秦氏拉着儿子坐下,劝道,“林子,你刚刚也说,沈家现在不同往日,外人虽瞧不出来,但咱是知根知底的。就光那宣纸买卖,一张纸就要二十文钱,却还有人抢着来买。夫妻夫妻,若是把你我分的那么清楚,不就生分了吗?别说你现在赚的不如溪儿,就是日后溪儿嫁过来,她若是赚的比你多,难道你还要和她分清楚?你打心眼里就没把溪儿当做是一家子,你若是不想娶人家,趁早说,别耽误了人家姑娘。”

“娘,谁说我不想娶她,我就是,就是觉得心里不得劲。”高林烦躁的抓了抓头。

秦氏哼了一声,“我可没瞧出你喜欢人家,连人家比你能干,比你赚钱多,你都心气不顺,你喜欢人家啥?我劝你,干脆找个啥也不会的姑娘,就在家给你洗衣做饭,花着你赚回来的钱,这样你就踏实了。”

高林有些急眼,很想说他不是这般想的,可又觉得自己若不是这么想的,为啥不高兴?

或许娘说得对,做错的不是春溪,而是他想的不对。

……

沈家人结束了长达六年之久的粥铺摊子,其他生意也和老顾客说好了新的住址。

临走,沈老头有些舍不得,这几年家里日子确实越来越好,大儿媳妇在钱财上不小气,一家二两的工钱还管吃管喝,连他和老婆子也有份。

钱够花,矛盾就少了,家里和和美美的是他最想看到的。到了朝都,一切就要变样了。

“爹,走了!”

沈老头拍拍粥棚里的那口灶,他老了,也不求大富大贵了,只求子孙能平安喜乐。

除了沈老头,其他人可是个个数着日子,别说住在朝都了,就是去走过一回,说出去都值得自豪。

特别是沈婆子,她还想等安顿下来,把两个闺女外孙接来享享福,见识见识,一辈子窝在村里亏不亏啊。

有这想法的不止沈婆子,几个媳妇也都惦念着娘家,虽时不时的通个口信,但到底好几年没见过了。

等他们拖儿带女的到达朝都,看到气派的商铺,顿时把这些念头先放到一边去了。

《七巧阁》

名字也取的好。

众人站在外面朝里探望,墙是新粉的,窗棂窗框隔栏重新髹漆,格子门上拉了青色纱帘,地上青石砖擦得一尘不染,只架子上还是空的。

他们这风尘仆仆的,都不敢踏脚进去。沈老头踌躇着说:“可有后门,咱从后门进去啊。”

沈华上前扶住沈老头的胳膊,带着他进门:“阿爷,哪有第一回进门就走后门的理儿,地脏了再擦就是。”

他们一共雇了四辆马车,其中一辆上是绣件成品,都是已经封了屏的。夏凉川那边,沈华已经将新的绣样送了过去,只是时间尚短,绣娘们还没有出活。

时下没有玻璃,绣布是直接封在木框上的,为了防止受潮,每一架屏风都用油纸布包着,沈老二和沈老四两人一幅一幅的抬进去,挨着墙放好。

在放下最后一架屏风后,沈老四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二哥,之前不是说先开粥铺的吗?”现在直接开绣坊,他们岂不是又要出去给人打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