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从屋里出来,看见婆婆在,随口问道:“娘,大武咋还不回来?”
沈婆子看看日头,快落山了,“说的是呢,往年这个时候沈员外也回来了啊。”
沈老头接口说:“老大去员外家了,今年回不回来等他回来就知道了。”
王氏神情有些蔫蔫的,早几天前她就盼着,连晚上拜魁星时说的词儿都帮大武想好了。
快晚饭的时候,沈成才才回来,后面跟着春武,春武瞧见何氏,居然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礼,“娘,儿子回来了。”
何氏看看沈老二,又看看沈婆子,轻声问:“大武,你咋了?”
春武皱了皱眉,忍着性子说:“先生说了,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何氏哪听得懂这个,但看儿子侃侃而谈的模样却是让她欢喜的,激动的眼眶都红了,“孩子他爹,你瞧瞧,你瞧大武多出息,咱儿子说的多好啊。”
“好,好,大武难得回来,快进屋歇着,上次大嫂带回来的点心你不是给他留了一块嘛,快去拿出来。”沈成定仿佛看到了大哥小时候读书的样子,可这一个是他亲儿子啊,他也能有个秀才儿子了!
春武得意的扫了一眼春山,春山刚从河里摸虾回来,和沈华两个人正商量着再做一罐虾酱,根本没注意到他。春武撇了撇嘴,回屋去了。
过节,沈婆子多弄了两个菜,一个炒豆角,一个清蒸茄子,还炸了巧果子。吃完饭后,等天黑,沈婆子在院子里设上香案,抬头看月亮,笑着喊:“今儿的月亮好,快来拜,老大先来。”
沈华一直以为七巧节是女儿家的节日,和男人有什么关系,问了才知道,这日还有拜魁星的习俗,难怪万事不理的沈成才特特的从县里回来。
只见沈成才恭敬虔诚的捧着三炷香对着月亮拜了三拜,等他完事后,家里几个小辈男孩也上去拜,最后才轮到女孩子。
第一个拜的是沈成梅,作为赶上头批好光景的她,暗暗祈求明年能相看个不错的人家。
沈华看着月亮,不求别的,只求爸妈健康长乐。
等全都拜完,沈婆子变戏法似得掏出一个布袋,往瓜果上倒出几只蟢子,“成了!都早些睡吧。”
王氏和沈成才因为白天呛了声,晚上虽然躺在同一张炕上,但是谁也没理谁。
……
何氏无比关心昨夜蟢子有没有吐丝,一大早天蒙蒙亮就起身,随之整个沈家都能听到她激动的喊声:“吐丝了!吐丝了!巧上了!中魁星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沈华迷迷糊糊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过了节,屋子就开始起了,请帮工,准备饭食,买木头,和泥浆,这些事王氏处理起来利落的很,完全不需要沈婆子操心,她就每天在抄着手来回巡视。
做工的都是村里人,王氏不想给人留话柄,所以在吃食上头很是舍得,隔一两天就有顿肉。虽然只是炒肉丝,但在一连几个月都吃不上肉星的乡下,这已经是难得了。
沈婆子一面笑着听别人夸她家做人实在,一面心里刮着疼,可钱是媳妇出的,她只能时不时的唠叨两句,“给两顿肉顶天了,哪有隔三差五就给吃肉的,谁家帮工也没这待遇,你是土财主啊,口袋里的钱膈手是不是?有这钱买肉给他们吃,还不如贴补给老大,花儿那的两百钱你要回来没有……”
王氏听着前面还忍着,随婆婆说去,听到后面,她扔下捡了一半的菜,沉着声说:“大热天的不给吃点好的,从早到晚人也受不住啊,成才天天坐着读书,少吃一两顿肉有啥事。”
沈婆子顿时上了火,她哼了一声,“有啥受不住的,屋子起好了,你不给工钱啊,那肉钱是不是得在工钱里扣?接了这份活,想赚这份钱,就得受得起这份罪!”
王氏不欲与她再为这事争辩,她抬起头,妥协道:“知道了,娘,那在完工那天给吃一顿?”反正屋子也起了一大半了,就等把房梁架上去盖上顶就完事了。
沈婆子对媳妇的听话很是满意,但还是摆着脸说:“不用,进宅宴席的时候,他们难道不来?”
沈华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感叹,有的人的钱是赚来的,有的人的钱是省出来的,还有人的钱是抠出来的。
几间平房,起起来快,加上地窖,厨房,灶台,统共花了九天时间。至于后来没再有肉吃,做工的男人们也心里有数,估摸是王氏钱财不凑手了,但人家心意到了,也就没人真计较,还抽了空帮着把篱笆墙给竖了起来。
原本说好的工钱是一天十文钱,王氏按照十天的算,给了一人一百文。回头婆婆要是问起,就说记岔了日子,钱都给出去了,难道还能要回来?
屋子起好,住进去之前要进宅宴席,前一天晚上沈婆子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沈老头不耐烦的问:“你这又是干啥了?”
沈婆子坐起来,“你去瞧屋子了吗,她咋起四间房啊,梅子住哪?”
沈老头翻了个身,“梅子就在这住着呗,不也住的挺好的,早中晚过去吃饭就得了。再说,梅子没两年就嫁人了,给她留屋子干啥?”
沈婆子总觉得不对劲,四个孩子,两两一间,等两个孙女嫁人了,春山和春河一人一间刚刚好……
她难道,不生娃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我家老头子过生日,可能更新会很晚,宝宝们不要等。
谢谢说把营养液留给我的宝宝们,加更送你们哦~~~么么哒~~~~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