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海镇回来,王氏就往县里去了,价钱是之前谈好的,沈华就没跟着。
王氏这次依旧从后门出来,想着给孩子们买几块点心吃,便又转到街口去。
镇上的杂货铺也有点心卖,只是时间摆的久,味道不好。王氏买了几块芙蓉糕和海棠酥,几块点心花了二十文钱,在过去,她是肯定舍不得买的。王氏看着手中的小纸包,笑了笑,难怪说再多钱都能花销的地方,可不是嘛。
她出了杂货铺,想了想又回去,对伙计说,再买一份。买了点心,又去衣料铺子买了几匹尺头,准备在回去之前,回一趟娘家。
东西多,还有孩子,走不了远路,王氏托人回去稍信,让娘家弟弟来接。
没两天王氏两个弟弟就赶了牛车来接她,王雪堂一把抱起春河,把他扛到肩膀上骑大马,王雪实瞄了一眼车上,问道:“大姐,你咋买了这老些东西?有钱给孩子补补,瞧我几个外甥瘦的。”
能这样带着满车的东西回去,王氏心里高兴,她笑道:“没你的份,爹娘和弟媳的。”
王雪实嘿嘿笑着,他可看见鸦青色的布了,那么多层一看就不止四尺。
王雪堂从口袋里摸出几个毛桃,问春河,“小河,喊我没有?”
春河伸手去够桃子,嘴上喊着:“二舅舅。”
王氏无奈的笑,“要没吃的,你瞧他喊不喊你,这孩子也不知道咋回事,就是不爱说话,花儿像他这般大的时候,嘴巴子能说会道的。”
王雪实回头看沈华:“小丫头长大了,小时候多粘我,现在有大姑娘的样子了。”
王雪堂一个孩子分了一个桃子,虽然是毛桃,但对于没什么水果可吃的孩子们,这已经是难得的美味。
王氏瞧孩子一面酸的挤眉弄眼的,一面还把桃往嘴里送,摇了摇头说:“瞧给你们馋的,待回头新家起好了,咱也种棵桃树。”
“大姐,你家要起屋子了?是出啥事了?”王雪堂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姐被欺负了,不然留着祖屋不住,另起屋子干啥?
“能出啥事啊,没事儿,”王氏拍了一下二弟的后背,“回头屋子起好了,进宅的时候你们都来。”
王雪堂回头看了一眼,瞧大姐的样子确实不想是有事的,想到大姐夫中了秀才,家里光景好了也是可能的,便点了点头,“嗯,到时候你托人来喊。”
王家前面落地宽敞,又有棵大槐树,所以成了村里人闲来无事聚集扯闲篇的地方,孩子们也爱在这块玩闹。
牛车停在大门前,一群孩子围过来看来客看车上东西,还有朝院子里大喊的,“王大金,你大姑姑回来了!”
王大金带着几个孩子从家里蹬蹬跑出来,帮着拿东西,王雪实嫌孩子添乱,赶他们走:“去去去,不用你们拿。”
王氏搂过大侄子,拿眼瞪王雪实,“不要我们拿更好,走,跟姑姑回去吃点心。”
听到点心,原本手里还抱着东西不肯撒手的几个王家孩子,顿时扔回车上,围着王氏往里走,脚前脚后的,王氏生怕踩了他们。
王婆子在厨房忙和,抽空出来瞅一眼,瞧见孙子孙女把桌子围了一圈,踮起脚探过头去看,只剩下渣的点心纸,孩子们依旧用小手舔了口水去沾了吃。
“费这个钱干啥,买一把糖角子,不比这个吃的吃的久啊。几块屁大的点心十几文钱,你也舍得买……”王婆子数落王氏瞎花钱。
“难得给孩子买一回。”王氏勤快,也不想再听唠叨,拉着王婆子进厨房。
王婆子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三个闺女,都已经成家,因为就两个儿子也就暂时没分家,
王婆子的大儿媳妇正站在锅台前,瞧见王氏进来,满脸笑容,“你进来干啥,进门是客,去堂屋坐着去。”
烧火的二儿媳妇也说:“大姐来就来,咋还带那么多东西,多见外啊。”
孩子们吃完了点心,带着进来的四个小客人去门口玩,原本已经散开的孩子纷纷又围上来,七嘴八舌的说:
“王大金,这是你表哥表姐吗,咋长的这么像呢?”
“哦……是双生子!快来看,这有对双生子!”
“他们身上的衣服真好看,都是新的。”
“周二才,你傻啊,出门走亲戚都穿新的。”
被一群孩子围观,春河抱着沈华有些怕,王大金突然喊道:“都散了,散了,围着干啥。”
gu903();孩子们一哄而散,其中一个孩子悄声对王大金说:“大金,你大姑姑家孩子长得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