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能不能捉野猪。”沈华也没有瞒他,没必要骗一个小孩子。
可能她的想法太过匪夷所思,对方又没声了,沈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惊住了,这是哪家偷跑出来的小地主娃娃,全身金光闪闪,差点亮瞎她的眼。
她张了张嘴,侧过身指着前路问:“你是沈员外家的?”
小孩惊讶的瞪圆了眼睛,“你,你怎么知道的?”
这能不知道吗?沈家沟可装扮不出你这么土豪的架势。
沈华朝着往这飞奔的两个仆人装扮的人努了努嘴,“来捉你的?”那跑的速度就差要飞起来了。
“小少爷,您跑哪去了,可急死小的了。”
“你们回去跟我爹说,我要跟她玩儿,晚些回去。”沈纪元傲娇的指派着随从,“你给她拿糖!”
随从一脸防备的看向沈华,像是在看人贩子老拐子。
她才六岁好吗?沈华“呵呵”着摇头,掉脸就走。
才走两步就被拦住了,“我家少爷要你陪他玩,你跑什么?”
这时前面的人群也到了跟前,被人群围住的是几顶轿子,其中一顶掀开轿帘,问道:“什么事?”
“爹,她要上山去捉野猪,我也要去。”沈纪元走近轿子,指着沈华说。
沈员外皱着眉头,眼神极为随意的瞥了一眼沈华,紧跟着看向那两个随从,眼神中的责怪意味看的随从腰更弯了。
周围的目光有不明所以的,有看笑话的,有责怪的,有鄙夷的,有担心的……
气氛从刚刚的热闹瞬间冷了下来,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句,“天好像要下雨了,别在外面疯了,快回去吧。”
沈华看向说话的人,是一位老人,见沈华看他,还冲着她挤了挤眼睛。沈华回了一个笑脸,谁说老人都是碰瓷的,也有可爱的。她趁机跑去和春溪春武站在一块,“那位阿爷说要下雨,不上山了,我们回去吧。”她感觉到那个小地主的目光一直追着她,但她实在是不喜欢他爹看她的眼神,就像城里家长看乡下孩子的那种鄙夷和防备。
她能理解对方作为家长想要爱护孩子的心,但不能接受。
所以,这位小朋友,还是离远些好。
三月天,小孩脸。
早上还艳阳高照,下午就阴风阵阵,沈华她们前脚刚到家,后脚天就下雨了。
老爷子看天看的还挺准,沈华一直都很佩服庄稼人,他们的经验有时候比科学仪器都管用,想想现代的天气预报,报雨水就没准时过。
……
今年雨水足,沈家又刚买了好田,就等这场雨下完了好下秧苗。一家人听着屋外淅淅沥沥的下雨声,心里期盼的很,年景好,就表示有个好收成。
雨下到傍晚就停了,沈婆子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招呼三个媳妇,一人一把铁锹,借着有限的亮光,把后院那块菜地给翻了出来。
晚上躺床上的时候就开始喊腰疼,沈老头就唠叨她,“你急啥,明儿等成定他们回来,让他们翻就是了,生儿子不就这点用。”
沈婆子这会不服老都不行,顿时感慨起来,“也不知道累死累活一辈子,有没有那个命享福。”
地里的活耽误不得,第二日沈家几个儿子回来,先是把工钱上交,紧接着就跟沈老头下地插秧去了。沈婆子则带着媳妇把这几天积攒的家畜粪便挖出来,混上碾碎的豆角壳,麦草和稻草秆以及各种蔬菜下角,之前没想到会买地,冬天里的沤的肥就有些不够用。
王氏和何氏负责把硬疙瘩似的粪便弄碎以便和各种碎渣混起来,陈氏则负责去河边挑水,沈婆子铺一层,她浇透一层,一层层堆积起来,然后在最外围用泥土封好,一般要沤两个月左右。
新买的地之前已经上过一遍人粪尿,怕肥力不够。
大人们忙和,小孩子也不能闲着,被指派出去捡树叶,割猪草,挖野菜,人不吃的给家畜吃,家畜不吃的扔进沤肥坑里,总之在乡下,就没有用不着的东西。
这时候就显露出家里孩子多的重要性了,孩子少,别说野菜了,连猪草都打不着。以前春山是孩子头,可他现在还没好全,只好春溪领着春文,勉强带上沈华,至于春武春河就丢给沈婆子看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