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先生很无奈,可他也只是无奈,但他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本在哪里。
只要逮到机会,陶老先生便会对陶缶极尽数落和教训,几乎陶家所有人都偏帮陶老先生,就连最疼小儿子的陶夫人也是不例外。
对陶家人来说陶缶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但对陶缶来说越来越觉得陶家不是他的家了,他归家的时候越来越少。
有一天陶夫人带着几个儿媳妇去效外的一个庙里上香,意外的看到了陶缶,看到他和一个年轻的妇人走在一起,举止十分的亲密。这可气坏了薛氏,当场上去撕把陶缶和那妇人。为了护着那妇人,陶缶失手打了薛氏,薛氏感到既委屈又愤怒哭着跑回了娘家。
弄清了原委真相的薛氏要和离,陶家为了拘留住她,便找出了与陶缶在一起的那个妇人。倒也没有做绝,只是将那妇人约出来“好言相劝”了一番。妇人倒也“通情达理”,当即表示和陶缶断得干干净净。
那妇人倒也是个言而有信之人,回去果然和陶缶断得干干净净——从陶缶每日回府闹事时的暴跳如雷就可以看得出。
陶缶整日跟家里闹,跟薛氏闹,就这样在彼此的折磨中薛氏也越来越偏激。
有一天,陶缶突然二话不说就闯进薛氏的房里,一刀就把薛氏的头砍了下来。
原来薛氏深以为她的婚姻不幸都源自卖花女,所以深恨卖花女,便一心想要除掉她。薛氏认为只要卖花女死了,陶缶便断了念想,然后就可以回归家庭,回归正途了。于是,薛氏想出了一条毒计,把卖花女杀死,并且要将她彻底的杀死。
薛氏的外祖父甚迷道术,认识许多“高人”,薛氏便向其外祖父求助,薛氏的外祖父给她推荐了位名号为“昶演”的道人。
昶演道人先让薛氏在荒郊野外选一僻静之地,然后再把卖花女骗出来,如法炮制了一番,便要将卖花女活埋了。也是卖花女命不该绝,就在昶演和薛氏行凶的时候,被一个从外地进京述职的小县令撞见。小县令先是不动声色,等他们走了就上去把卖花女救了出来。如是,卖花女捡了一条小命。
这位县令姓姚,是成都府辖下的平武县的县令,因平息民乱有功被特许进京述职。
很是巧,这位姚县令早年有一个女儿,在他去任上的时候失散了,而卖花女的开容颇有他那个失散女儿的影子。
无巧不成书,卖花女还真不是卖花郎亲生的。
因着形容相像,也是可怜卖花女的遭遇,也是为了安抚病重老妻,于是姚县令便认了卖花女为女儿。
这,便是“姚氏”的来历。
gu903();既然认了女儿,姚县令自是不能让姚氏的苦姚氏回了京城便派人约了陶缶,让他管教好家人。得知情况的陶缶怒极,便回家杀了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