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秦 第78节(1 / 2)

盘秦 春溪笛晓 2300 字 2023-09-08

饿死那么多人的大饥荒当前,燕国帮邯郸郡接济一批灾民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他们完全可以让灾民帮忙修路挖渠造福燕国百姓。

反倒是不答应才后患无穷,当初燕赵两国边境一直不太平,赵国百姓对他们本就没多少好感,差别只在于更恨秦国还是更恨燕国而已。

如果这次秦国救济及时,收拢了邯郸郡民心,再在邯郸郡宣扬一下燕国连随手帮一把都不愿意,原本可能在背后捅秦人刀子的赵国百姓会彻底改换立场!

他好歹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难道真会是傻子吗?

扶苏希望燕魏两国帮忙救济一下灾民也许是真心的,嬴政绝对不是这样想的。

在长子来探视的时候,燕太子丹与他言明其中利害,吩咐长子拿出所有家财换粮,务必要亲自把粮送去扶苏那边。

粮送去了,到时嬴政想拿这事做文章,好歹有魏国在前头挡一挡。至于以工代赈之事,也只能等他父王气消了再谈。

燕太子丹目送儿子离去,独自坐在月光里叹气。

有时候他真的觉得自己还不如不当这个太子,那样的话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和同好们一起踢鞠球,不必连自己好友的用意都要再三揣度。

……

与此同时,咸阳也迎来了圆月高升的初夏。

入夏后天气转热,嬴政夜里变得清心寡欲了不少。

他儿女已经不少,环肥燕瘦的美人也已经拥有过不少,着实没必要勉强自己提起兴致去临幸谁,有那闲工夫还不如腾点时间办公来得清凉舒服。

这天夜里嬴政就没让底下送人来侍寝,反而披着薄外袍看起刚送回咸阳的奏报。最近朝廷挺忙,各种意义上的忙,为了邯郸郡的事,秦国大军都没在边境挑拨东方诸国了,各军将士们肩负起了送粮和送人的活儿。

扶苏身在邯郸郡,还跑去受灾最严重的县住下了,米粮要是不及时送到,说不准连扶苏都要挨饿,所以一切都先紧着运粮之事。

除了粮食之外,扶苏还提出运送一些手工业原料过去,比如纺织原料和蜡烛原料等等,借助原料的输入盘活受灾地区的手工业,好让留守的老弱妇孺也能靠自己的双手换粮。

嬴政把扶苏让人送回来的每封奏报都看了,前段时间扶苏天天在信里写吃了什么,嬴政觉得扶苏没出息;这段时间扶苏写的全是公事,还要附带自己在地方上碰到的各种惨烈见闻,嬴政又觉得还是看吃的舒心。

扶苏在信里报喜不报忧,旁人却不敢瞒他,所有人写回来的密信都说扶苏睡得比往日少、吃得比往日少,看着已经瘦了不少,刚到地方上还险些遇到刺杀。

这些密信看得嬴政暴跳如雷,觉得扶苏带的那些人全都不中用,那么多人盯着扶苏一个,竟还让扶苏掉肉,他们都是吃白饭的吗?本来就没几两肉,再瘦下去还能看吗?!

可惜嬴政也知道出门在外,哪怕没遇上事都辛苦,更何况扶苏还是去赈灾的。

嬴政看信时在心里把所有人骂了一通,批复扶苏的奏报时却很简单直接:那边缺啥?人够不够?粮够不够?还需不需要别的?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我儿子瘦了!一群废物!

扶小苏:……

第82章捕鱼

自己儿子在邯郸郡,哪怕国库紧张也是要给钱给粮,何况国库一点都不紧张,不仅吞掉了赵韩两国的藏品,还有不少少府衙门那边的新进项。

这些东西看似便宜,可大多家家户户都需要,哪怕一家出不了几个钱,千家万户的消耗量加起来还是十分巨大的,更可怕的是,这些新进项几乎不需要成本!至于耗点人力,那能算是成本吗?又不用给他们工钱,那当然也约等于不用成本。

所以,嬴政大手一挥,扶苏要什么就给什么。

少府衙门本就是扶苏管着的,嬴政那边松口了,他们自然也全力供给扶苏的需求,连熟手的匠人都给扶苏送去几批。这些匠人任务有两个,一是教当地人就地取材生产些秦人喜爱的小商品,让她们可以用手工制品换取粮食;二来是扶苏要捣鼓一种新事物,让他们过去跟着学。

相比秦国这边的全力支持,燕国和魏国就没那么太平了。

赵韩两国没了,最害怕的当然是魏国,他在韩国被灭以后都忍痛给嬴政割了地,现在赵国也被灭了,嬴政还派人来“借粮”,并且说要他们帮忙养活灾民大半年。

这简直欺人太甚啊!

地都给了,现在还要他们敞开国门接纳灾民?谁知道你派来的是不是灾民?这些可都是身强体壮的男丁,喂饱了可以抄起家伙上战场的那种,魏国接纳了他们,岂不是引狼入室?

魏国朝中上下讨论了好几天,没讨论出个结果来,你说给粮吧,咽不下这口气,直接拒绝吧,又怕秦国直接打上门来。

嬴政这人太阴险了!

这件事不管他们怎么选择,都只有吃亏的份!

魏国朝廷吵成一团,秦国使者倒是挺悠闲自在,安心地在魏国王城住下了,私底下还联络一些暗线到处煽风点火。

燕国那边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燕王得知燕太子丹散尽家财给秦国送粮,气得差点吐血。他叫人截留了燕太子丹长子弄到的那些粮食,把人扔去和燕太子丹作伴,严令底下的人一粒米都不能送到邯郸郡去。

面对哭着说自己太过无能的儿子,又说起燕国上下那些传言,燕太子丹叹了口气,不得不佩服嬴政对人心的把控。

若是平时,他父王还有可能冷静下来把事情理清楚,不至于做得这么绝对。

事已至此,他说什么话他父王都不可能听进去了,只会觉得他真的已经投靠秦国。

……

身在邯郸郡的扶苏收到各方消息,也知道他原本的赈灾计划已经出现偏差,成为了他父皇与燕魏两国博弈的一步棋。

这些事依然轮不到扶苏来插手,只是原本要安排到燕魏两国的男丁估计是去不了了,他直接把人征调过来建窑,加快这座瓷窑的建设进程。

这两批人原本已经被告知要去燕魏两国干活,现在要被征调过来,自然免不了一番议论。

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所有人很快知道事情原委:周边各郡接纳不了那么多人,原本朝廷是想安排他们去给魏国和燕国干点活换粮食,结果魏燕两国既不愿意借粮也不愿意接纳他们,所以公子只能想别的办法安置他们!

虽然说他们现在已经算是秦国人,魏燕两国不帮他们也很正常,可事情都是经不起对比的。

秦国连大王最爱重的大公子都亲自过来了,还住到了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说要让这个地方重新好起来才离开;可魏国和燕国这两个老邻居,却一粒米都不愿意匀给他们,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他们这些老赵家留下来的老百姓吧,复国明显是没什么希望了,也轮不到他们来操那个心。要是魏国和燕国打过来,直接遭殃的还是他们好不容易重新拼凑起来的家,所以,以后他们和燕魏两国势不两立,要是将来朝廷在他们这边征兵,他们一定跟着朝廷打他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