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的结论部分,是引用的生物部对异物光合作用的剖析,以及对于全文的总结。
“生物部对其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了同位素标记实验,发现异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与蓝球绿色植物基本相同…这些相同点主要击中在暗反应阶段,也就是活跃的化学能最终转化成为稳定化学能的过程,即著名的卡尔文循环…
而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异物皮肤细胞中的叶绿素不是主要处于常体状态,而是处于激发态…最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激发状态长期稳定!
激发态的现象,蓝球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同样具有,叶绿素在光照的情况下,其电子跃入高能状态,若电子自旋方向不改变即形成三种单线态…每种单线态吸收可见光波长不同,却基本可以覆盖所有可见光范围…当然,对于绿光的利用率最低,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
而且,叶绿素受光激发后会产生高能电子,高能电子已经确认具有振动现象,能够诱导相邻分子中的某个电子发生共振,从而实现能量传递…这种现象已经被证实在异物细胞中同样具有。
只是,这种激发态并不稳定…在蓝球绿色植物中,叶绿素的变化过程非常的快,只有少部分叶绿素达到激发态,而且通过后续的反应恢复到常态状态…
异物的叶绿素全部处于激发状态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异物光合作用反应效率更高——它们不像植物细胞那样只有一部分叶绿素参与光能磷酸化过程,是而所有的叶绿素都在参与光能磷酸化过程,而且一刻不停!
能达成这一点的原因,目前尚未研究清楚,但是物理部猜测这可能与异物的透明晶体有关…
针对这种激发态的状况,生物部进行了全天二十四小时的检测,却又发现了另外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那就是异物细胞在夜晚也同样在进行光合作用!
即使在夜晚的情况下,异物的叶绿素也处于激发态…进行着光合作用!
按照已经研究出的光合机理,我们知道光合作用分为三大反应步骤以及两大反应阶段,即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照参与…也正是因为光反应阶段的两个反应步骤,将光能转化成为不稳定的化学能。
夜晚无光的情况下,异物细胞的叶绿素同样保持着激发态,那么它是如何做到光反应的?
生物部联合物理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终大家一致猜测,这个情况的出现应该与透明晶体有关…确定这个猜想之后,生物部通过同位素标记以及重新模拟了一遍1946年马尔文·卡尔文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而且物理部联合化学部对透明晶体的分子空间构型进行了测定,最终得到一些推测性的结论:
透明晶体是异物吸收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前体结构,并不仅仅是通过光伏效应转化能量的电池——其利用光能的两个途径很有可能是相互连通的。
根据前面的结论,我们已知透明晶体的微观结构非常的复杂,这种复杂的内部结构似乎能够捕获大部分照射过来的光子,而且在晶体内部将光线进行弯折。
这些在内部被弯折并散射的光线,主流方向被透明晶体承接,转化成为电能进行储存,散射的分流光子则被叶绿素获取并进入激发态,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
这也就是说,通过通明晶体异物可以同时实现两条能量途径,而在没有光照的夜晚,透明晶体通过光伏反应储存的电能能够再次进行转化,或者说释放,以电子流的形式输出…而这种电子流在其内部结构的促使下,再次产生出足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子…
也就是说,透明晶体有“电灯”的部分功能——将电能转化成为光能。
这种转化并不是为了光照…光照对于异物体来说是极大的能量损耗,而是将电流转化成一部分光子,在内部就被异物皮肤层直接利用,进行光合作用。
gu903();这也是透明晶体夜晚发出“微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