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公捂着嘴偷笑,天乾帝摇头叹息:你吃吧。
萧弘于是咔擦咔擦,两个呼吸之后,丢下一个果核,接过黄公公递来的帕子,擦了嘴跟手。
天乾帝站起来,伸展了一下手臂问:不是在府里养伤吗,怎么今日就进宫来了?
想您了呗。萧弘挤了挤眼睛。
正经说话。
儿子心里不痛快。
天乾帝端起了茶,静静地听着。
我知道一族内部的事情,我一个外姓人管不着,可就是为惜朝憋屈。他又没做什么坏事,维护正义不行吗?萧弘牛饮了一杯茶,有些郁闷地说,爹,您说这算不算对您的决定不满?胆儿也太大了吧!
天乾帝看他愤愤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世家姻亲利益关系复杂,这里头一个落网,外头就有三个拉扯,如贺家这般实在太多了。只是你油盐不进,又对贺惜朝另眼相看,明人眼里都知道他是突破口。不过他也倒真维护你,对自己的宗亲族人都不假言辞,实在品性俱佳,心志坚定如今被驱逐出宗,弘儿,与你来说倒也是件好事。他身后了无牵挂,只能依靠你,必全力为你谋划,不过这样的纯臣,世间难寻,你若想走得远,也莫要辜负他。
萧弘闻言看着天乾帝,接着古怪地嘿嘿嘿笑起来。
天乾帝皱了皱眉:怎么了?
萧弘使劲地摇头:没有没有,父皇您说得实在太对了,简直英明神武得不得了,儿臣绝对谨遵父皇教诲!
怪模怪样,天乾帝回想了一边自己说的话,没觉得有问题。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萧弘这脑瓜子有时候真的得让太医看一看。
萧弘偷着乐了一会儿,便严肃了表情,认真道:虽然惜朝做的没错,可他毕竟被自己家族除名了。凡除名者,一般皆是犯了严重且不可饶恕的错误,让家族实在包庇不能才不得已为之!贺家理亏可定然不会将实情说出来,世人不知其原因,多以为惜朝借我的名义不将宗亲放在眼里,大逆不道,才会使自己的亲祖父将他驱逐出去!德行有亏,怕是还有人借此机会弹劾他不孝之名,父皇,我不能让他受这样的委屈。
得了,就是来替贺惜朝鸣不平的。
天乾帝于是说:朕就下道申饬旨意给魏国公便是,是非功过,朕说了算。
虽说帝王也知道会有不少大臣想办法为这份名单之中的罪臣开脱,可敢闹大除名,也让他颇为恼怒!
就如萧弘所说,这是明着对他表示不满。
然而贺氏一族在朝为官者少,多是一些不入流的蒙阴闲职,只有魏国公占了兵部尚书的位置,能申饬的也只有他。既然管不好族人,那自然得受到惩罚,否则如何维护帝王威严?
魏国公受了斥责,自然贺惜朝便是无错。
然而萧弘却摇了摇头:我倒是想,可还是算了吧。
为何?
萧弘不太乐意却又无可奈何道:惜朝对魏国公敬爱有加,离去之时不忘感恩外祖对他九年的庇护,请求我不要怪罪外祖。
天乾帝听了颇为意外,忍不住点头道:倒是个仁义德孝的好孩子那你待如何?
说到这里,萧弘扶着天乾帝坐回了御案后,在笔架上挑了一根最大的毛笔,蘸饱了墨给他爹,请求道:父皇,惜朝的新宅子门匾还没做呢,儿臣能请您御笔题个字吗?
天乾帝大笔挥洒,两个气势如虹的大字贺府便落入宣纸上。
真不愧是大齐最英明的圣主之字,瞧着就感觉有龙气蒸腾,威武,真威武!萧弘马屁一溜顺口而出。
天乾帝轻嗤了一声:就你的这眼光弘儿,将来要是你登基,你题的匾额怕是没人敢挂。
为啥?
门匾乃一宅脸面,狗爬字蹲在上面也太丢人了。
天乾帝说完站远了看看自己的字,似乎颇为满意,点了点头,取出御印,盖了章。
萧弘气地鼻子都歪了,哼哼了两声:他们想要,我还不想写呢!
他一把拿过黄公公整理好的御赐墨宝,行了个礼就跑了。...
☆、第214章除名后续
芳华宫
贵妃收到魏国公府的消息,原本还高兴的脸上顿时僵住了,接着便是一阵乒乒乓乓,将屋内的摆设砸了个粉碎。
爹是疯了吗,为了一个除名的野种,连老妻都不要了!
雪灵轻轻地点了点头,她神色如常,显然面对贵妃的失态,她已经习以为常了。
她扶着贵妃离开碎瓷地儿,低声继续禀告道:老夫人被责令搬离正院,又回到原先做妾时住的雪云阁。二夫人已经被送去了家庙,明睿少爷受了家法卧床不起,府里的下人,凡是二房和正院的被驱逐了大半,就是老夫人身边的孙嬷嬷,二夫人身边的顾嬷嬷都没能留下
贵妃神色狰狞:好啊,这是在打本宫的脸呀!驱逐贺惜朝的是他,为何怪到母亲和二嫂头上?没了贺惜朝,就剩明睿,爹都下得了重手他简直就是疯了!你去,明日下朝,我要见魏国公,我要问问他,好好的一个国公府,非得被贺惜朝拆散为止是不是?那野种究竟给他灌了什么**汤!
雪灵忙应了一声。
然而第二日,魏国公没有上朝,他告病了。
是真的病了。
魏国公自负了大半辈子,自以为掌控了一切,结果到头来所有人都对他阳奉阴违。
他仔细回想着这件事的始末,可笑得发现他就跟个傻子一样被人牵着走,推着走。
贺惜朝借着他脱离贺家,二房借着他的手顺势驱逐了贺惜朝,毫不掩饰对爵位的垂涎和志在必得,至于族人,他怎么会看不清那一双双势利的眼睛。
人心涣散,已经无法拧成一股绳。
贺氏一族传承到如今,落得如此局面,魏国公不知道这究竟是谁的责任,自己吗?
他一个人枯坐在书房里,没有点烛光,一片黑暗,只有贺祥在屋外急得团团转。
可是再也不会有个少年打着灯笼爬上窗户,逼着他开门,哄他开心了。
魏国公僵坐了一晚上,夜深寒气重,第二日便染了风寒一病不起。
萧铭便前去探望。
而贺惜朝被贺家除名的消息也在京城中传开来。
贺惜朝作为一个出身卑微,却靠自己本事一路挣扎出一条通天大道的少年,关注他的人可不少。
特别是从江南立功回来,英王即将被封为太子之时,简直是京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可以说谁家生孩子都想生出个贺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