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不过今日早朝结束挺快,估摸着都想看看那位九岁的院试案首,是以任何事都没掰扯太久。

很快,在他俩等了近一个时辰后,里头宣了。

泰和殿内,文武百官泾渭分明站立两旁,中间留出一条五人并肩宽的走道,他们的目光齐齐望着从大殿门口走来的两人,神情中微微有些惊讶。

只见前头这位身着绣有金织蟠龙的朝服,虽脸庞稍显稚嫩,可身量已是拔高与成年男子一般,他微抬着下巴,眼神坚定却张扬,目光随着脚步在两旁的文武大臣流过,嘴角微勾,神情似笑非笑,看起来分外桀骜不驯。

无疑这位就是谁冒犯谁倒霉的大皇子了。

大皇子身高腿长,可步子却不大,走得慢正好让身后一个微微敛目的小公子跟上。小公子仿佛年画上的小金童一般,长得极好,他跟着大皇子,落脚平稳,不紧不缓,虽未开口说话,却有似山岳般的沉静稳重气质。

显然这位便是让大皇子牢牢护在身后,以九岁的幼龄拿下本届院试案首的贺惜朝。

大皇子带着伴读走到丹陛之下,一撩衣摆双双下跪行礼。

儿臣萧弘拜见父皇万岁,万万岁。

学生贺惜朝拜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平身。天乾帝低沉的声音响起。

他坐于龙椅之上,萧弘这一路走过来,看得清清楚楚。

这孩子周身锐气蓬勃,张扬肆意,似不把文武百官放于眼中,隐隐有一股睥睨之气,那是天家皇子的无上尊贵。

天乾帝看在眼里,微微颔首。

他没有拒绝萧弘同来泰和殿,便存着让他见见朝臣的意思。

萧弘已是十二,过了年便是十三,也该是慢慢进入朝政,为君分忧了。

而刚一亮相,萧弘毫无忐忑怯意的表现令他满意而骄傲,他的长子就该无惧无畏的模样。

萧弘会在这里,显然如他的传闻那般,将伴读护地极牢。

只听到他说:父皇,听闻朝中上下对儿臣伴读贺惜朝以九岁年龄考中秀才很是不服,甚至不惜占用朝堂如此宝贵的时间,就为了上书请父皇核查此事,儿臣觉得简直无稽之谈。惜朝按照院试规则顺考而下,毫无可疑之处,却单论年龄质疑,儿臣分外不服。

天乾帝皱眉之时,他转头看了看两侧的百官,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天才遭人妒,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若是将来惜朝不小心以十二岁之龄中举,十五之龄中进士,诸位大人岂不是要再惊吓一次?为了避免父皇的龙案被这种无聊的奏折淹没,儿臣就将惜朝带来了,恳请父皇当场考验,给惜朝正名,也给儿臣正名!

萧弘掷地有声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响,震得文武百官满脸惊愕。

天乾帝觉得他得收回刚刚的评价,这臭小子何止是骄傲,简直是无法无天,这种张狂的话他们父子俩私底下说说也就罢了,居然在百官面前也敢大放厥,也不怕将来自打嘴巴。

所有的人都觉得萧弘言过其实,可只有在萧弘身后的贺惜朝扬了扬唇。

大皇子话说得再漂亮也无用,既然人已经在这里,直接考校便是。这是御史大夫说的话。

弘儿。天乾帝看了他一眼。

萧弘回过头,只见贺惜朝对着他微微一笑,轻轻点了头。

你别怕,我就在边上。

待萧弘一靠边,就听到天乾帝道:贺惜朝。

学生在。

满朝文武面前,朕再问你一次,你可愿当庭再考一次?魏国公可是以项上人头为你担保,你可要想好了。

贺惜朝抬起头,稚嫩的声音却不卑不亢道:无论何时何地,学生无所畏惧。

好。天乾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希望你当得起大皇子和魏国公的信任,来人。

两个侍卫迅速地殿中摆好了一人桌椅,另有内侍放置笔墨纸张。

今日时间所限,便只给你一个时辰当堂作考。至于题目天乾帝在百官之中看了一眼,忽然指着御使大夫一笑道,游卿如此怀疑,不如由游卿出题吧。

父皇!萧弘当场就不干了,他忙问,若是出个刁钻之题该如何是好?

天乾帝顿时瞪了他一眼,然后道:院试之题出自五书,游卿可不要偏离了。

御使大夫立刻躬身接旨,请皇上放心。...

☆、第60章率由旧章

御使大夫沉吟片刻后道: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此题一出,萧弘率先皱起眉头,《诗经》他已经学完了,这句话的意思他明白,若要无过无错,只有遵循旧制就好了。

然而此意完全跟贺惜朝平日里所说所做背道而驰,贺惜朝什么时候是一个遵循古制的人?他可是连孔孟圣人都能批判的啊!

魏国公有些担忧,他倒是不怕贺惜朝写不出文章来,就怕太胆大妄为,要是写了不该写的话,到时候这朝堂吵作一团,大皇子和贺惜朝得成为众矢之的。

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然而他还没出列,便听到贺惜朝问:皇上,学生是否开始答题?

天乾帝没觉得这题目有什么不好,可是萧弘皱眉,想必并不容易,院试是一天的答卷时间,今日临场时间短暂,的确为难这个孩子,于是便道:以此做题,一个时辰可够?

天乾帝的话让众位大人顿时皱眉,如今已是巳时两刻,加上一个时辰的作答时间,还有评阅,回府,怕是得未时才用得上午膳。

早晨都是天不亮起床,胡乱吃了些垫垫肚子便来上朝,这一早上站下来,本就又累又饿,再拖延,身体吃不消呀。

大臣有心反对,可想想却无正当理由,毕竟一场考试就算两个时辰也是应当的。

这个时候从头至尾没参与议论的大臣,便对那些质疑贺惜朝舞弊的官员不满了。

大皇子说的对啊,好好的,没有证据全靠猜疑,凭什么重考?

再说,他们吃不上饭,这孩子也吃不了,还得绞尽脑汁做题,要是考得不甚理想,似乎也情有可原。

大臣们窃窃私语中裹着这股怨念和同情,大多都感受到了。

内阁学士之中,有人对谢阁老说:谢大人,虽说再多一个时辰也是应当,可大臣之中毕竟年老者不少,您看

谢阁老抚着短须,合眼微眯,贺惜朝的文章他也看了上百篇了,此题并无难处。可是就因为看的多了,便能瞧出这孩子骨子里的离经叛逆,于此题正好背道而驰,一个时辰怕还真不够。

他正准备出列,然而贺惜朝却说:谢皇上,不过无需那么久,半个时辰够了。

此言一出,顿时让人吃了一惊。

谢阁老迈出去的一只脚缩了回来,却皱眉看向贺惜朝。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