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说实话,谢三从没想到贺惜朝会拒绝,就算再谦逊的书生碰到这个机会,也不会装客气推辞。
忍不住他提醒说:你可要想好了,祖父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大齐唯一一位三元及第,哭着喊着想要得到他指点的人不计其数,我是诚心为你推荐。
贺惜朝点了点头,我不怀疑谢哥哥的话,也敬佩他老人家。可是他站起身,抬了抬下巴,颇为傲气地说,可我贺惜朝也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人,我的师父不看名,不看官位,才能出众的同时也要求品性与我合得来才行。
谢三神情有些恍惚地在前面带路,至今脑海里还是身后那孩子狂妄肆意的话。
这是对自己有多自信且自恋才能说出来,信不信放出去,贺惜朝能被天下学子的唾沫给淹死。
可同时,谢三打心底生出一股敬佩来,能这样干脆利落地拒绝名满天下的谢阁老,他只见过贺惜朝一个人。
但愿贺惜朝不会后悔。
《九章算术》在我二哥那儿,思归,你爹在不在?
谢思归说:在,惜朝弟弟要看《九章算术》?
嗯。
谢思归为难道:那是我爹珍藏的,平时我看看都不行,他怕是不会借你。
二叔爱书如命,最讨厌不懂乱翻之人。谢思远又提了一句。
贺惜朝问:那要是懂一些呢?
谢三说:那日书铺里的《九章算术》简要你都懂的话,二哥会乐意的。
这你也会啊,惜朝?谢思归完全惊呆了,他曾经摸过那套《九章算术》,结果被他爹发现了,一把丢出了书房,顺手还塞了他一本书巷里到处都有的简要版本,说是弄懂了,才有资格翻阅详本。
谢思归自然也是要学经算,跟萧弘现在只是加减而已一样,后头的田方、栗米、少广、方程、勾股别说会了,看都看不懂,比四书五经还要天书。
贺惜朝道:嗯,爹爹以前教过一些。
以前是多以前,四五岁?
谢三摇了摇头,走进前面的院子。
谢二年纪比谢三大了许多,下巴上留着小撇胡子,听着弟弟的来意,目光看向裹得密密实实的贺惜朝,一张小脸看起来就更小了。
他什么也没说,只问:今有圆田,周三十步,径十步。田几何?
就知道会先考教,可一来就算圆田,也太过了吧,谢三忍不住心底腹诽他家二哥,回头想提醒一下贺惜朝的时候,这孩子答应已经出来了。
约七十五步。脆生生的声音,干净利落。
谢二点了点头,为何是约?
圆率不为三,比三多一点。
贺惜朝此言一出,谢三就见他二哥那漫不经心的眼神瞬间变了,有一点点,嗯,狂热。
圆率是啥,大哥?谢思归问。
谢思远摇头:我也不知道。
求圆面之数必不能少,以后学到方田,你们就知道了。谢三解释道。
说实话,他也不清楚圆率原来不为三呀!
谢二起身,在桌前来回一走,然后继续问: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
这个问题,贺惜朝微微皱眉,可是涉及到了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勾股定理求解,相当于初中数学了。
题目大意便是:一扇长方形的门,高比宽多了6.8尺,对角线长10尺,那么高跟宽各是多少?
按照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可知,高的平方加上宽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设宽为x,带入方程求解便可。
二哥,是不是太难了点?谢三忍不住说。
谢二瞟了他一眼,对你的确是难了些。
谢三:一般人都做不出来好吗?
再看两个谢家第四代,连意思都没弄懂,都不好意思问了。
他们目光落在贺惜朝上,只见他尽自走到桌前,抬头问:可否借纸笔一算?
请便。
贺惜朝拿起笔,直接列了方程式,宽为x,那高自然是x6.8,两者的平方和为100,x求出来便是两个解,第一个为2.8,第二个则为-9.6,去除不合实际的负数
广二尺八寸,高九尺六寸。
谢三:
谢思远:
谢思归:
三人齐齐抬头看谢二,眼睛睁地一个比一个大,不管这答案对不对,贺惜朝能说出来就感觉是对的。
谢二定定地看着贺惜朝,道:很好,很好。
三人闻言齐齐趴到桌上,看贺惜朝的书写过程,然后
谢三问:这写的是什么,二哥?
谢二摸着自己下巴胡子,盯了良久,我也不知。
哈?
谢二没搭理这三人,对贺惜朝作了一个请势,贺小友,里面请。
多谢,谢二哥。贺惜朝差点叔叔叫出来。
谢二看了谢三一眼道:老三在,平白就矮了一辈。
这也能怪我?谢三跟着走进书房里面,然而才踏进一步,就被谢二给制止了。
他说:你带着思远,思归去别处玩耍,别来打搅我们。
谢三不满:为何?
反正说了你也听不懂。
谢三:
谢二虽是进士出身,不过这么多年来依旧在户部做个主事,官儿不大。
显然他对做官也没多大兴趣,因为是个数学狂热爱好者,一心钻研他的算学。
可在这个四书五经为主流的时代,算学会乘除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更逞论开平方呢?谢二要不是自己慢慢对着书研究出来,谁能教他?
这年头请位经算老师可比大儒名师来的困难多。
也能够理解怎么会有一套完备的《九章算术》。
可自学终究有局限,好多题解不出来,而放眼京城,似乎也找不出一个一起研习探讨之人,谢二真是寂寞如雪,感慨知音难觅。
然后贺惜朝出现了。
在贺惜朝解出门户宽广的那一刻,谢二即使没有表露在脸上,可内心的喜悦却如山泉流水,连绵不绝。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