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木桐听完问道:“老师傅,这宫灯难道还是你祖上做的么?”
老板唇边含笑,笑容里是低调的骄傲:“当然是了,我那有一本传承几百年的老账本,平时我从不拿出来示人,不过看到这个宫灯的图片,我觉得可以给你们看看。”
说完,老板转身去了仓库,捧出了一本厚厚的账本。
“我家传下来的传家宝,除了这做宫灯的手艺,还有便是这本账本。这上面记录的都是我家历代为皇室制作的宫灯样式和做法。这是账本的影印本,原件我收藏在家里,我给你找找顺治年间的记录。”
靳木桐和潘志承面面相觑,两人都没想到这个宫灯竟然还能找到当初制造它的工匠记录。
“找到了,就是这里,顺治九年六月,上命内务府制作双喜琉璃宫灯,按大婚规制制作,用料上等,龙凤头,工期仅三天。因雕工繁复,且在琉璃上刺字,难度极大,内务府总管找到余等,余父子兄弟十余人,日夜不歇,赶工三天,遂完成。”
老板的手抚摸着账本上的这段文字。
“这种宫灯,平时制作工期至少也是两周,顺治帝下令三天就必须完成,内务府做不出来,这才找到我家族做的,上面写了,龙凤头双喜琉璃宫灯。不过奇怪的是,那年皇帝已经大婚完一年了,第二年他便废后,却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双喜宫灯,也挺匪夷所思的。”
听完老板所讲,三人都感慨,没想到在故宫之外的宫灯铺,还能找到历史另一面的佐证。
靳木桐则是心中还有另一重感慨。
看来小菁的故事是真的,在顺治大婚之后,跟孟古青的确有过一段甜蜜时光,否则他不会在皇后提出想要宫灯的要求之后,命令内务府三天就给做出来。
还很感慨的是皇帝的一句话,下面的太监工匠就得忙得觉都没得睡,三天三夜不停的赶工才能完成这个宫灯。
更加感慨的是,宫灯的制作方法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如今还有传人,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老板,那这款宫灯的灯穗材料这上面有记载吗?”潘志承问道。
老板看了看:“有的,不仅有灯穗记载,还有当初在这个宫灯上上漆的记载。不过,也就这个宫灯太过特殊,所以我有点印象,别的话,就算是我们店做的,或者是我祖上做的,毕竟款式那么多,我还真不一定能找到。”
潘志承有些兴奋:“这可真是太好了,咱们修复最重要的就是修旧如旧,恢复原状,能找到它原始的制作记录,对我们修复工作来说简直是太便利了。”
既然找到了原始记录,三人便决定立刻下单,除了这盏双喜宫灯,别的缺失吊穗的宫灯也在居盛斋下单定做。
在居盛斋,除了挂灯之外,靳木桐还看到了各种桌灯、风灯、壁灯、掌扇灯,形状也各异,有圆的、六角形、花篮形、鱼形、葫芦形等等。
老板还跟靳木桐科普了许多关于清朝挂宫灯的习俗。原来清朝从每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便开始安灯,一直到二月初三才会收灯,每年上元节时,皇帝会和嫔妃、大臣到圆明园看千人灯舞,场面十分宏大。
从居盛斋出来,靳木桐简直如同上了一堂关于宫灯的科普课。
回到故宫,解决了吊穗的问题之后,剩下的工作便交给铜器组完成了。
宫灯大部分都是木质的,也有一些铜制、铁质的配件,这些配件时间一长便容易掉落,需要铜器组进行加固。
等居盛斋的制作的第一批灯穗回来以后,靳木桐亲自给已经修复完成的小箐挂上了灯穗。
“你可真好看呀!”靳木桐由衷的赞叹道。
小箐从灯里走了出来,如今的她不再是虚影,变得和其他器灵一样清晰,原本有些忧伤的脸蛋上如今也露出了笑容。
“这么多年了,我已经好久没有以这样完整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谢谢你。只可惜,我没什么能报答你的。”
小菁有些遗憾的说道。
“没事,你不是给我讲了个故事了么,我很喜欢听你讲的故事。你再等几个月,等到过年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将你重新挂在房檐下的。”
“好。”小箐有些期待的说道。
靳木桐将修复好的宫灯打包好,封箱之前,她写了张纸条放进去,拜托挂灯的工作人员务必将这盏灯挂在长春宫屋檐下,让小菁能回到当初故事开始的地方。
……
赶工宫灯修复的活一直持续了挺长时间,等剩下的活都交给丝织品组和铜器组以后,靳木桐在木器组的任务也没那么重了。
木器组的日常是比较枯燥的,不过对于潘志承来说,但凡有点时间,他便拿起一块木头细细雕刻。
靳木桐休息的时候便过去围观,他手上的刻刀飞舞着,手上的动作十分灵活,木屑随着他的动作掉下,他轻轻一吹,一个佛头雏形露了出来。
如今靳木桐负责的还只是木器的简单修复,还完全没有涉及到雕工这一块。
这才是木工手艺中最难的部分。
潘志承进故宫已有几年了,以前大学期间学的也是雕刻。
“你雕的可真好。”靳木桐看了一会由衷赞叹道。
“没有啦。”潘志承赶紧说道:“我师父还老说我雕的四不像呢。”
靳木桐微微咋舌,木工活可真难,在她看来已经非常完美的佛头,竟然也不过关。
果然这时吴文楠走了进来,随手拿起潘志承手中的这个佛头看了一会,又拿起他手中的刻刀,一边修一边说道:“雕佛头练习的是人物造型,这是基本功,可是同时练的也是你的心性,你刚刚心里急躁了,所以雕出来的佛头面容带着点邪气,你瞧,得这么修一下,他的笑容才会带点慈悲的感觉。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
这是靳木桐第一次看见吴文楠亲自刻东西,不得不说,大师就是大师,只是用刻刀稍微修一下,整个佛头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接着,吴教授又拿起了细砂纸轻轻在佛头的面部仔细打磨,原本有些粗糙的佛头,在细砂纸的摩挲下逐渐变得光滑,这种变化是极小的,可靳木桐的角度能看见佛头上微微的反光。
不得不说,木匠的活还真是个相当细致的活啊。
由于只是来木器组帮忙的,靳木桐并不需要学习木雕技术,而且在故宫时间也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学会,所以靳木桐也只负责一些小问题的修复。
“你待会有空吧?”吴文楠问道
潘志承赶紧点头:“有的,师父。”
“待会我要去一趟文渊阁,你跟我一起去吧。”吴文楠说道。
潘志承心中一喜,赶紧说道:“好!”
吴文楠回头看向靳木桐,“木桐你来木器组也有段时间了,文渊阁你平时可进不去,待会你一起去看看吧?”
靳木桐刚还在羡慕潘志承呢,可以跟着师父去一些还没有开放的区域,没想到吴教授立刻就说要带上她,她赶紧说道:“好!吴教授,谢谢你。”
吴文楠笑了:“这也没什么,你能来木器组,总不能一点好玩的也没有吧。”
靳木桐兴奋雀跃,她之前听说过文渊阁,它位于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一座藏书楼。
当年乾隆编撰《四库全书》,在全国建了七座藏书楼用于藏《四库全书》。
这里便是故宫的图书馆。
上次清理养心殿的时候,她并没能跟进去看看,修复唐卡的时候是在书画修复组的办公室内修复的。
这次能够跟着吴教授走进故宫的未开放区域,这待遇简直,超级爽。
从木器组所在的西三所到文渊阁,依旧要穿越紫禁城的中轴线,一路上吴文楠都在跟两个晚辈讲一些文渊阁的事情。
“咱们故宫建筑材料各有不同,不过最顶级的还是由楠木构筑的,比如太和殿、祈年殿的那些柱子,再比如便是今天咱们要去的文渊阁。相传故宫总共有9999间半间房,那著名的半间房也在咱们要去的那个文渊阁内。”
第111章
经过太和广场,走过协和们,再绕过文华殿,便来到了文渊阁。
站在文渊阁的前方,吴文楠指了指这这栋古朴建筑:“你们看,这半间房在哪呢?”
靳木桐一眼看去并没有觉得这地方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不过仔细看便看出不对劲的地方了。
文渊阁的最左边一排柱子似乎挨得特别拢,她指了指最左侧的楼上:“吴教授,你说的就是那间房吧?”
吴文楠笑了:“没错,就是那间,当时皇帝下令要仿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天一阁造文渊阁,所以必须建造六间面阔,只是故宫的建筑都是奇数,中间为尊,所以工匠为了不违背故宫的建筑理念,又不能抗旨,便小心的在文渊阁左侧建造了一个小房间,这样可以两全其美也是很机智了。”
靳木桐失笑着看着这最左边的小楼梯间,感慨古代的臣子机灵又很不容易。
除了“天一生水”的理念,其余的几阁分别叫“文源、文津、文溯”,全都是跟水有关系,据说这是为了克火,藏书楼最怕的便是火灾。
另一方面也是乾隆皇帝的一个以水喻文的理念,四库全书囊括古今各种书达三万多册,编撰的过程如同小溪汇入大海,也寓意了中国的文化入奔流的将江河一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如今文渊阁的庭院开放了,游客可以参观游览文渊阁的外观,却无法走进内部,靳木桐此时却跟着吴文楠走了进来。
一进入文渊阁,靳木桐便立刻被这里巨大的书架所吸引了,据介绍,书架里盒子装的都是扬州捐赠的《四库全书》,而文渊阁原版《四库全书》当年抗战时期被秘密送出宫,辗转四川、南京,最终被送到了台湾,如今在台北故宫中。
今天吴文楠带靳木桐和徒弟来,是接到任务,过来请点需要修复的木质文物。
因此,靳木桐才能得到如此难得的机会进入文渊阁参观。
一楼清理出一套木质屏风和一个精美的黄花梨书桌,登记之后,靳木桐便前往二楼。
她最好奇的依旧是那传说中的半间房,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呢。
工作人员笑道:“那半间房里面都是空的,而且特别小,你如果实在好奇的话可以上去看看。
靳木桐便走了上去。
通往二楼的楼梯非常窄,只能一人通行,靳木桐走到楼梯间,又绕过了藏书阁,来到了跟楼梯间对应的西进间。
这里果然有一间特别小,特别窄的小房间。
只是让靳木桐相当意外的一幕发生了,当她完全走进西进间的时候,却看见了一个小娃娃,盘腿坐在地上,怀里摆着一本书,正一脸惊恐的抬头看向她。
靳木桐:“”
她完全没想到这里也有人,也被吓到了,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
“你……你是器灵?”靳木桐反应过来,面前的这个娃娃不是人,却挺像以前看到过的那些器灵。
小娃娃听了这句,哇的一声,吓得跌跌撞撞的跑到窗边,推开窗就往下跳。
“哎,你别跳!”靳木桐也吓得赶紧跑了过去,只见小娃娃已经跳了下去,而且忽然就不见了踪影。
靳木桐被这一吓,惊得背心都出了汗。
刚才发生了什么?她究竟看见了什么?
靳木桐原地凌乱,她捋了捋思路,刚才那个小娃娃,应该是藏在这间房里看书的,他应该没想到会有人来,对了,他刚才看的书在哪?
靳木桐回头看向地板,这间房空空荡荡的,跟工作人员说的一样,什么也没有。
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她的幻觉一般。
靳木桐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也没发烧啊,怎么就幻觉了呢……
下楼以后,吴教授和潘志承已经清理好了需要修复的木质家具,过一段时间后便有搬运的工人将这些家具运到修复所。
离开的时候,靳木桐还忍不住回头看了眼那个神秘的半间房,如果刚才不是自己的幻觉,难道真的有个小娃娃,经常来到这里看书么?
故宫藏着很多秘密,看来她极有可能不小心又撞见了一个。
靳木桐满腹心事的回到西三所木器组。
没想到却有意外惊喜,刚回来便遇上了运送文物的工作人员将一个包装很严实的箱子搬了进来。
虽然只是在故宫内部搬运,可是故宫的文物大多价值不菲,一个不小心还会碰到国宝级文物,所以,就算在内部运输,也得包装完好,避免磕碰摔坏。
潘志承帮着将这件文物搬到了修复桌上。
“看样子应该是个桌案之类的。”潘志承说道。
将包装打开以后,靳木桐忍不住“哇”了一声。
吴文楠看了她一眼,笑道:“很美是吧?这原本是放在乾隆花园倦勤斋的,如今倦勤斋的工程已经到尾声了,上头的意思是,所有里面原本的文物都会原状展览,所以拉过来给我们修修,这件东西可是个宝贝。”
靳木桐问道:“吴教授,这也是香案么?”
她觉得这跟冲天辫小姑娘的那个黄花梨海水纹香案大小高矮差不多,便这么问道。
吴文楠摇摇头:“这就是个书桌,你看它通身有金漆浮雕的龙纹,而且曲线造型,只有三个腿,这种叫金漆三足凭几。雕有龙纹,说明这是皇帝使用的,皇帝就是靠在这种桌子上看书写字的。”
靳木桐看着这张桌子,通身都刷了金漆,雕刻浮雕的龙纹,简直太美太精致了!
之前,靳木桐觉得冲天辫小姑娘的那个香案已经是精美到无与伦比,可如今看到这个金漆三足凭几才知道,故宫里的好东西简直数不胜数。
“哎,怎么这么好的东西,如今就不怎么看得到了……”潘志承也算是见惯了好东西的了,见到这个金漆三足凭几的时候,他也忍不住感慨。
吴文楠笑道:“这是皇家用的东西,工匠也是从全国挑选来的最好的,而且用的是最好的硬木,老百姓用的怎么一样,咱那叫柴木,尤其如今的家具,用的很多都是合成板,那就更不能比了。没有好的木材,好的雕工,也出不了这活。”
这个凭几从八十年代起就一直待在库房,倒也问题不大,不过就是金漆有些剥落。凭几的主要结构都是完整的,上面的雕刻也都保存完好,这是万幸。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木器组的人员便在对这件金漆三足凭几进行修复,干燥处理后重新上色。
靳木桐工作一段时间后,走到庭院里放松休息,便看见小橘猫跟另外几只小猫在庭院里晒太阳。
电话响了,是翟薇打来的。
“靳木桐!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刚接起来,耳边便想起了翟薇的尖叫声。
“额……什么?”
翟薇说道:“你知不知道,我之前为品古斋画的那些q版的画做成手办以后放到淘宝上。我这才刚刚上架几小时,就被全部抢光了!”
靳木桐:“什么?手办已经做出来了?图片给我看看。”
翟薇有些沮丧:“哎,我都忘记给自己留了,第一批居然全部卖完了,木桐……我真蠢,居然有多少库存全部放上去了。”
靳木桐笑道:“生意好是好事啊,你可以持续创作,我感觉这倒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翟薇叹口气:“这的确是件好事,可咱们品古斋的古董还是太少了。”
靳木桐想了想:“那要不这样吧,我把在故宫修复文物的日常拍照发给你,这样你就有素材了不是么?”
翟薇一听这想法很不错,有些兴奋说道:“那太好了!你给我拍点国宝!”
靳木桐看向面前的一群猫,憋着笑:“我面前就有一群呢。”
她挂掉电话以后,立刻用手机给小橘和它身边的大佬们拍了一组照片发给了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