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4(2 / 2)

韩都尉点头:“行。刘弗陵你去写奏本。”

刘弗陵蹦起来对他作揖,咻的一下跑掉了。

刘邦又过来抓住刘据:“哎呀,啧,这些年我常常骂刘彻,这王八蛋真是死晚了。你娘还好吗?进来坐一会不?这是你娘亲手搭的竹棚。”

刘据鬼使神差的跟了过去。

刘恒和窦漪房叹了口气,走到那个呆呆站在原地的女人面前。

窦漪房轻声问:“你是刘洵的皇后?”

“嗯,我,我记得我死了,这是哪里?”

“这是地府,你怎么这副打扮,你怎么死的?是刘洵对你不好么?”

许平君立刻反驳,她反驳时也很温柔:“夫君对我很好的,你别这么说。我是,生育后吃了一副药,药里可能有毒。请问,你是谁呀?”吃药之前还挺好的,吃完止血药之后血崩不止而且昏迷了。

窦漪房叹了口气:“我是孝文皇后,这位是孝文帝。”

“啊?”许平君有些狐疑不信,又觉得眼前这位姑娘气度斐然,绝非等闲之辈。

刘邦真像个疼爱孙子的老爷爷,塞给他两大包东西:“这是从刘彻那儿抢来给你的,这是从刘彻那儿抢来给你娘的。他该。”

刘据有些手足无措:“高祖,我不需要,现在生活的很好”

“拿着拿着!交朋友要花钱的,给上司送贺礼,玉器珠宝拿着不用又不坏,等到用的时候也不缺。你不能随便来我这儿吧?”

刘据无意识的泄露了秘密:“不能,出入都要有阎君的令牌。”

“拿着,万一你娘要改嫁也得有点嫁妆。听说嬴政的媳妇儿就改嫁了”

“就住在我们附近,哪位夫人性格很好,常常和我娘一起做手工,还教我娘练剑。”

刘邦又问:“前两天商朝那个妇好,跑过来挑动我们谋反,我问你啊,他们常常谋反吗?”

刘据:“这个,高祖,我不能说。”

“那就不说。你平日里都忙些什么?每次送人过来,你也来,让我看看你。”刘邦非常恳切的拉着他的手:“这些儿孙中,只有刘彻最不像话。你知道现在的天子是谁吗?是你的孙子啊。”

刘据一怔:“真的?”

刘邦拿了祭文给他看,刘据颇为激动,他一直都以为自己被灭了满门呢。

“我现在也出不去,挺无聊的,你给我讲讲地府是什么样的呗,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没见过一个城池。啧,我也明白,阎君是怕我们不安分,你要说嬴政那样野心勃勃的人不安分,那情有可原,老子当初是……”妈的说漏嘴了。他话锋一转:“我也不想出去,也不会听妇好的话吓捣乱,你别看我不够儒家那么正经,当年当皇帝的时候,勤快着呢,我知道阎君还有你们有多忙有多累。”

这番推心置腹的话一说,刘据的心都软了。说了说附近的城池,在老流氓有技巧的套话中,还画了一个简略的地图。

刘弗陵写奏本时,先和刘彻打了一架。

刘彻认为他质疑自己并怀恨在心,刘弗陵表示:去你的吧!

韩都尉被嬴政请进去,听了两耳朵的刘邦心怀不轨,正在练兵打算谋反。临走前给许平君划了宅地,对陪在她身边的文帝夫妻说:“霍光之妻想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派人毒死了许皇后。你们善待她。”

这下子,连文帝也想去打刘彻。

第29章欺凌+卫青+防御(加更一章)

霍光的老婆毒杀皇后,错误归结于刘彻身上,这是有一个逻辑过程的。

妻子的错误归结于丈夫管教不力。丈夫或是纵容,或是暗示,或许默许,反正就是丈夫的错,正如丈夫犯罪会株连妻子,夫妻是一体。

现在错误到了霍光身上。是谁任用霍光?是谁任命他做辅政大臣?是谁让他门楣显赫?

是刘彻啊!错误肯定不是刘弗陵的。

刘弗陵一脸无辜的在漆豆(一种类似于巨大带盖高脚杯的储存器皿)和银鼎、金饼之中找了坑,躲了进去。

他还发现漆豆里有酱肉干,很好吃。

许平君梳洗打扮过了,头发整齐光洁的挽着发髻,俭朴的用一只云头金簪绾着,身上的衣服也换了。害怕的躲在窦漪房怀里,不敢去看那边的场景。祖宗打祖宗真是太凶残了。

窦漪房失去了心爱的外孙女之后一直有些落寞,对她既同情又觉得可爱。摸摸她的头:“不怕,再过些年刘洵也回来到这里,和你团聚。”

许平君低低抽泣一声:“他要长命百岁才好,我不急。太后,我们能躲开这里么?好可怕。”祖先们还是埋在陵墓里、立在牌位上比较可爱。

辈分太难算了,对皇帝们称庙号,对皇后们尊称为太后就得了。以免在过几辈皇帝,得叫出来‘太皇太后还往后一直往后再往后’。

窦漪房心说,真难得遇到这么胆小的女孩子。哄道:“别怕,他们不是为了你出气,就是在这儿太无聊了。每天被高祖训练作战,打刘彻是娱乐。”

是的,这就是军队中常见的欺凌事件。

许平君仍然不安,尽量控制着情绪,小声问:“太后,您也想去打武帝么?”

窦漪房深深的叹了口气:“虽然他杀了窦婴,还冷落阿娇,废黜我治国的理论跟我对着干,可我仍然舍不得。”

许平君心下稍安,仰起头憔悴的笑了笑,刚要赞美她的贤德。

窦漪房高声道:“文帝陛下,您替我多打两下!”

刘恒:“好啊。”揍。

许平君:???

刘彻又被群殴和被祖先们轮番羞辱之后就爆发了,皇帝虽然也讲究孝道,却不同于普通的孝子贤孙。当过皇帝的人,尤其是像汉武帝这样的皇帝,早就不认得‘逆来顺受’这几个字是怎么写的。

他就地一滚抓起宝剑,虚画了一个半圆逼退他们,持剑怒骂:“高祖!你做丈夫难道比我好么?你为父不慈,逼得吕后刘盈叛出家门,壮大了嬴政的势力。我再怎么不好,卫子夫和刘据可没帮着敌人!”

刘邦直翻白眼,他知道这小子桀骜不驯,想把他弄驯服了,没想到这厮脖子还挺硬,宁死不低头:“呵呵,你懂个屁。吕雉是皇后,本来能去投胎,只因为旧情难舍才留在这里。你那卫子夫跟你恩断义绝,形同陌路,你还有脸说呐。你要是给刘据一个机会,他非把你射成糖葫芦不可。”

旧情难忘这一点好有道理哦。

但刘彻作为皇帝,深知一个皇帝的话如果能信,那无异于作者能日更两万字并坚持一个月,或者是减肥少女暴瘦十斤——都是天方夜谭!

他不仅冷笑:“高祖很善于自欺欺人。”又看向祖父刘恒、父亲刘启和儿子刘弗陵,连连冷笑:“都是皇帝,何必拘泥于小节。枉杀大臣的事,除了文帝没干过,剩下谁没做过?朕驱逐匈奴,几乎将单于斩于马下,你们怎么不记得了?”

刘邦老脸一红:“功是功过是过,你小子到现在也不真心悔改杀了刘据那孩子,老子替他不平。”

刘彻几乎要把脏话骂出口了,虽然他会的脏话很少。

谁能不后悔!早就后悔了,还活着的时候就后悔了,悔不当初。可是有什么办法,人死不能复生,只能把所有对太子刀兵相向的人杀光。但怎么能认错呢,如果册封他为皇帝,以皇帝的陵墓将他下葬,就等于是认错了。即便皇帝本人和天下人都知道太子是冤枉的,但他也无法做出认错的行为或是公开认错。那太令皇帝难堪了。

如果卫子夫留下来了,朕能在私下无人时隐晦的对她致歉,但是她走了,我跟你们说个什么劲?朕少年丧父,当权之前处处收人掣肘,现在谁也别想压在朕头上。

朕瞎了么?朕是个傻子么?朕不知道心疼自己的国家和儿子么?不用你们日复一日,无穷无尽的说教指责,朕心里什么都明白!

高祖又怎么样?你被匈奴人碾压了,朕却碾压了匈奴,朕南征北战令外夷不敢作乱,与此相比,死几个皇后,杀一些大臣有算什么呢?孰轻孰重都分不清楚么?

霍光小心谨慎、资性端正,朕被他骗了又如何?可是谁不曾误用奸人?

刘彻冷笑:“高祖真风趣?你想让我痛哭流涕的忏悔,你想让我为了儿子哀毁过礼,是么?就因为我荡平匈奴,这是你,你们做不到的事。”

刘邦气乐了:“你小子真是多疑猜忌,劳资想打你,纯粹是因为你废了刘据。刘据不可惜,可惜的是汉家江山又落在几个权臣手中操纵。”

你他妈猜对了!

刘彻直接对他们下了最后通知:“高祖,文帝,景帝,你们若再为了这些已经定局的事和朕不清不楚,就不要怪朕无情。都是皇帝,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到了这里,也不必为天下人做什么表率。”

刘启大怒:“你要干什么!”

刘彻伸手一指对面:“始皇与吕后素有容人之量,你们再敢侮辱朕一句,朕就去投靠吕后和惠帝?”

同样的训练武功的教头,扶苏可比高祖英俊的多!在这里你们仗着是我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把朕这样武功(指功勋)卓越的帝王看的轻如草芥。把朕当奴隶一样轻贱,像训马一样的像让朕驯服,如果到了嬴秦阵营,他们绝不会这样做,他们只会热情而感激的迎接朕。

这番话真是晴天霹雳!

真是振聋发聩!

真是非常强有力的威胁!

刘弗陵把脖子伸的长如天鹅,发出一声非常失礼的叫声:“嘎?”

等等,我还没考虑好要不要跑,我爹就要跑到对面阵营去了?

唔……我没得选了,那样两边就都不好了。

许平君瞪大眼睛,没敢吭声。

刘邦怒极而笑,指着刘启:“你这个小畜生,看你把孩子逼成什么样了。”

四周一片静寂无声,所有人都陷入了震惊带来的沉默之中,主要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虽然读过祖先的事迹,知道当年高祖被项羽围在荥阳,韩信不来解围反倒要索取假齐王的王位。刘邦正在破口大骂,被张良踩了一脚全了一句,就平静下来封他为真齐王。知道这件事归知道,亲眼所见时还是觉得很震撼。

刘彻的气焰顿消,无力的张了张嘴,想说骂自己骂的最恨,打的最恨的都是高祖你啊。可是他都说了这个话了,再说什么反倒显得自己没完没了。

刘启也想暴起。

刘恒踩了他一脚,暗示道:不能刘彻跑到嬴政哪儿去,这小子算是个猛士!

刘启理会错了,以为爹的意思是:他骂你是小畜生,他也没占便宜。你要是小畜生,你儿子也没占便宜,他就是个蛋。

这么想一想,也不是不能接受啊。他心满意足的闭嘴了。

现在没有人敢说话,刘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刘邦眼看一场叛逃的风暴化为乌有,性格倔强暴躁傲慢的小屁孩惊愕呆滞的站在地上,剑尖儿缓缓的失去力量对着地面垂直,不由得暗暗好笑。“我脾气也不好,你倒是早点说啊。你不嚷嚷,我哪知道你生气了。”

刘彻情绪复杂:“……”

“行了行了,过去了。刘启,你小子以后不许再说了。”

刘启直翻白眼。

这事儿也就这么含含糊糊的过去了。

刘邦拿了珍藏的酒肴出来,喝了一场酒,讲了讲笑话。

过后又和刘启私下谈心,跟他说:“老子只能骂你啊,我要是跟他说,我是个老畜生,疯了心胡说八道,也有一样的效果,可你就还是小畜生。”

……

臣子不能尽忠职守,无差别的攻击所有敌人,这对君王来说不是好消息。

但是让大臣不能下手的人是他旧主,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忠臣义士总是令聪明的君王喜欢,哪怕是对敌人的忠诚,那也是一种好品行,因为‘忠诚’这种特性必须被表彰、鼓励、提倡。

不论古今中外,没有人喜欢叛徒。

卫青回去之后想了几天,又和姐姐、侄儿商量了一会,卫子夫表示不心疼刘彻,刘据倒有些为难。又去拜访了阿青姑娘。越女剑青史留名,阿青姑娘曾经为了越王勾践训练士兵,死后被阎君留下作为奇人异士养了起来。卫青去拜访她时,她正坐在树上吃樱桃,卫青不是去问策的,他从不养士更不需要别人给自己出谋划策,只要做到谨慎忠诚就够了。他只是找这位姑娘和自己打一架,打一架就能想明白很多事。阿青姑娘不想打架,看在一串漂亮的绿松石项链的份儿上,还是跳下树,拔剑。

卫青就想明白了,要尽力避免处于两难境地才好,就来求见阎君。

一位阎君紧张的嗑瓜子。另一位阎君在紧张的捏破核桃。还有一位阎君在紧张的拔头发。

他们工作压力很大,又常年没有休息,身外化身经常一边开会一边处理公文,各自都有不同的解压方式。就连看起来最端庄严肃有神仙风姿的白发阎君,也有秘不示人的减压方式。

如果卫青抬起头来看一看,就会看到阎君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庄严肃穆,也不是想他想的那样只有两个人。

但生性谨慎如他,怎么会抬起头来直视君王呢?

阎君左手嗑瓜子右手拿着毛笔批改公文,两边都停不下来:“卫青,你求见孤王,有什么事?”

“武帝对卫青的赏赐,远超过卫青的功劳。虽一死不能报答。”卫青温和英俊的面庞上没有迟疑,也没有停顿:“阎君深恩厚德,卫青依然铭记在心。前些时候阎君垂问,倘若武帝命我效忠于他,我又该如何。”

阎君好奇的放下了瓜子:“你想明白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