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秦王并没有对楚国动手的意思,反倒偃旗息鼓,打道回府。
这操作迷惑了不少局外人。
秦王陛下可不是那等优柔寡断之辈,缘何独独对楚国手下留情?
少有的几个知情人暗想,陛下当然不会去打楚国。楚国是卫敛的地盘,打起来不就是大水淹了龙王庙么?
燕鲁归降后,姬越即刻回永平处理将各国纳入版图后的事宜。各国风土人情迥异,语言不通,信仰不同,如何统一治理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卫敛表示理解并提出暂别,他先回楚国打点自己的嫁妆去了。
楚国最终亦会归秦,却不能是被秦攻破。
正月开春,瑞雪兆丰年之际,沉寂已久的楚熙王终于有了动静,递来秦国的却不是战书也不是降书,而是一纸联姻。
信笺上只有一句话。
孤愿携一国作嫁,不知秦王陛下可愿否?
此句一日便传遍天下。
有秦国茶楼里的好事者嗤笑道:还是咱们陛下威武,把人吓得屁滚尿流。陈梁被灭,燕鲁递了降书,夏送来太子为质,这楚王倒好,直接送上门连自己也倒贴。什么联姻,说的好听,不就是来和亲的么?也不想想一个生不出儿子的男人怎么配当秦国的王后,你们说好笑不好笑?
茶楼里顿时有几人哄笑一片,大多却是沉默。
有一白面书生皱眉道:如此议论楚王不妥。
那人趾高气昂道:手下败将,丧家之犬,有何不妥?
书生有理有据道:楚熙王曾为公子敛,与陛下有过一段情缘,为何不能是出于真心呢?
酸腐书生,满脑子风月,帝王家哪来的真心,他不过明哲保身罢了!
另有一群读书人拍案道:楚王不惧生死为我秦国解决江州瘟疫时,你还不知躲哪里明哲保身呢!我们便是江州来的,可听不得你在这儿诋毁他!
那人不甘示弱:你们身在秦国,心却向着楚王。你们这样,对得起在前线拼杀的将士么!
又有一桌客人沉声道:我们就是刚从前线打仗回来的。燕关岭那一战,要不是楚王使了兵不血刃的良策,咱们还不知道死伤多少呢!江州那回赈灾我们也去了,我们敢打包票楚王绝非贪生怕死之辈,你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观其眉眼,正是江州时那名曾与卫敛说过话的百人长。
他已经不是当初的普通士兵,在此次与鲁交战中冲锋陷阵,立了大功,回朝论功行赏后,怎么也能当一名副将。
这一桌子都是他的战友,见识过当日的公子敛,自然很为其说话。
那人一看是军爷,胆子就泄了三分,余下几分色厉内荏:他,他倒还挺为秦国考量,就不知对不对得起楚国了!也是一无能昏君罢了。
角落里的徐文卿按捺不住,扬声冷笑:楚王心怀天下,岂是你等小人可以理解?你说楚熙王无能,也不看看原先那楚怀王是怎么把楚国搅得一团糟的?不想想楚国这烂摊子是如何在短短数月内恢复生息的?
那人只是个好博眼球的无赖,本以为在秦国地界贬损楚王可以招到众人认同,不想接二连三被怼。他一忌惮读书人,二不敢惹军爷,眼下好不容易见了个毛头小伙,立刻来了劲儿:你这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儿,为秦国都没做什么贡献吧?懂个屁的楚国局势。
却有旁人道:咦,这不是小徐太医么?
啊,还真是,就是宫里的小徐太医!经常来民间医馆义诊看病,能解决许多疑难杂症,我上回那咳疾就是他治好的!
徐文卿常行善举,在民间声望颇高,这会儿被人认出来也不骄不躁,只是淡声道:实不相瞒,那些疑难杂症的方子,许多都是楚王教我的。他心系万民,从不藏私,倒是你又做了什么贡献在这儿指点江山?靠你这张嘴皮子么?
那人面色青一阵白一阵,彻底没了话。
谁能想到一位楚王,在秦国竟如此得人心。
民间对楚王的这封联姻诉求议论纷纷,各种阴谋论、真爱论、利益结合论传得沸沸扬扬,更多的还是好奇秦王陛下会怎么应对。
是撕了信直接开战,还是同意联姻请求接受楚王赴秦远嫁,亦或是要江山不要美人?
姬越没让他们等待太久。
几乎是收到那句话后,他就毫不犹豫地提笔写了封回信,并广而告之,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求之不得,不劳楚王陛下远道赴秦。孤自会十里红妆,亲往楚国,以江山为聘,求娶陛下。愿得良人长相厮守,白首不离。
举世震惊。
楚国,良城。
卫敛那一封信过去,何止秦国沸腾,楚国更是炸了锅。
主和派悲愤不已:陛下,您大可不必为楚国如此忍辱负重!秦王再难对付,咱们投降便是,何必搭上自己呢?
把自己嫁过去,这代价也太大了!
主战派义愤填膺:陛下,他来便战!为国战死也是我等荣耀!安能如此苟且偷生?
陛下种种决策皆英明无比,可唯独这件事让他们有些失望,丧失了英雄气概,君王气魄。
楚熙王所做的每个决定都滴水不漏,此事却是犯了天大的错。
卫敛对那些声音一概不理。
他们并不了解姬越,可他了解。
他一生诡计多端,总是不择手段,却知道他嫁过去不掺任何阴谋算计、委曲求全、权衡较量、卧薪尝胆。
一切皆因心甘情愿。
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如何惊世骇俗,举国哗然,不被人看好祝愿,后人肆意评判,眼下皆与他无关。
当下他觉得自己做的也还算正确。
作者有话要说:
自认惊叹的桥段终沦为老生常谈
给予你全部如病入膏肓一般
暗香弥漫为容易颓败的感情详撰
无论后世我们传闻如何不堪
《石楠小札》
第117章聘礼
御书房。
卫敛坐在书案前一目十行地扫过递上来的折子,无一例外都是劝他三思的。
说辞翻来覆去也就那么两句,诸如一国君主出嫁,滑天下之大稽,着实不成体统云云。
又看到一封劝告的折子后,卫敛将折子一扔,揉了揉太阳穴:那么多要事未处理,倒盯着这个盯得起劲儿。
小不点被他抱在膝上,黑漆漆的眼睛好奇地盯着那些被丢下的折子,随手抓起一卷打开来看。
卫敛低头问:小不点,识字么?
小不点眨了眨眼睛,好像没有听懂。
卫敛嫌弃道:孤三岁能诗,你怎的连个字也不识?
小不点仍是一脸迷茫。
他是货真价实的三岁,不能指望太多。
笨死了。卫敛戳了戳他的脑袋,是孤高估了你,看来是背后有人指教。
他方才走在半道,就见这小不点在路边玩耍,见了他直直冲过来扑进怀里,抱着他腿不放。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