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2)

盲雀 寒潭鸦 2617 字 2023-09-06

但案件奇诡的地方也出现了。

虽然现场多人目击到凶犯向魏源补枪,但综合各方的调查结果来看,魏源跑到林边疆家旧宅院内畏罪自杀的可能,还是最大的。

根据现场勘验情况、北郊外环线交叉路口监控和居民区监控视频情况、以及周围目击者的证人证言。还有,最关键的,魏源上衣口袋内提取到的录音笔内容。

还原出的事件真相最有可能的就是:原临潭公安局缉毒队民警魏源,因与境外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犯罪份子有勾连,渎职包庇甚至通风报信,被警方察觉后畏罪自残,又被人灭口。

判定此案性质最主要的原因有五项:

一是各种旁证证明,从魏源再次出现在监控内到他割腕后倒在院墙前,直至黑明辉三人赶到,期间一直只有他一个人。

证据显示:当天下午2时23分,有监控摄像头拍到突然出现在北郊城中村附近的魏源;2时34分,魏源出现在城郊环线入城岔口附近的交通卡口监控内;2时38分,有附近居民目睹他走在林边疆家前面的人行道上;

2时43分,从居民楼外墙监控上可以看到,他走进院内并在院子里踱步绕行,最后又走到院落东北角,扑通一下成跪立姿态,过了几分钟后便抬手割腕,整个过程当中他并没有受人挟制,甚至还在割腕以后,扔裁纸刀掏手机给黑明辉打了电话,打完他才扑倒在泥地里。

而监控视频和目击者画面中的魏源,只是看着神情困顿精神萎靡,并没有失常或醉酒的举动。

二是勘验人员周光平从他上衣口袋内提取到一个录音笔和一个已经被格式化的空白U盘。

录音笔里有他自己录下的供述,从他参加警队工作以来,参与过多少次化装侦查,经手过多少财物,与境外涉毒人员如何交涉,向姜明远提供了多少条线索,破获了多少起案件,每起案件清缴毒品和毒资各多少,琐碎啰嗦又断断续续的说了整整2个小时,事无巨细,有些矛盾点还反复翻供,似乎是在认真回忆。

并且每每说完一个案件,他还要补充一句他经手的所有涉案物品和涉案现金,已经全部交给姜明远处置。

三是关于八年前那次由林边疆主导,王志鹏带队指挥深入坝下开展的1998.11.07案件延伸调查专项行动。

他亲口承认,那次行动中导致工作组遭遇车祸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向平远毒贩王保昌集团骨干,透露了行动组活动地点。但在呈述这一情况时他却在录音里痛哭呜咽,说他是无心之失。却半句都没有提林家的火灾,没有提到徐老六,更没有提到那只金貔貅的来源。

四是给姜铎和林逆涛下毒的事情。

在讲述这件事情时,魏源的音调和情绪变化是最蹊跷,声音时高时低,语速时快时慢,经常有吞音和呜咽,描述事情断续散碎,但却没有那种回忆过往时容易出现的前后矛盾或逻辑混乱,能够按照时间和动作的顺序,描述出相应的细节。

并且他明确表示:一大一小两个糖盒他确实都打开并调换了里面的糖,之后也是他把小糖盒盖好,把大糖盒用包装袋重新包好,放回缉毒队会议室置物柜内。

五是情绪,愧疚不安的情绪贯穿于他整个录音供述过程当中。

他讲述的事情听起来并没有避重就轻,更没有刻意弱化自己在事件当中的作用,但是却极力强调参与时的无能为力和被动,每说完一个段落,他总要紧张且急切的补充自己如何如何无辜

按理说,身为一名老侦查员,又或者是一名深藏不露的老内鬼,应该十分清楚,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在侦讯工作当中肯定是最先被剔除拧干的水分,要想让侦查员信服,就不应该这样干巴巴的反复强调情绪,却不以事实佐证,又不是在演苦情片。

特别是对于糖盒,录音里好几次出现他低声说他是为了救姜铎才去换糖,他从没有想过要往里面喷纯=乌=头=碱,但为什么这么做他却缄口不言。

可显见的事实并非如此。

不论从前,单就居民楼视频里他下跪并持刀割破自己手腕的坚决和惨烈,也没法让人相信他真的无辜。更何况事发后立即逃跑的他,若真无辜,那他又是从哪里得知投放进糖盒里的毒物种类。

捋顺疑点的同时却触开了更多的疑点,但情绪不能入证,疑虑再深重,侦查员也只能判定他亲口承认确实动过糖盒那段话为真。

至此,除了尽全力缉捕两名涉案在逃人员外,临潭县公安局机关楼投毒案,以重大且唯一的涉案嫌疑人死亡的方式,基本告破。

多年来从源州公安队伍内部透漏出来的那股腐臭味,似乎随着魏源的死亡,而一冲而散。

参与办案的侦查人员从上至下基本都倾向于魏源就是内鬼,并且对境外犯罪份子和涉毒线索知晓甚多,甚至手握关键证据,否则也不会让同伙持枪入境来灭口。

但魏源一死,接下来的众矢之的和突破口,便只剩下姜明远。

仅仅一周,县检察院迅速完成批捕流程,审查和倒查工作力度扩大范围并逐步升级,在全局乱成一锅粥,一线民警办案抓人都力不从心的情况下,梁检察官的联合调查工作组硬是把原先单独质询范围内的30多人,扩大到县局三分之一的警力,仿佛掘地三尺他们也要往姜明远这个主使者身上,挖出魏源掩藏的犯罪线索。

工作步骤安排的紧锣密鼓密不透风,时间节点对到分秒,参战民警们叫苦不迭,巡查、设卡、追踪线索、旅店出租屋进户排查,累得见着个平整的地方就想趴下。

却还得硬顶住梁检察官质询工作小组的多对一质询压力和精神虐待,还得随叫随到,还得知无不言,疲劳轰炸得一个个见到戴检徽的都反射式腿软,已经到了爱谁谁恨不得胡说八道编罪了事,就求他们快点完事的地步。

高强度工作压力和昼夜质询的重压下,临潭公安仿佛一夜间气正风清,工作之余人人自省,时时开列问题清单,不是在自查问题就是在整改问题。

质询工作组的评议表格多次重印,从原先收集不到问题演变成屁大点事都是问题,关于姜明远,转眼便有十数条可以深挖一下的新情况,

但书证有了,必须再加紧时间寻找物证。

林逆涛家的旧宅再次成为凶案第一现场,自案发当天开始,勘验人员进进出出,一寸一寸贴地勘验、搜索和提取痕迹,历时几近一周。

生怕自留地里再次发生重要物证被擅自移交事件,霍雷局长指示:所有涉案物品、样品和检材必须在缉毒罗队长的亲自监督下扣押进局机关二楼刑事技术大队物证保管库,现场提取到的指纹、掌纹、脚印和=火=药=弹=痕,全部密封在保险柜内,每一次做检样分析,都必须有霍局长的亲笔授权。

可他老人家贵人事忙又不可能时时守在局机关内,搞的周光平没办法,甚至跑到县委办公楼或上他家去堵他要授权,检验进度拖慢了一大半,但谁都不敢有怨言。

唯独那个被格式化的U盘。

整个中心现场提取到最值得深究的物品,就是这个U盘,经多方查证,魏源身上除了在北郊城中村临时购买的手机和裁纸刀外,就剩这个U盘来源不明。

自被扣押入库的那天起,临潭网安和技术组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也没能恢复里面的数据。

罗主任和郑侠本想放弃,但经破案心切的梁检察官提醒,报请霍雷局长同意后,还是决定送到省公安厅技术处去试一试,只不过霍局长深觉兹事体大,必须得亲自护送涉案物证到省厅。

所以,15天后的傍晚,临潭霍局长出发的前一天。

有人在局机关下午下班后的一小时内,再次折返二楼刑事技术大队物证保管库,打开密闭的仓库门,关掉生物检材实验室的消毒紫外灯,输入指纹并从保险柜里取出已封进密封袋内的U盘,安装到自己的笔记本上,正准备键入程序时,忽然灯光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