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岳当时也没反对,韩敬杰夫妇当时还很满意。
等到第三个儿子出生后,又跟了岳父的姓。
明岳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男丁多,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岳父岳母非常高兴。
明岳虽然做了上门女婿,却仍旧和以前一样踏实苦干。
最开始的时候,岳父岳母多少还有点防着他,明岳心里也清楚。外头有一些人做了上门女婿,觉得丢了自己的脸,不是满心愤恨,就是好吃懒做,还有趁岳父岳母死了就夺了家产带回自己家的。
岳父岳母的防备在明岳心中也算是人之常情,多少人家娶了儿媳妇,不生两个孩子也得不到婆家人真正的信任,如今男女倒过来,也是一个样。
明岳也没去计较那么多,他每天用心干活,真心体贴屋里人,小两口情分越来越好。
明岳从来不提贴补父母,他知道父母不会再要他一文钱,后来听说家里也添了许多营生,他更加放心过起自己的小日子。
因他多少年如一日的勤奋肯干,又有了几个孩子,岳父岳母年迈,屋里人毕竟是个妇人,家里的作坊渐渐就是明岳在打理。
屋里人早就把明岳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见明岳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惦记父母兄弟。
岳父岳母也能看得出来,就经常主动提及让明岳带着媳妇孩子回去看望父母,每次都带了厚厚的礼物。
明岳带着三个儿子回家,渐渐发现韩敬杰夫妇明显更偏爱老二,无他,因为老二姓韩。
小孩子最敏感,老大和老三感觉到受了忽视。平日里还好,小孩子磕磕绊绊难免拌嘴,吵架的时候老大和老三就会孤立老二,满嘴都是你姓韩不是我们家里的人。
老二这孩子心思越发重,哥哥弟弟和他不是一个姓,而且,阿爷阿奶更喜欢哥哥弟弟。
明岳知道了后心中很难过,屋里人虽然能安慰好明岳,却没办法改变这种现实。
明岳的屋里人多次说自己的父母,“阿爹阿娘也真是的,孩子姓什么不都是我的孩子,如何能偏心对待。”
世人就是这么肤浅,特别是一些没儿子的人家,内心执着于有男孩来继承自己的姓氏。老二仍旧姓韩,在老两口心中,老大老三才是这家里的继承人。
不光岳父岳母,亲生父母韩敬杰夫妇也是这样偏爱老二。
明岳痛苦了许久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让老二改回母姓,和哥哥弟弟一样。
韩敬杰夫妇听说后很不高兴,明岳劝导他们,“阿爹阿娘如今儿孙满堂,也不缺二郎一个孩子。二郎在家里处处和兄弟们不一样,我看了如何不心疼。”
韩敬杰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一个字都没说,长长叹了一口气,“是我对不住你,对不住二郎。”
明岳又安慰了父母一番,回家之后就和岳父一起找了族长,在族谱上把二郎的名字添加上了。
屋里人怕他难过,一直小心翼翼的。
明岳主动劝慰屋里人,“我没有难过,孩子就算跟你姓,不也是我儿子,老了一样孝顺我。如今他们兄弟三个一个姓,二郎也不会多思多想了。”
果真,改了姓之后,老二在家里比以前更理直气壮了,老大和老三若是拿这个说事,他撸起袖子就跟兄弟们干。
韩敬杰夫妇去世时,明岳带着妻儿们回去奔丧。二弟让他捧灵摔盆,明岳拒绝了。他若是接下这活,就表示自己还是韩家人,等岳父岳母死了,那边的族人们说不定就会剥夺他几个儿子的继承权。
明岳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家的女儿一样,孝子重孙该做的事情,他全部推给了二弟,只在一边默默帮忙。
给父母圆坟的时候,明岳拎了一把铁锨,像一头牛一样埋头干活,一锨一锨把上面的泥土夯得非常紧实。给父母磕头的时候,他的额头每次都是紧紧接触地面。
三个儿子长大之后,明岳带着他们努力创办家业,等孙子们长大之后,通通送去了学堂。
岳父岳母过世之后,明岳虽然是上门女婿,却实实在在成了当家人。
后来,他的七个孙子里面,有两个读书成器的有了功名,有继承家里作坊的,有外出寻了营生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都过得很不错。
韩家岗其他人后来再提起明岳时,还是满口称赞。一是夸他年少时勤奋很干,二是夸他在婚事上为了父母兄弟牺牲自己,三是夸他有魄力,主动去做上门女婿,不光给兄弟们挣来了娶媳妇的钱,岳父家丰厚的家产最后都落到他几个儿子头上,他比几个兄弟们先一步发家,他的子孙们也先一步有了出息。四夸他有情有义,虽然做了上门女婿,却从未把自己当外人,用心帮助岳父拓展家业,岳父岳母死了之后,并没有因为自己上门女婿的身份而开始报复屋里人,而是始终一心一意对待她们母子。
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孩子们不跟他的姓,但明岳早就看开了,在他心中,儿子们都是他的心头肉,为了他们,明岳什么都愿意做,不管孩子姓什么,都是他的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明岳是个通透的人,看到了事情的本质。感谢在2020-05-3116:27:29~2020-06-0113:46: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2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24264850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克等待66瓶;2284976960瓶;越努力越幸运20瓶;春天10瓶;小w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2章黄炎夏
黄炎夏从荣定县回来之后,就成了个富家老翁。每日不是闲着和杨氏一起带灵智,就是回大黄湾找老伙计们一起闲聊。
整个大黄湾,谁不羡慕黄炎夏呢。年轻的时候,他就是村里比较富庶的豆腐坊坊主。别人家吃咸菜,他家可以吃豆腐。别人家吃豆腐,他家可以吃肉。
后来,他和兄长率先搬到了镇上,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他给两个儿子分家的时候,村里不少人暗搓搓等着看笑话。他若是跟老大,杨氏和继子面和心不和。他若跟老二,老大说不定要被人非议。
别别扭扭分了家,各方欢喜,只有黄炎夏有些怅然若失。他不再是家里最权威的人,特别是大儿子一家,他彻底失去了掌控。
唯一能让他欣慰的是,大儿子虽然不让他管了,却越来越能干,建货仓、盖客栈、做喜馍,家业越来越大。
他眼见着儿子媳妇忙不过来,主动去帮忙,又找到了许多存在感。
等儿子搬到县城,请他去做大师傅,黄炎夏更高兴了。能去县城扎根,是平安镇多少人的梦想。
他去县城,和当初镇上那个卖油条的可不一样。那个卖油条的方老板是去给别人做师傅,他儿子是在县城实实在在有产业的人,还和县丞大人是亲戚。
儿子的家业越来越大,黄炎夏渐渐成了大黄湾同龄中的个中翘楚。等他孙子中了举人,孙女嫁到省城大户人家,黄炎夏的自豪感达到了顶峰。
他高高兴兴回了老家,准备颐养天年。大儿子仍旧每个月给孝敬银子,小儿子两口子照顾他的生活。每日只管闲磕牙,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可他一闲下来就难受,但家里的事情他也帮不上忙,只有帮着带孙子了。
灵智确实不大机灵,原来他觉得榜哥儿和慧哥儿比起来差了好多,现在看灵智,他又觉得榜哥儿简直太机灵了。
人一旦闲下来,就感觉日子过的很慢。
黄炎夏从十二岁开始学艺,到慧哥儿中举,几十年间,他像一头老牛一样,从未停止过耕作。早些年风里来雨里去卖豆腐、后来帮儿子看货仓,又去县城里做大师傅,忙活了这么多年,他终于能歇息片刻了。
可他一歇下来,身上的毛病全出来了。腿疼、腰疼、眼睛看不清楚、头不能吹风,他只能细细地养着。越养着,他的身体越差。
但他又不能说,儿子们孝顺,他总不好说自己不喜欢闲着。就算不喜欢闲着,他也做不了什么了。
原来他觉得杨氏爱缠着他,谁知道他从县城回来之后,杨氏居然对他有些冷淡。
黄炎夏有些摸不着头脑,钱不是都给她了?
黄炎夏以为杨氏是带孩子累的,就帮着带灵智,但杨氏似乎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不想和任何人多说一句话,包括黄炎夏。黄炎夏给她银子,她也只是很平静地接下,都放在一个匣子中,匣子也摆在很显眼的地方。再也不像年轻时一样,还偷偷摸摸地藏钱。
大概老了后夫妻都这样吧,黄炎夏安慰自己。
养老的日子如流水一般寂静,黄茂源很忙碌,在家的时间很少,红莲要忙于家事,杨氏带着灵智。
黄炎夏的精气神越来越差,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才能精神一点。所有人都来给他拜年,羡慕他、奉承他,他才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是很不错的。
后来他老了,腿不能走了。黄茂林把他接到县城住了一阵子,每天好吃好喝,请大夫给他看腿,也没什么作用。
住了一阵子,他又要回平安镇。
杨氏照顾他的时候有些漫不经心,她更多的心思花在灵智身上。好在灵智倒是个好孩子,每天扶着黄炎夏在院子里遛弯。
再后来,他脑子有些迷糊,总是忘东西,不记得人。黄茂林时常回来看他,送钱,送东西,送仆人来照顾他。淑娴也天天回来帮着照看。偶尔清醒的时候,他见到孩子们回来看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等黄炎夏快死的时候,他忽然越来越清醒了。
他把自己这辈子想了想,乏善可陈。论做事业,他不如儿子,论家庭和睦,他就更差劲了。
也罢,就这样吧,下辈子,希望能有个团团圆圆的家,不是这样隔着肚皮,隔着心。
他死的那天晚上,把黄茂源叫到自己屋里,絮絮叨叨说了许久。黄茂源换了大宅子,他和杨氏已经不在一个屋里住了。
和儿子絮叨完之后,他平静地躺下。等天快亮了的时候,停止了进气。黄茂源是头一个发现,他总觉得阿爹昨儿晚上有些奇怪。
早上走的时候,他到门口来喊了一声,没动静。进来一看,已经咽气了,但身上还热乎的,估计刚走没多久。
黄茂林立刻叫人,杨氏听见后,抹了抹眼泪,拉着灵智坐在一边不说话。
黄茂林把家里伙计全部打发出去报丧,族人和亲朋们先后来了。
黄茂林夫妻二人刚好从省城回来,正好在县城,倒是赶上了。
黄炎夏的葬礼办的很热闹,丧事班子在家消了七天的经,儿孙们跪了一群,棺木是最好的,纸钱烧了一捆又一捆。
如当初分家时说好了的一样,捧灵摔盆都是黄茂林干的,黄茂源从旁协助。黄茂林出了很多钱,收的礼都给了黄茂源。平日里他回不来,老家这边的人际关系还需要黄茂源帮忙维护。
黄炎夏到地府的时候,没有人等他。他心里清楚,郭氏怕是早就投胎去了。
黄炎夏喝汤之前叹息了一声,来生,愿你们两个都别遇见我。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6-0113:46:31~2020-06-0212:32: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叶子、hemen9910瓶;七七芽呀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3章追悔莫及
梅香快六十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清明节之前回乡小住。
她坐的普通马车,黄茂林和他一起坐在车里,不像年轻时那样骑马在旁边护着。
两个人都老了,连梅香两鬓也添了些白发。
这几年,她感觉自己的力气小了许多,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有别于常人。
到了平安镇的时候,家里下人齐齐到大门口迎接。
老两口一起进了院子,几个月没回来,家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这次回乡,主要是办一件事情,给韩敬平和公婆扫墓。
弟弟们都不在家,她受叶氏委托,去韩敬平坟前上供。
清明节当日,家里下人牵了马车来,让他们坐车去。
梅香想了想,和黄茂林商议,“咱们要不要走回去?我想从这里走到韩家岗,再去大黄湾。我最喜欢走这条路了。”
黄茂林也不反对,“那咱们走去吧,别带太多人。去看长辈,走过去更诚心。”
老两口一人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面装了许多上坟用的东西。
天气很不错,梅香一路走一路看。这条路她太熟悉了,她从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一年中有大半时间每天都从这条路上往返。黄茂林也非常熟悉,仿佛回到了年少之时,挑着豆腐担子,倒各个村子里吆喝。
路边的树木都很茂盛了,路边还开了许多小野花,花丛中有小蜜蜂飞来飞去的。
黄茂林兴起,采了两朵小野花插在梅香的发间,笑眯眯地摸了摸她的发髻,“好了,一下子年轻十岁。”
梅香呸了他一口,“死老头子!”
两口子一边走一边玩,家里下人赶着车在后面慢腾腾跟着,怕他们走累了随时要坐车。
梅香戴着小野花,拉着黄茂林的手慢慢往韩家岗走。
走到一半的时候,迎面碰到一辆骡车。赶车的是个年轻人,车上坐了个老头子。
梅香没在意,她久不在这边住,很多人都不认识。
黄茂林却认出来了,车上的人正是王存周。
王存周刚开始没认出来,他也老了,眼神浑浊。
还是他孙子认出了黄家老宅的管事,“这不是黄老太爷和老夫人?”
王存周想了想,才明白孙子说的是谁。
他睁大了眼睛去看,发现一对老头老太太在路边观察一棵野果树。两人穿得料子都是上等的,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富庶人家。
王存周仔细去看那老太太,和几十年前那个明艳泼辣的梅香不同,眼前的老太太面容不再年轻,却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梅香凭直觉发现有人在看自己,她一侧头,发现个老头子。她也仔细看了看,又思索了片刻,终于认出来了。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大致的轮廓还在,旁边的王家孙子也有些相似。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