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娘与豆腐郎 [强推]》TXT全集下载_52(2 / 2)

gu903();头一笔生意这样顺利,让黄茂林和梅香看到了希望。

第二天,黄茂林就在门口多挂了幡。除了黄家豆腐坊,又多了个十二生肖喜馍的幡。

那家人把喜馍往各家亲戚一送,立刻又有人来问。十二生肖凑在一起多好看呢,比那单纯的馍馍看起来喜庆多了。

陆陆续续先后有人来定喜馍,因十二生肖难做,价格比镇上原来那家的喜馍略微高一些。魏家喜馍铺见黄家一来就开始抢生意,自然是不高兴。

但做生意凭本事,黄茂林只做十二生肖,传统的喜馍他不做,并未抢夺魏家原来的份额。但黄家的加入,多少还是影响了魏家生意。若愿意多花钱,就来黄家,若不想多花钱,就去魏家。

刚开始的十二生肖做得比较简单,只是有个样子。

郭家姑嫂加入后,梅香带着她们一起改良十二生肖。比如做龙,用玉米面,可以做成金龙。比如做兔子,安两个红豆做眼睛,更好看一些。

黄茂林头脑灵活,人家来定喜馍的时候,他会问一问干甚用的,若是小孩子出生,他建议人家按照孩子的生肖单独做一样,或者把生肖这种多做一些。若是老人家过寿,他还让梅香等人做一些寿桃。

这也是郭舅妈想出来的,单做十二生肖,不免寡淡。比如老人家做寿,做个大寿桃多应景。

若是人家做生意的开张,还可以用玉米面做金元宝。

三个女人自从开始做喜馍,每天都想换花样。三个人一起捏了毁,毁了再捏,喜馍的花样越来越多。

黄茂林把所有花样分门别类,人家一来,逐一念给人家听,你想要什么样的,我就给你什么样的。

黄家喜馍铺子一炮打响,名气渐渐赶上豆腐坊了。

魏家坐不住了,他家的馒头一点新意都没有,就在上头点了个红点。谁家办喜事不想图个热闹,多花一点钱就能买到花样更多的,何乐而不为。

魏家也开始研制十二生肖,他们通过别人的手从黄家买了许多样式回去偷偷琢磨。刚开始做得不伦不类,渐渐也有了些样子。

但凡是讲究个先来后到,黄家毕竟是先弄出这个,外头人都觉得人家那才是正宗的。魏家只能靠着降低价格拉过去一批客人,但黄茂林始终没有降价。

他家里有豆腐坊,并不全靠做喜馍。魏家能平分秋色也好,省得黄家一家独大遭人惦记。

临近年底,办喜事的多,郭舅妈和郭二姨常过来,梅香家的灶就没歇过。

到了月底,黄茂林盘账。家里做了二十天的喜馍,除掉成本,一家分了七八钱银子。

郭舅妈和郭二姨非常高兴,她们一个妇道人家,到哪里去挣这些银子呢。

一眨眼又到了十月间,这期间,黄茂源也办了乔迁宴。

黄茂林两口子当日把孩子交给叶氏,去二房帮了一天的忙。

因乔迁宴是以黄茂源的名义办的,郭家和韩家都没去送礼。杨家人都来了,闫氏在女儿家里转了一圈,看得羡慕不已。

闫氏倒是想从红莲手里抠些银子,但红莲不当家,黄茂源给她钱她也不要,都给了杨氏。如何和娘家人打交道,还是交给婆母去操心吧。

乔迁宴当日,宾客的数量比黄茂林办的时候少了许多,但也开了近二十桌酒席。

一样的流程,一样的热闹。

杨氏当时激动地差点掉眼泪,这是她儿子的屋子,她儿子终于顶门立户了。

黄茂林内心非常感慨,他和弟弟分家了,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好好的,兄弟二人守望相助,一起在平安镇创下一份新的家业来。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请新来的亲亲们收藏一下作者的接档文吧,谢谢大家!

感谢在2020-04-1115:55:49~2020-04-1210:29: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六六六90瓶;白日做梦20瓶;云小奕、萌萌10瓶;方也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4章小日子越发红火

月底的时候,黄茂林塞给黄炎夏五百文钱,黄炎夏死活只要了二百文,并很生气地告诉他,若是多给,他以后就不来了。

黄茂林无奈,只得收起了钱。第二天,梅香去扯了一些好布料,给黄炎夏做了一身外衫,还做了一件新棉袄,外加一双棉鞋。

今年地里收的新棉花,杨氏做主分成三份,三个孩子一人一份。

淑娴陪嫁用的被子,杨氏已经准备好了许多棉花,再攒一攒,也尽够了。

为此,杨氏并没有把家里的旱地租赁出去,明年她准备继续种棉花。除了女儿出嫁需要棉花,等孙子出生了,还需要不少棉花呢。

梅香有样学样,也留了一些棉花地。棉花好种,把地挖了,种下去之后就不用怎么管,最多中途去除两次草。

梅香只给黄炎夏做了衣服,并没有给杨氏做。黄茂林把衣服送过去的时候,杨氏看见了也没说话。

如今她和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并不是太在意黄茂林有没有把她放在心里,当家的愿意过去帮忙,她也不管。

黄炎夏接到衣服后很高兴,儿子虽然不和他住在一起了,时时还在关心他,还要给他钱花。

黄茂源听说大哥给了阿爹二百文钱,又见大嫂给阿爹做衣服,他私底下也塞给黄炎夏二百文钱,黄炎夏也不拒绝,把这二百文钱给了杨氏。

他让杨氏把这钱都收好,等淑娴出嫁的时候给她做嫁妆。

这几日,黄炎夏有时候嘱咐淑娴,“家里要是不太忙碌,去你大哥那里,帮忙带一带慧哥儿。”

淑娴点头答应了,“阿爹放心,我明儿就过去。”

黄炎夏点头,“你大哥大嫂一直对你不错,不要因为没有住在一起,就和他们生分了。多一个娘家兄弟,以后对你只有好处。”

杨氏在一边听见了也点头,“你阿爹说的对,你不要因为我的关系和你大哥生份了。你看我,就是因为娘家兄弟少,多少年都直不起腰。你大哥大嫂都是能干人,和他们处好了关系,与你好处多着呢!”

黄炎夏看了杨氏一眼,“和孩子说这个做甚,你在这个家里,谁还敢不敬重你。就算茂林媳妇没有给你做衣裳,家常她做了好吃的,哪一回不送了满满一盆过来。”

杨氏笑了,“我就说说罢了,当家的不要在意。如今咱们分家了,当家的倒是比以前更忙了。”

黄炎夏笑了笑,“他们兄弟再能干,也没长八只手,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不帮忙谁帮忙呢。你要照顾红莲走不开,我再不去,茂林两口子如何能忙得开。”

杨氏笑了笑,并未说话。

第二天,淑娴就去了黄茂林家里。慧哥儿还认识姑妈,也肯让她抱。

有淑娴帮忙,梅香也能腾出手,和郭家姑嫂一起做喜馍。

天越来越冷,黄茂林每天磨豆腐需要大量的柴火,梅香蒸喜馍也需要大量的柴火,若是全部从外头买,每日需要不少钱。

梅香和黄茂林商量,“茂林哥,家里的柴火用的太快了,我下午想进山去砍柴,让淑娴帮我带着慧哥儿,走之前我把他喂饱了,个把时辰我就回来了。”

黄茂林想了想,“我跟你一起去吧,咱们两个人更快一些,一个下午都能捡一车的柴火,我让阿爹来帮我看着豆腐摊子,把慧哥儿给淑娴,咱们去去就回。”

梅香问黄茂林,“阿爹下午不是要给茂源帮忙吗?”

黄茂林回答梅香,“少一个下午也无妨,阿爹勤快,茂源要用的草料,他每次都提前准备了好几天的。”

梅香点头,“那倒可以。”

说完,梅香看向淑娴,“妹妹,下午要劳烦你继续给我带孩子了。”

淑娴笑了,“大嫂只管去,我在家里现在也没什么事情,二嫂有阿娘照顾呢。”

吃了中午饭,黄茂林和梅香连午觉都没有睡,赶上车就往山里去了。他们沿着往韩家岗的路往前走,直接把车停在了韩敬杰家门口。

梅香托柴氏帮忙照看驴车,两口子拿上柴刀,挑上担子,一起往山里去了。

一个下午,梅香和黄茂林砍了不少柴火,两个人把柴火全部装到了车上,山里还剩下一些,明儿再来一起拉回去。

这一车柴火要是全部指望拿钱买,少说也得二十多文钱。

两口子速度快,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

梅香一进门,慧哥儿就啊啊地冲梅香叫唤。

梅香一个下午没看到儿子了,心里十分想念,立刻一把抱过慧哥儿,在他脸上啪啪亲了两口,然后把他抱进房间,喂他喝了几口奶。

一连三天,两口子天天进山砍柴,家里的柴房立刻堆满了,因黄炎夏每天下午来帮忙看豆腐摊子,黄茂源要用的草料就有些紧张,黄茂林把柴火分给黄茂源一些,以免杨氏心里有意见。

有了柴火,暂时一段日子不用操心了。

这一天下午,叶氏过来了。叶氏一进门就抱走了慧哥儿,先亲两口,“小乖乖,有没有想外婆呀?”

慧哥儿立刻笑了,对着叶氏咿咿呀呀开始说话。

梅香问叶氏,“阿娘,家里还有油吗?”

叶氏点头,“多着呢,你不用操心,没有了我再来叫你。”

梅香又问叶氏,“阿娘,舅舅们家里现在怎么样了?”

叶氏想了想回答女儿,“你两个舅舅已经分家了,你外婆跟着你大舅舅,日子倒还过得下去,只是不是特别宽裕。”

梅香凑到叶氏身边,小声跟她说道,“阿娘,天儿越来越冷了,阿娘还记不记得去年木炭大卖的事情?舅舅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山里砍一些木柴,烧一些木炭,多少总能挣一些钱。”

叶氏愣住了,然后看向女儿,“我也是说呢,你舅舅们天天趴在地里,累死累活也只是够吃够喝。若是烧木炭能挣钱,倒是可行。”

梅香笑了,“去年的木炭贵着呢,等到了腊月,有钱都买不着。”

叶氏点头,“你舅舅们肯干,就是没有你们灵活,非得有人带着他们干,不然就知道趴在地里干活。你都出嫁了,还为你舅舅们操心,阿娘记你这份人情。”

梅香笑了,“阿娘还跟我客气。”

过了几日,叶厚则带领兄弟子侄一起过来了,和梅香商议烧炭的事情。

叶家住的地方离山较远,烧炭若是离山太远,取木柴不便。

叶家四个人,这肯定不够,且每天每天只能干半天。在梅香的斡旋下,又拉上了韩敬奇父子两个。

众人一起在离韩家岗不远的地方建了个窑,炭窑不需要太大,大概五尺高、六尺宽的样子,里头挖深一些,上头留了三四个洞做烟囱,另外还有一个观火孔。

一行人分两路,一半人建窑,一半人砍树木。韩敬奇以前给别人烧过炭,因以前平安镇木炭并不是特别紧俏,且烧炭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干得好的,又费时间,他倒没想过去烧炭。

如今有了叶家加入,倒是值得一做。梅香主要的目的是把他们从田地里挖出来,冬日农闲,能多得些钱财总比趴在家里猫冬要强。

梅香去看了一会就回来了,她还是更喜欢一边带着慧哥儿一边做喜馍。

叶氏也赞成,“有你二伯和你舅舅在,后面的事情不用咱们操心了。等他们烧好了木炭,我们一起帮着卖就行。若是能长久做,倒是一门不错的买卖。”

过了十几日,韩敬奇过来找梅香,他们烧出来了第一窑木炭。韩敬奇的意思是,先把这木炭都卖了,得了钱财三家一起分。

梅香连忙摇头,“我就帮着砍了两棵树,二伯不用给我分。”

韩敬奇连忙道,“那怎么能行,如果没有你挑头,我们也想不起来干这件事情。”

黄茂林在一边插话,“二伯,要不您分给我们一袋木炭,留给我们过年烧,至于分钱,二伯就不要提了。”

韩敬奇又摇头,“烧木炭我们都会,但想把木炭全部都卖出去可不容易,后面的事情还是要靠你们。我和你舅舅商议过了,我们在乡下不方便,不如把木炭运到你这里来,你们帮着卖,得了钱还是三家一起分。”

叶氏正好在旁边,听完韩敬奇的话,她点了点头,“你二伯说的有理,烧出来容易,想变成钱可不容易。茂林,你认识的人多,脑袋又灵活,帮你二伯和舅舅们想想办法,把这木炭都卖出去。二哥,要是木炭能卖的出去,你们就一直烧。等过年的时候,一家也能挣不少钱呢。”

韩敬奇点头,“是这个道理。”

长辈们都这么说,黄茂林和梅香只得答应了。韩敬奇走后,黄茂林把跨院一间空闲的倒座房收拾了出来。

第二天下午,韩敬奇和叶思贤拉了满满一车木炭过来,装了半间屋子。

二人走后,黄茂林开始操心卖木炭的事情。他沿着平安镇几条街,挨家挨户的问,是否需要木炭。

黄茂林提前打听清楚了木炭的价格,把几条街问完后,木炭卖出去了一小半

住在镇上的都是殷实人家,冬九腊月天,家里有木炭,经常也能吃一吃热锅子。若是来了客人,也能拢个像样的火盆。烧柴火也能烤火,不免烟熏火燎的。

除了住在镇上的人,每逢集市,有人来买豆腐时,黄茂林偶尔也会问一问人家是否需要木炭。十几天的功夫,木炭就卖的差不多了。

天越来越冷,一天早上,梅香刚吃了早饭,抬头一看天,阴沉的很,还刮着大风。空气里冰冷冷的,伸出手都感觉冻人。

黄茂林出去卖豆腐还没回来,郭家姑嫂二人来了,今日上午,三个人要一起做一批喜馍。

梅香抱着孩子到了西跨院,郭舅妈正在和面,郭二姨在准备做喜馍用的工具。

见梅香进来了,郭舅妈笑着对她说道,“看这样子怕是要下雪了,今年这雪来得倒挺早。”

郭二姨点头,“可不就是,今儿早晨起来我家门口的池塘都结冰了。梅香,要是下雪了,你们家总不能还是天天出门卖豆腐,你公爹年纪也不小了,雪天路滑,少出去两趟也无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