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2)

gu903();简言之,你打算从哪儿发射,我就让它在哪儿炸开。

在你自己的地盘上可劲儿造作吧,就当是自我消化了,反正又不是我的地盘。

还有太空威胁,同样如此。

把威胁扼杀在萌芽中,便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周诚在心里有了个大致的想法后,便开始认真揣测这一套想法的可行性,问题主要出在了技术方面。

没等他琢磨出个明白来,庞蓉教授便宣布会议开始。

先是由庞蓉教授宣布了上级发布的任务以及这一次会议需要解决的核心议题,然后便是各个专家分别发表意见,有专门的记录员坐在电脑前,将专家们发表的意见记录在案,投影到大屏幕上,等所有专家都发表完意见之后,由会场中的所有参会人员针对每一个建议共同商讨。

苏豫院士的想法很简单,他说的是,其实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库存,我们在确保一比一消减的前提下,还要有足够的存量以应对任何潜在的危险。虽说每年的保养经费都需要好大一笔,但我们不缺这个钱,就算缺,从别的地方咬咬牙省一省,也能实现。

负责拦截战略设备研发的徐江院士则是说需要研发第三代预警系统及拦截系统。

每个专家发表意见的时间都不算长,大概三五分钟的时间,饶是如此,轮到周诚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了。

周诚打开自己笔电上的蓝牙,让庞蓉教授的学生将信号转到投影仪上,然后给在场的专家们秀了一把技术。

我的建议是推进无人化战争,有一些设计的构想,大家看第一幅图,这是无人战争的主要设备,看起来有点向一根拐杖,实际上是搭载超高空航天飞机上的新型武|器,可以通过马赫级别的下降加速度准确地定位在需要重点打击的区域。

这种设备上搭载有核|弹|头与普通量级攻击火|药,分级启动,可以实现从低级到超高级的打击范围。另外,我们需要在发射轨道的计算上引入新的预判识模型,以做到万无一失的准确拦截。

第二种设备,是介于近地轨道于远地轨道之间的战略无人航空器,大概设计图就是投影仪上呈现出来的这个样子,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搭载上述新型武|器,二是紧急摧毁太空设备,诸如卫星、太空攻击武|器等等。

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的是一幅三维设计图,黑色的底图,蓝绿色的线条,看起来充满了科技感。

盛明成教授小声提醒周诚,小周,时间到了。

周诚断掉了自己笔电与投影仪的连接,又总结了一句,我觉得这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对方手里有刀不可怕,我们只要掌握让他们不敢拔刀的对策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还有一更

第103章:又双叒叕

周诚所说的这个方法听起来棒极了,可真正支持他的专家并没有多少。

说到底,学术场还是名利场。

这些专家们虽然一心为国,但他们手里都有自己的项目,也有各自的研究方向,面对国家给投放的这么多经费,他们都想把话语权揽在自己手中。

而且,都是在各个领域内登峰造极的人,有几个能发自内心地觉得别人比自己做的牛逼?

等到了会议最后阶段确定具体课题立项的时候,如果不是国防科大与国科大的一片院士、教授力挺,周诚可能最后只会拿下一个经费不到两百万的子课题。

得亏国科大的那些院士、教授们团结,觉得周诚是郭可爱的学生,他们理应相信,而国防科大的院士、教授们又都是见识过周诚真本事的,他们觉得周诚身在曹营心在汉,虽说是国科大毕业的学生,但和他们这边关系更好、更熟络,如果周诚能够把这个项目给拿下来,极大的可能还是在国防科大这边做。

两所顶尖高校的学术大牛都在力挺周诚,硬是把周诚从一个子课题预备役给推到了项目级别。

上层划拨的经费一共开辟出五个专项来,周诚拿下了一个,这个专项下设置有六个课题,五个专题,分别用于攻克三十项不同的技术,多半都被国科大与国防科大的研究人员拿走了。

而国科大自己也拿到了一个项目,国防科大同样如此,余下的两个专项被滨州工业大学与科学院拿下。

等这场会议散场后,所有参会人员回酒店修整了六个小时,然后便开始在立项申报系统中填报各类信息,忙活完之后,各个专项的项目长还需要和整个项目的研究人员开会,负责各类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完成节点的划分。

周诚带领的专项团队比较年轻,他第一时间就将唯论文变成了唯报告。

我们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高度涉密的,不能发表出来,只能以报告的形式提交。但请大家放心,相应地补助与奖励都会照常发放。在这项技术过了保密期之后,我们才会见论文发表出去。

想来大家也清楚,看当下的形式,做出成果来远比发多少篇论文更实在。如果任务完不成,那就算发表几百篇文章,也无济于事。如果任务完成了,那就算一篇论文都没发,也是功臣。拿一个国家层面的奖项,远比发表几篇论文更重要。

我和徐仁宗教授,李昌平院士、陈向阳院士都有过合作,大家也都清楚,我是一个不看重过程的人,我看重的是成果。我不会被过程的曲折艰辛感动,如果你能一条直路就轻而易举地把研究目标实现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可如果实现不了结果,那也没必要说自己过程多么多么曲折坎坷,只会显得大脑很愚蠢。

各个专题设置的月度研究计划都已经在系统中生成了,课题长可以认领各自课题下属五个专题的研究任务,严格按照月度研究计划来执行。

所有研究相关的账目都以冲借款的形式执行,先从项目中借款,我会编写一个AI程序进行审批,如果和研究相关的经费支出,一条都不会卡,如果和研究无关的经费支出,一条都不会通过。

另外,也请大家放心,所有研究经费,在研究任务完成之后,都会以结余资金的形式发放,可以任意调整预算类别,哪怕是全部调整为科研绩效,研究员自己提走,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无法保证科研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我只能说一声抱歉。

这场专项间的组内会议开得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别的专项开组内会议,多半是吃吃饭喝喝酒,大家寒暄寒暄,联络一下感情,然后互相吹捧吹捧对方最近做出来的研究成果,然后就完事了,各自的任务各自琢磨,谁能想到到了周诚这个专项里,周诚居然第一天就来了个下马威,立下了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别的专项都只是设置一个年度研究任务,周诚居然直接搞了个月度研究任务而且科研经费也管的这么紧。

不过跟着周诚也有好处,周诚许诺说,只要项目能够完成,剩下的经费任由课题长、专题长自由支出,给了研究人员足够大的自由空间。原先的研究人员想要从科研经费里套走一点钱,那得把头顶给想秃了,好不容易把财务的人给糊弄过去了,等到审计的时候,又得接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可现在周诚都明确地说了,只要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结余科研经费任由研究人员自己处理,那他们又何必冒险?精打细算地把研究任务完成了,剩下的钱光明正大地揣进自己兜里,这样不好么?

别的专项组都吃了个酒足饭饱,你好我好大家好,周诚带领的专项组则是吃了个自助餐,然后就各自返回研究所、高校了。

当天晚上,周诚开了个夜车,利用AI程序编写出一套科研管理系统来,很简单,只包括成果上报与财务材料上报两部分,各专题负责人的成果上报部分都明确规定了编写预算及研究计划时写的研究任务以及预计支出经费。

周诚还搞了个置顶,在这套科研管理系统中将每个专题长的研究任务都置顶了,就如同在软件上挂了个红条幅一样,更要命的是,这个红条幅本身就是一个进度条,眼看着红条幅越来越短,研究人员心里的发条越拧越紧。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