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蒸馏水加入进去,那一小块灰白色的固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了起来,烧杯底部被迅速胀满,然后便开始纵向的扩张,烧杯很快就被填满,横向的膨胀还在继续不到两分钟的时间,烧杯就被撑破了。

那一小块灰白色的固体渐渐变得透明起来,等水分彻底吸收后,就变成了一大坨白色偏透明的物质,看起来有点像石英晶簇。

孙博士取来小刀,在那一大坨透明的物质上刻划了一下,白色小刀根本没有在那透明的物质上留下任何的划痕。

这证明这一块半透明物质的硬度已经超过了七!

这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石头的硬度,起码比混凝土的硬度要高上许多!

孙博士心里泛起了嘀咕,这论文究竟是哪位大神写的?难道是科学院那边的院士?还是材料学领域的长江、千人、杰青?这也太强了吧。

有眼力见儿的博士已经跑去喊李昌平教授了。

等李昌平教授赶来时,他立马让人将那块新合成的超高水材料收藏好,然后又让孙博士合成了一块。

孙博士没明白李昌平教授为什么要收藏那一块半成品,就大胆问了,结果成功收获了李昌平教授的一枚大白眼,如果我们的研究成功了,那这就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块超高水材料,不具有收藏价值吗?我看那造型挺别致的,直接摆在我的办公桌上当个摆件儿多好?

孙博士温馨提醒道:那您待会儿测一下辐射,要是对人体有害的话,我建议还是捐给博物馆比较好。

超高水材料被轻车熟路地合成了出来,李昌平教授带着一行博士与博士后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国重内部的力学分析测试实验室,针对那一块超高水材料进行了拉伸、挤压、横切、纵切等多项暴力破坏性测试,最终拿到实验测试结果的时候,李昌平教授的老泪都要落下来了。

这真是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他们这么一群人没日没夜地搞研究,头发一把一把地掉,脑门一个接着一个地秃,没人能将这个问题给搞定,人家一个只是半只脚迈进来的外行通过数学手段给解决了。

这让他们这些人该情何以堪?

李昌平教授当天晚上就自掏腰包请课题组的硕士、博士与博士后都吃了一顿大餐,并在餐桌上宣布了自己的决定,给自个儿的学生们定了一条新规矩。

他说,你们之中那些马上就要毕业的学生,我就不管了,但是新入学不到一年的学生以及之后会留下来跟着我继续做研究的博士、博士后,还有将来打算加入到咱们课题组中来的研究生,都得好好学数学,不仅仅是研究生院规定的那些课程得学好学明白,我还会找一个老朋友给推荐一些搞咱们这种研究的研究人员必须学的数学课程,你们都得学。

你们这些小年轻得对自己有要求,不能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去搞科研,你看看,人家数学学的好的人,都没做什么实验,只是从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抠一些数据出来,稍微做一做数值模拟,就把困扰我们这么多年的问题给解决了,你说我们羞愧不羞愧?

同样是搞研究的,人家解决的都是高端问题,而我们做的都是些什么?实验!实验!还是实验!人家给个数据,我们就赶紧测一测,人家不给数据的话,我们就自己列举一些数据测一测,想想也挺丢人的。科学理论学了那么多,各种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都学了,搞到最后,我们居然用的是枚举法

这一顿饭,李昌平教授给喝大了,掏着心窝子说了很多大实话。

孙博士晚上回去之后,照着镜子抹了半小时的脑门,他心想,自己头顶上这为数不多的头发怕是彻底保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还是要把大家给喂得肥肥的,今天还是三更作者疯狂码字。

第44章:一个贵人

周诚到了国防科大之后,直接就去了徐仁宗教授的课题组,适逢盛明成主任同他说项目申请书已经通过了第一阶段的审核,通过审批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如今在第二关审核的,只是经费问题,周诚便在徐仁宗教授的课题组内做起了准备工作。

海燕号将隐藏在深海中的水鬼A4揪出了水面,花国自然是要想办法将这只水鬼给一窝端掉的。

如果没有周诚提的那个新想法,花国也有办法将水鬼A4给揪出来,只不过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小,如今周诚提了一个既节省成本还更加高效的方法,领导经过斟酌之后,便同意了这个项目。

就凭周诚搞出了胖虎号,这个项目就得批!

周诚在徐仁宗教授课题组做准备工作的时候,突然听徐仁宗教授说李昌平教授在超高水材料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超高水材料的研究成果已经走下实验台、走出实验室,并且已经与早就储备好的生产工艺做好了匹配,已经能够批量生产了。

周诚还在心中惊讶了那么一会儿,他没想到生产工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破掉,后来听徐仁宗教授讲了储备生产工艺的概念之后,他才明白,超高水材料的研究是分为多段进行的。

以理论成果为参照物,李昌平教授的课题组研究的是超高水材料的研制,另外一个名叫陈冉的女教授负责的是批量化生产工艺的突破,而陈冉教授那边的储备生产工艺已经突破两年了。

周诚突然就理解李昌平教授为什么那么着急火大了,感情是他变成整个大项目的吊车尾了啊!

徐仁宗教授不知道李昌平教授所仰仗的关键参数是周诚帮忙计算出来的,他还在一边同周诚感慨说,老李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这个超高水材料一突破,我们国|家填海造岛技术立马就脱胎换骨了,原先我们是利用天鲸号、天麒号等将海沙从海底抽起来,直接喷注到需要造陆造岛的地方,使这些海沙堆积,最后再排水挤压,便能造岛造陆。

现如今有了这种性能更好,并且对泥沙、海水、海盐都有很强结合能力,而且不容易被腐蚀破坏的超高水材料,只要将超高水材料混注在海沙中,便能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地造出一片陆地或是一座海岛来。

我对这方面不算特别了解,但也听过一些会议,知道超高水材料的重要性,这个超高水材料用在填海造陆上,能将效率翻上个二十倍,如果用在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矿山开采等方面,更是具有寻常建筑材料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当时国科大,就你填报的那个学校,建环学部的何炳仁院士就提出过一个观点,超高水材料若是用到房屋建材中去,只要地基做的好,那就算是九级地震来了,我们的屋子都安然无恙。

给周诚科普了一通之后,徐仁宗教授又有点羡慕,老李搞出这么一个技术来,评院士是不会有问题了。

周诚抬头看向徐仁宗教授,他有心想同徐仁宗教授说一句其实最关键的参数是我计算出来的,又怕徐仁宗教授误会他,便把到嘴边的话给改了一下,道:徐教授,等您将您现在研究的发动机技术给突破了,院士绝对妥妥的。我们国|家现在最想突破的就是发动机技术了吧,没道理啊,一群人研究这么长时间,还达不到人家其他国|家二三十年前的水平遇到的那些技术瓶颈就这么难突破呢?

周诚不这么安慰还好,他一这么安慰,徐仁宗教授越发心累了。

其实吧,制约发动机技术的,不是我们本领域的技术瓶颈,而是材料领域的技术瓶颈。人家在二战期间就搞出来的材料,我们搞了四十年没搞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我们拥有很强的设计团队,如果原材料能够跟得上的话,我们的发动机技术早就突破到世界前列水平去了。包括那航|空|母|舰,现在我们拥有的最发达的航|空|母|舰,也只能同白头鹰那边上世纪末的技术相比,很多问题都是卡在了材料上。

其实老李那项目,不也是卡在材料上好多年了么?能突破一个算一个,希望其它的材料也能和超高水材料一样给人带来惊喜吧。

徐仁宗教授说着说着就开始唉声叹气,把周诚给彻底弄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