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即使陛下一贯风流,不仅和宁国公小公子牵扯不清,还夜宿谢府,曾经收到过西夏国小王子的自荐枕席,与荀御史光天化日之下拉拉扯扯,还有小道消息称陛下深夜去了驿馆,在驿馆中对苏府尹做了些不可描述的事。陛下依然是明君。
文御史想了想陛下混乱的情史过往,不行,就算陛下是明君,对她也有知遇之恩,这该进谏的还是得进谏。人无完人,御史之责,就在于对君王和朝臣不妥当支持进行劝谏,让大楚变得更好。
陛下任命她为御史,绝对不是为了让她谄媚进上的。只有勇于直谏,担好御史的分内之责,才是对陛下信任的最好回报。
夜晚时分,栖月殿内。
庄内侍禀报道:“陛下,臣来汇报锦衣卫的调查结果。”
赵昭生无可恋地躺在龙床上,把小龙被子拉到头顶,声音闷闷地从被子里传来,气若游丝地说道:“不必了,寡人已经知道了。”
听着耳边传来的明君值提示音,赵昭躲在了小龙被里,咬着被子,眼中隐隐有泪光闪过,眼神一如既往地坚定倔强,寡人不会认输的,寡人一定会查清这次究竟是谁在背刺寡人!
庄内侍禀报道:“还有一事,锦衣卫收到消息,鸿胪寺卿唐大人已经返程,目前途径的西域一小国正好有锦衣卫之前开设过去的大楚八卦报书坊,唐大人成功与我们取得联系,信鸽传来消息,唐大人在西域代表大楚一共说服了三十一个小国与部落向大楚称臣。随行的还有一个叫大安氏国的国主,他将国事交给王后和王子后,亲自带着贡品来洛京进谏。”
赵昭腾地一下坐起来,眼神茫然又震惊,头上冒出了许多问号。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菌:写昭昭被背刺真的是超级开心哒
赵昭(茫然jpg.):???
哈哈哈,一写感情线就会卡文。剧情线作者菌一天能写6000字
谢谢小天使“源家小盆友”的两个地雷,好久不见小天使,扑倒就是一个么么哒=3=
谢谢以下读者的营养液灌溉,比心心
读者“佳希”,灌溉营养液+12020-05-2923:23:24
读者“佳希”,灌溉营养液+202020-05-2922:17:02
第163章荀太傅的脑补
栖月殿内,朦胧月色从窗户外倒映进来。
赵昭抓着庄内侍的袖子,神色震惊地问道:“消息可靠吗?”
庄内侍郑重点头,说道:“陛下放心,消息绝对可靠,若非陛下曾经提点过我们要将大楚八卦报刊行到大楚之外,我们还不能如此轻易地在西域诸国内安插眼线。唐大人身份至关重要,作为唯一一位游历西域,对其有了解的使臣,锦衣卫已经将唐大人和剩下的禁卫军保护了起来,绝对能安全抵达洛京。”
【系统消息:明君值+100】
赵昭的脸上彻底失去了笑容,小庄,你已经失去了寡人的信任了。
遥远的关外,风尘仆仆,身形瘦削,肤色晒得黝黑的鸿胪寺卿唐知夜在夜幕星辰的时候仍然赶路,终于踏上了大楚的土地,不由得老泪纵横。
他不顾泥地的脏污,抚摸着地上的土,仰望着月色,注视着洛京城的方向,颤抖着声音说道:“陛下,臣回来了。”
【系统消息:明君值+50,+50,……】
随行的禁卫军们也都痛哭流涕,他们终于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任务,护送唐大人去西域走了一遭,又将他平安带回来了。
【系统消息:明君值+2,+2,……】
负责保护接引他们的锦衣卫带着他们搭了帐篷,等着第二天一早城门打开,到那时候,整个大楚都会为这位鸿胪寺卿欢呼骄傲。
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大楚需要的各种香料、药材和珍宝,还有清楚完整的西域地形图和西域诸国的友谊,一旁同行的大安氏国国主和他带来的贡品麒麟就是一个风向标。
这位年轻的锦衣卫心里有种隐约的预感,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而这些改变都是陛下登基后带来的。
【系统消息:明君值+1,+1,……】
赵昭瞪大了桃花眼,即使她现在去把系统消息提示音关掉,可能今晚也睡不着了。
清晨,雍州府的官道上。
苏父和苏母坐在马车里,俱是愁眉不展。眼看着一路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而礼部置办的马车实在招摇,他们一路行至雍州府各郡,接待的都是各地官员,美酒美食,民间都在传雍州府出了一位皇夫,还功勋卓著,都兴奋得不行,可苏父觉得这怎么都不得劲,他自己也是二甲进士,曾官至吏部侍郎,自诩清流,家中也是清贫度日,一朝显赫,先是儿子立下大功,连克北狄十城,逼得北狄国主写了国书称臣,这已经够让他们骄傲,甚至有些隐隐担忧了,这后来无疾不知是因容色还是才能被陛下看上,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驿馆外,几个追着打闹的幼童一人一句唱的童谣被风送入屋内。
怎么还能甚至编出了童谣。
“雍州府,苏皇夫。”
“平北狄,立大功。”
“回京后,取皇帝。”
听到这童谣的时候,苏父和苏母对视一眼,心中惊惧,陛下封后能叫娶皇帝吗?“娶”字同“取”,这是童谣?这是杀人诛心啊。
苏夫人颦起眉头,声音温婉,略带愁意:“苏家不过是陛下的臣子,陛下封后,如何能同寻常人家一样,这童谣要是传到洛京,我们还怎么做人?”
苏夫人还只是担忧这会不会引起陛下和太后的不满,苏父却警醒地从其中嗅到了阴谋的意味。
前朝武帝时候,卫皇后椒房独宠,卫将军功勋彪炳,宫中储君被称为卫太子。
除了少一个无疾与陛下生的储君,昔日卫家与今日的无疾处境何其相似。
民间也有歌谣“试看卫皇后,一家霸天下。”
可后来,卫将军病逝,卫皇后和卫太子被赐死。
苏父想到卫家后事,背后立刻浸湿了冷汗,会是何人在策划此事?
苏父心中思忖,不管此事是意外巧合还是有心人推动,他们都不能当这个靶子。无疾的处境甚至比之昔年卫将军和卫皇后更危险,将军是他,皇后也是他。
苏父当机立断,说道:“不能再招摇下去了,否则杀身之祸近在眼前。我们去找那位礼部侍郎,出了雍州府就低调行事,坐普通的马车,也没必要让士兵在前面开道。将士们从军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给外戚当仪仗的。曾经当文臣的时候这么讨厌外戚,我可不愿临老了变成自己曾经鄙弃过的人,在史书上留个跋扈之名。”
苏夫人微微点头:“紫檀木的马车虽好,我坐着也觉得亏心。无疾当初离家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支持他去考武举。如今,只希望不给他和陛下之间添麻烦。”
午朝时分,勤政殿内。
关外的消息还没传到政事堂诸位重臣耳中,因此朝廷上下最为关注的大事也就是陛下大婚事宜。
礼部尚书喜气洋洋地上前一步,一揖而拜道:“启禀陛下,国丈府已经按照礼制规程修葺完毕,等皇后父母来京之后,即可入住。”
殿中侍御史蒙致看不惯礼部尚书这副样子,站出来弹劾道:“陛下,臣要参郑尚书阿谀谄媚,不务正事。”
礼部尚书郑斐一听御史台要弹劾他,立刻就炸了:“陛下,他血口喷人!蒙致,平日里你弹劾我不干正事也就算了,这两个月礼部上上下下都忙坏了。你怎敢如此污蔑本官。”
蒙御史冷哼一声,说道:“你倒是有几分自知之明,你郑斐平日里就是个尸位素餐,一心混日子的人,这次如此认真办事,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只问你,国丈府占地多少?配了几个厨子?还有你去雍州府接人用的是哪辆马车?”
蒙御史朝赵昭拱手一揖,说道:“陛下,御史台有证据证明礼部接人用的是紫檀木的马车,国丈府更是占地颇广,陛下前月申饬宗室勋贵不得靡费,当厉行节俭,宫中饭食一向是两菜一汤,国丈府何德何能要礼部配上四个厨子?”
文御史出列,拱手一揖说道:“陛下容禀,昨日陛下送别国师和盛将军后,回宫用的马车也不过是普通木质马车,紫檀木的马车一路大摇大摆地带着一车车奇珍异宝去了雍州府,百姓围观,好不威风。礼部尚书郑斐欲邀宠于陛下和苏大人,却是不顾陛下在民间的名声啊。”
平御史义愤填膺,自从接到秘密举报信之后,御史台一直在调查礼部,礼部的清闲懒散作风可把御史们气坏了:“满朝文武都知道礼部清闲,这回礼部在陛下大婚事宜上倒是积极,他就是在谄媚进上,不然礼部掌管全国教化,怎么没见你们多关心关心陛下在洛京附近推行的免费学堂?全是翰林院和国子监在承办此事。尔等这是渎职!”
“没错,渎职。”
“陛下,臣请求陛下彻查礼部,革除礼部尚书郑斐的尚书之位。”
礼部尚书郑斐哪里辩白得过御史台,加上他自己也是心虚,在先帝朝混久了,仗着会在几个势力之间平衡中庸,倒是让他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安安稳稳做了这么多年。但是,陛下最近启用的都是些干实事的人,不干实事的都被送去翰林院修前朝史书去了,更凸显得他在满朝文武间格格不入。
赵昭端坐在御座之上,看着御史台上下和礼部官员互撕,可达鸭歪头,桃花眼眨了眨,好像有拿到昏君值的机会了。
赵昭白皙如玉的脸庞神色不动,陷入了沉思状态。赵昭已经被明君值坑怕了,经过了一炷香的深思熟虑。赵昭才作出决定,只要寡人不治郑卿家的罪,那就是纵容包庇外戚的昏君,御史台就会给寡人昏君值。
等到赵昭抬起头的时候,御史台已经对整个礼部开始口诛笔伐了,几个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礼部官员已经开始痛哭流涕作自我反省。
赵昭抿了抿唇,不悦地瞪了一眼他们,寡人还没说话,你们怎么就自己认罪了,这叫寡人怎么捞你们?寡人是想当昏君,但是也不想被人怀疑是否脑子有疾,去保几个自己交代认罪的官员。
被陛下冰冷的目光注视着的礼部官员瑟瑟发抖,心中越发凄凉,他们不想被贬去岭南啊。礼部就是个养老的地方,他们都是快乞骸骨的老年人了,吃多了荔枝容易上火。
赵昭抿了抿唇,黑色的朝服衬得她越发庄严肃穆,九珠冠冕之下,珠帘遮住了脸庞,神色看不分明,她微微抬手,说道:“安静。”
明明赵昭的声音不算大,嗓音甚至还称得上婉转清越,勤政殿内却一瞬间寂静下来,百官俯首听命。
赵昭冰冷的目光逡巡整个勤政殿,九珠冠冕的珠帘微微晃动,看着底下等着她说话的满朝文武,抿了抿唇说道:“礼部对于推行学堂一事确实关心不够,被御史台点名的这些人半年俸禄减半,用于免费学堂。”
蒙御史喜形于色,这是陛下纳谏了,他高呼道:“陛下圣明。”
【系统消息:明君值+30】
赵昭顿了顿,感觉心口被捅了一刀,她接着说道:“但是,礼部对于国丈府规制和大婚事宜的操办是没有违制的,纵然奢靡些,却没有违反大楚律令,礼部日后注意就是。寡人看洛京附近推行的免费学堂成效颇好,可在大楚范围内推广,以五年为期,每个年满五岁,不满十岁的孩童皆可入学,完成五年学业,参加童生试。若能过童生试,可继续在高一等的书院学习,如有家境贫寒不能缴纳书院束脩者,国库出钱,付了这笔束脩,待其完成学业或是高中进士后,慢慢还账就是。”
赵昭目光看向礼部尚书,说道:“郑卿,你能办好此事吗?”
礼部尚书郑斐俯身一揖:“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陛下,此事至关重大,礼部尚书失职,怎能交给他?”
“陛下三思啊。”
“臣有一人可推荐……”
赵昭不等底下人说完,抬手制止,对着朝堂诸臣说道:“好了,若无其他事,退朝吧。”
【系统消息:昏君值+1】
【系统消息:昏君值+2】
【系统消息:昏君值+5】
听着耳边零星响起来的几个昏君值提示音,赵昭叹了口气,无比的心酸。
赵昭微微摇头,起身往后殿走去。
赵昭回到后宫的时候,看见背着个小包袱的丽丽正站在御花园的宫道上。
赵昭眨了眨桃花眼,走上前去,问道:“丽丽是准备今日家去了?以后常来宫里陪太后聊天呀。”
李礼低着头,黑色的靴子踹了几下泥土,哼哼唧唧地问道:“我回去了,陛下会不会想我?”
百官依次退朝,荀知简留在后面,跟着荀太傅身旁。
荀知简皱着眉,问一旁的荀太傅:“祖父,陛下推行五年制免费学堂是好事,可朝中能臣这么多,为何要交给郑尚书这样的人?”
荀太傅捋须,反问道:“你觉得郑尚书这样的人是哪样的人?”
荀知简毫不犹豫地说道:“只会阿谀奉承,靠在各种势力中周旋钻营的无能之人。”
荀太傅身为三朝老臣,对于朝中各个朝臣的来历都有了解,他摇头说道:“郑尚书当年也是状元出身,早年外放过,在民间官声不错,能力还是有的。”
荀知简神色冷凝:“礼部这次兴师动众去讨好未来国丈,助长外戚势焰总是朕的。祖父您也说了,是早年外放时候官声不错,郑斐如今是六部尚书之一,早就变了,先前陛下在洛京附近试推行免费学堂,这位礼部尚书严重失职。陛下竟不废了他的尚书之位,还让他担此大任,就不担心他把此事搞砸?”
“知简啊,你想得还是太简单了。”
在荀太傅看来,陛下的态度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陛下最讨厌不干实事混日子的人,不然怎么会不给这个两朝老臣面子,由得御史台弹劾礼部尚书,把礼部这些年不干事的作痛斥一遍。但是,陛下还用得上郑斐,对于还能发挥余热的朝臣,陛下也是不会寒了人的心。所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借由御史台震慑一番礼部,让郑尚书好在之后的推行学堂事宜上不敢怠慢。
荀太傅叹息道:“你以为推行学堂之事谁都能干得好?此事必须由郑尚书这样圆滑,和各个势力交好的人才能办得妥当。而且郑斐到底在礼部尚书待了不少时候,根基颇深。让其他人去办此事,没开始就要被各种势力使绊子。就算此人办成了,这可是办学堂,以后这个学堂出来的人会打上某人门生某派弟子的烙印,只是想认些字以后寻生计的人无妨,可那些考科举的人就不会想进这个学堂,让自己仕途被耽误,这与陛下一开始办这个学堂的意图也截然相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