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天佑来了,看...”原本想说看座的,可是看到苏石是坐着轮椅前来,赵祯要说的话就给憋了回去。
想到苏石至今都无法站立,而他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赵祯便有些替苏石难过。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臣子,不仅救治了自已的皇子,且还给自已带来了很多的利益,甚至还去了一趟辽地,大破辽军,重创辽人,大涨了宋人的士气。33
而这样的好臣子,竟然还有人想着要杀了他,实在是太不应该。
相比于其它的帝王,赵祯属于那种心存善良之辈。
他待人宽容,严于律己。以至于在生活条件上,甚至都不如很多臣子。但他却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因此而去找臣子们的麻烦,他只是希望在自己的治下大宋可以变得更加稳定,百姓生活更加富足。如果有可能,大宋变得更加强大,当然是最好的事情。
为了这个目标,赵祯一生都在努力着,也让他在历史之中博得了一个不错的名声。
自然,这个名声是因为赵祯善待文臣,文臣工作环境更加宽松,从而为了感谢而有意在史书上这样写的,还是真的赵祯就是一个善良之君,那就是仁者见仁。
依苏石的看法,前者的可能性更多一些。毕竟所有的帝王,但凡能坐稳帝位者,那必须要心狠手辣才行。
做不到这一点,大臣们怎么会怕他,他又拿什么号令天下,一统天上,做到政令一统?
可就算是赵祯也有心狠的一面,苏石也认为是应该之事。帝王吗?有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那就不能用常规手段,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甚至有时候,苏石还认为赵祯过于仁慈了,性格上反倒并不算是太强势。倘若苏石所来的是唐初李老二时代,亦或是明初的朱重八时代,你看他用心辅佐之下,那能打下一个什么样的天下?
就算是比之那一直有争议是不是可以代表汉人的成吉思汗,苏石也有绝对的信心可以超过他,打下一个比他所占领的地盘还要大的一个国度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赵祯的性格已经树立了三十多年,岂是那么容易更改。
苏石也不敢妄想凭自己一人之力就可以改变。与其做着无用功,倒不如把希望放在荆王赵曦的身上,一个孩子嘛,人生观、世界观都还没有定型,更加容易塑造一些不是吗?
再说赵祯,看着坐在轮椅上的苏石,似是有所感慨,话说到一半就停了下来。
苏石倒并没有想太多,而是依着臣子的本分向着赵祯行礼道:“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当然,做着这件事情的时候,苏石是坐着的,而不会像是其它的臣子那般下跪,这也是坐着轮椅的好处之一。倘若非是如此的话,怕是苏石早就公开站起来,毕竟轮椅再好,比之双腿也有太多不灵活的一面。
苏石行了礼,赵祯也回过神来,“天佑不必多礼。想必此次叫你来是何事,你已知晓。怎么样?西夏使者来问罪了,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赵祯的开门见山,没有让苏石不知所措。来时的路上,他就已经想过这件事情,现在被问及,这他便双手抱拳道:“陛下,西夏使者实是无理,明明是他们来到我宋境掠边民,杀百姓。现在技不如人,反被杀了,却要来借机找我们的麻烦。这样的不讲道理的人,臣认为,也不能和他讲道理。”
不和他讲道理?
这就是苏石的答案,也是赵祯从未听过的答案。
想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哪一个不是张嘴仁义道德、闭嘴大国胸襟的。
不管他们心中怎么想吧,但嘴上说的都是很好听,以往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以不和西夏蛮人一般见识,最终让步。
哪里有一个像是苏石这般,直言面对不讲道理的人就不要和他讲道理呢?
感觉到苏石的说的甚是有趣,赵祯也就来了兴趣的问着,“哦,天佑准备怎么一个不讲道理法?”
“陛下,西夏人信奉的是谁的拳头大谁说的话就是道理。即是如此,臣便亲自去会会他,和他比比拳头好了。”
这就是踢馆的意思,赵祯听后不由眉头就是一皱。
区区一个西夏使者,赵祯当然没有放在眼中,他头疼的是,一旦这位使者不满意,把消息传回到西夏之后,西夏大军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只是打一个西夏使者,这不仅不治本,弄不好还会给对方借口向大宋出兵,这可不是赵祯想要得到的结果。
赵祯皱眉不语,苏石看到了,也猜到了对方的想法,这就呵呵一笑道:“陛下不用过于担心。西夏这些年与大宋屡有交战,国力下降着实厉害,短时间内是打不起什么大仗了,不然的话这一次也不会派一个使者前来,而是会直接出兵西地。即是派了使者前来,便足以看出他们内部的虚实,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激怒了他们,他们也只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