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郎君。”太医正叉手施礼,见他还礼后又定定的看着自己,摇了摇头道:“就这些时日了,你进去看看吧。”
崔昉眼里的希冀淡了下去,他一掌撑在大门上,侧着身子挤了进去,吓了正在关门的丫环一大跳。
“郎君您不能进去,夫人说了不让您进去。”
丫环见崔昉大步向前冲,回过神来急忙喊着追了上去。
崔昉不理她,正屋的黄嬷嬷听到外面的喊声,奔出来一看,见他已经进了屋子,胡乱的曲了曲膝,急着道:“夫人吃完药刚睡着,她难得入睡,您别进去吵醒了她。”
“我就站在旁边看看。”崔昉放低了声音,见黄嬷嬷还要拦,沉下脸一把将她推开了。
“黄嬷嬷,对不住了。”
黄嬷嬷见崔昉已经走向卧房,无奈的叹了口气。
黄夫人仰躺在床上,脸色灰败气息微弱,不是盖在身上的被子还有些许的起伏,看上去跟去了没什么两样。
崔昉静静的站在床前,鼻子蓦地一酸,热泪脱框而出。
记得当年年纪还小,黄夫人极爱笑,常常将他抱在怀里,轻轻哼着家乡小调哄他睡觉。
那时也是这样的盛夏,黄夫人坐在塌边一边绣着他的肚兜,一边守着他午睡,见到他调皮偷偷睁开眼睛想往塌下溜,忙放下手里的针线,笑着将他捉了回来。
“阿昉可不能调皮呀,快快去睡。”黄夫人轻拍了下他的屁股,又将他放在了床上。
“雨滴雨滴,城隍土地,雨若再来,谢了土地。”
窗外蝉在鸣叫,像是在附和着黄夫人的低吟浅唱,黄嬷嬷也在旁边慈爱的看着他们母子,崔昉大大的打了个呵欠,慢慢的沉入了梦乡。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黄夫人脸上再也没了笑容,那些曾有的记忆,这么些年来,崔昉已分不清楚是现实还是梦境。
崔昉抬手拭去眼角的泪水,转身走了出去。
黄夫人缓缓的睁开眼睛,看着绣着福寿连绵的帐顶,眼神空洞。
她哭得太多太多,现在明明那么想哭,眼里却再也流不出泪水。
“你说我是不是错了?”黄夫人终是挣扎着问了出来。
黄嬷嬷心底叹息,娘子性子执拗,认准的事从来不转弯,苦了自己也苦了他人。
当年那些滔天的怨恨与迁怒,早就磨灭在了漫长的岁月中,现在大家都无法回头,错了就错了,再认错有什么用,只怕她会带着遗憾入到地下,永世不得安宁。
崔昉是崔家的郎君,可娘子才是她自小看着长大的孩子。
“娘子,你没错,他们也没错,只是大家缺了这母子缘分。”黄嬷嬷轻声安慰她道:“你别想了,太医说你就是思虑过重,得好好歇息才是。”
黄夫人不出声,仍旧睁眼看着帐顶。
………………………………。
萧晚之见天气热得人快冒烟,打发人送了些冰给来往亲近的人家,福王妃那里除了冰,还送了许多新鲜的瓜果与小娘子喜欢的新奇首饰。
秦嬷嬷走了一圈回来,热得脸颊都红扑扑的。
她洗漱了出来,灌了大半壶淡盐水下肚,才长长透出口气。
“今年这天气太反常,往年夏日从没有像今年这般热过。”秦嬷嬷感叹道。
萧晚之蹙眉,太阳炙烤的大地已经开裂,要是下暴雨稍长一些,就会酿成洪涝灾害。
秦嬷嬷又将那些人家的回礼说了,林老夫人最为有趣,拿她送去的冰,加上冬日窖的梅花做了几个冰雪凉碗送回来。
“福王妃最为客气,说是阿昭擦了你送去的药膏,凉凉的很是舒适,伤口也不怎么痛了,还想跟着我回来亲自谢您,我忙拦住了,哎哟你来我往的,尽流汗去了,送去的冰不是白送了么?”
萧晚之挑眉,瞪眼问道:“她说的是凉凉的?”
秦嬷嬷不解,想了想肯定的道:“她是说的凉凉的,我没有记错。”
萧晚之被气笑了。
广济大师那个小心眼,给她的药膏是发痒发热的,给别人的就是舒适凉爽的。
肃王回来时,就看到萧晚之站在架子上,垫着脚伸长手臂去取上面一本书。
他忙紧张的冲过去,一把扶住在她的腰上,拧眉道:“你爬这样高摔下去怎么办?侍候的人呢,养着他们是做什么用的?”
萧晚之抽出书,灵活的从架子上爬了下来,笑着道:“没事,我经常这样取书,是我不让她们随意进来的。”
肃王从她手里接过书翻了翻,不解的问道:“你爱看这些志异鬼怪的话本?”
“给大师送去的。”萧晚之笑得极为开心,扬了扬手里的书道:“第二册,前后两册都不给他。”
肃王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冷静自如的萧晚之也有这么孩子气的一面。
“大师怎么惹到你了?”
萧晚之将药膏之事说了,肃王刚想笑,可想到她那时的难受,又心疼了起来。
“不过说到药膏之事,今日郑大给我递了消息过来,说是近些日子崔家大夫出入频繁了许多,李才偷偷沿着墙脚转了一圈,闻到里面的药味浓得都掩不住,传到了墙外。”
萧晚之拧眉道:“只怕是黄夫人不行了。黄夫人嫁给崔齐后,一连生了三个孩子,夫妻感情应该不错,可为什么黄夫人突然就病了,再也没有出来过?这里面只怕另有隐情。”
作者有话要说:
萧晚之:我就是这样睚眦必报的性子。
广济大师:呸,你就是白吃还嫌淡。
路过的小天使们,点个收藏吧,鞠躬。
第63章水灾
瓢泼大雨已经下了整整一天,一丝都没有停的迹象。
萧晚之站在廊下,看着院子里青石地面上集起来的一层雨水,心里的担忧又添了一层。
“秦嬷嬷,让福伯备车回京城。”萧晚之想了想,果断的下了决定。
“雨这么大,路上怕是不好走。”秦嬷嬷看了看天,犹疑的说道。
“只怕有地方会有洪涝灾害,如今局势不明,在这里耽误工夫。”萧晚之蹙眉说道:“你让福伯派人去其他人家打个招呼,庄子里剩下的新鲜食物都送给他们,大师那边也别忘了。让他们做好准备,地势低的存些清水粮食,还有木炭。”
本来想让韩老夫人也一起回去,只是纪氏肚子大了,就怕路上出什么差错,只能让她们留在别庄。
秦嬷嬷下去了,没一会月白她们也收拾好了包袱,福伯将车赶到院子门口,几人都穿着厚厚的油衣,一起上了车。
一路有惊无险回到王府,萧晚之立即吩咐厨房熬药汤,当差的护卫们在风里来雨里去,回来换洗后能喝上一碗防止生病。
肃王接到消息匆匆赶回来,见萧晚之正捧着碗药汤一饮而尽。
“这么大的雨,你怎么能回来?”肃王皱眉说道:“就算路上不出什么差错,你身子弱,可淋不得雨。”
萧晚之拿起碗对他晃了晃,微笑着道:“我不是喝了药么?你先去洗洗,然后也喝上一碗。”
肃王身上也半湿,将她仔仔细细的瞧了,见她精神气色都好,这才下去洗漱。
等他洗漱完出来,温热的药汤已放在了案几上,肃王端起碗也学她那样一口气喝了下去。
“回京城的路上,官道有好几处垮塌,山石也滚落在了路上,庄子外的那条小溪,已经快变成了条大河,水已经淹了一部分田地。”萧晚之沉声说道:“庄子那片地势还算高,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了。”
“朝廷还没有收到报灾的奏折。”肃王忧心的道:“冬日雪灾,夏日不是旱灾就是水灾,百姓苦,朝廷也苦。”
现在还没有秋收,税粮也没能收上来,常平仓里因严相一系的倒塌,才总算有了那么几粒粮食。
萧晚之看过历年的朝报,水灾,旱灾,蝗灾,雪灾,地龙翻身,时疫等各种灾害数不胜数,要是哪一年少了那么一两样,这一年就算是风调雨顺了。
每次灾害过后,受灾严重的地方总会有小规模的流民暴动,然后又是派兵或镇压,或招安。
除了这些,最大的祸根还是人灾。
官员的贪婪与腐败是流民暴动的根源,每次灾害,朝廷都有下拨赈灾粮食,可是能到灾民手上的,能有多少?
有些贪官最后都有被处置,可是贪官哪里杀得完,再说那些贪官,背后都有大靠山,能被处理的也不过是些被放弃掉的小喽啰。
“要只是水灾还好,最怕的是北戊王廷趁机攻打北疆。”萧晚之忧心忡忡的道:“过了这么些年,北戊的元气也恢复了过来,今年又遇上了干旱,要是没有了吃的,那些狼崽子会不顾一切大举进攻大周。”
肃王神色大变,喃喃的道:“大周算是承平已久,就算是崔齐,也多年未上过战场。”
“除了北戊王廷,还有西北。”萧晚之脸色沉重道:“西北军与西越常年冲突不断,传到朝廷的都是捷报,你仔细看那些数目,杀敌数,西北军的人员数,还有庞大的军需开支,这些都经不起推敲。”
一时两人都沉默无言。
大周强敌环伺,圣上想当一代雄主,除了庞大的边军,各地的厢军,还有京畿营与禁军,可是要养活这么多人,大周的国库常年虚空,一直在苦苦支撑。
兵丁没有饭吃,可是要哗变的。
遇到天灾人祸,看似庞大繁荣的大周,会像被虫子蛀掉的房子,轰然一下倒塌。
“要是有水灾报上来,让钱几道去赈灾。”萧晚之想了想说道:“钱几道为官朴实务实,就是吃了不善言辞的亏,在做实事上面,他比徐仲甫还强些。”
“到时让钟石跟着他去。”肃王略一思量后补充道。
钟石已经愿意出任王府长史,只是现在户部在用新记账方式整理账册,忙得不可开交,肃王答应他秋收过后再来王府。
“好,无论遇到什么阻力,一定要拦下来,大周已经不容有任何的闪失。”萧晚之郑重的说道。
…………………………………。
如萧晚之所料,报灾的奏折快马加鞭递了上来,肃王等一干重臣都被叫进了宫。
圣上坐在椅子上,脸色看上去无比灰败。
这是天要亡大周么?
两湖道水土肥沃,有无数的湖泊河流,是仅次于江南道的富裕之地,如今粮食快要收割时,却遇上了水灾,无数的良田房屋被洪水席卷而空。
“徐尚书,你说说,还有多少粮食能拿出来吧。”圣上恹恹的开口道。
徐仲甫大致算了算,要是户部册子上记录的数额能与常平仓的实际存粮对起来,那两湖道还是能撑一阵子。
他按照户部的数额说了,补充道:“京畿周围的常平仓还有些存粮。”
“京畿周围的不能再动了。”郑相心底微叹,京畿周围的存粮已到最低的线,要是再拿出去,京城要是有任何异动,大周怕才是真正危险了。
“如今赈灾迫在眉睫,要选个合适的人出来才是。”司相也开口道,他没有说出口的是,要是人没有选好,只怕会灾上加灾。
“臣愿意前去。”崔齐这时站出来说道:“臣快马前去,也能早日让两湖道百姓领到赈灾粮食。”
魏王也立即附和道:“我也附议,崔枢密使有领兵打仗的经验,要是那边有异动,也能指挥兵丁镇压。”
圣上沉吟了下,看着肃王问道:“老四,你有什么想法?”
“我也愿前去赈灾,为两湖道百姓尽一份微薄之力。”肃王叉手施礼道。
“老四,你可别逞能,这次两湖道受灾范围广泛,可不似上次单县,你能急行军前去吗?”魏王不悦的反驳道。
杜相也开口道:“臣以为,崔枢密使能当此大任。”
郑相与司相没有说话,福王一反常态开口道:“我认为,户部钱侍郎能当此大任。”
魏王嗤一下笑出了声。
“老二,大家在商量国家大事,是显摆你那点小私心的场合吗?”
福王不理魏王的嘲讽,认真的说道:“赈灾不是行军打仗,是需要心里有算计,不说对各地的钱粮数额了如指掌,也要清楚究竟能拿出来多少。要是说行军布仗,崔枢密使当仁不让,可是要说到算账,能比得过钱侍郎的有几人?举贤不避亲,我举荐他,完全是为百姓着想,若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叫我不得好死。”
他说完看了眼魏王,好似在说,我发了毒誓,你敢吗?
魏王气得脸色都变了,只碍于屋内众人,一时不好翻脸。
最近天热,圣上觉得身子沉,不太舒服,此时更觉得胸闷气短,眼前阵阵发黑。
他深深的喘了口气,扫了一圈屋内的众人。
“既然争论不休,那就表决吧。”
肃王觑圣上脸色不对,强压下心头的担忧,沉声开口道:“我认同二哥的话,钱侍郎精于钱粮赋税,他的确比我合适。”
屋内的人纷纷表了态,郑相司相,徐仲甫支持钱侍郎,裴相与司相支持崔齐。
加上福王与肃王,同意钱侍郎的人比崔齐的多上一人。
崔齐眼里闪过一丝阴霾,不过他很快恢复了常态。
只是魏王的脸色当即沉了下来。
他又着了老四的道,没想到他的用意根本就是推钱几道出去。
老二真做了老四的走狗,几棍子都打不出个屁来的窝囊废,这次居然敢跳出来了。
魏王算计得很好,老四那样爱出风头的,肯定是要举荐自己去。
就算有郑相与司相支持,钱几道也就三人支持。
徐仲甫他以为定会支持崔齐,要是钱几道去赈灾有了功劳,那他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还坐得稳么?
虽说他有意于相位,可是相位岂是那么好得的?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守住现在的位置。
在魏王看来,徐仲甫也是个蠢货,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将自己放到政事堂里去了。
圣上又吩咐将钱几道也传了来,当即商议好了赈灾细则。
商议完后,待其他人离开,肃王留下与圣上密谈了许久。
“老四,我老啦,以后这大周,得看你了。”圣上无力的笑了笑道:“可你府里没有孩子,后继无人,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郑相的外孙女不错,我让你娘去找林夫人说说,就送到你府里去做侧妃吧。”
肃王大惊失色,当即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