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2 / 2)

可姚氏还有一记狠招。

玩家从游戏里获得的东西,是可以按比例,拿到现实来的。准确地说,是玩家努力在游戏里攒下东西,然后选择按比例兑换,姚氏再把东西寄到玩家现实的地址。

当然,这个比例还是非常夸张的,就拿鹅蛋来说,玩家得在游戏里收获一百个鹅蛋,才能得到现实中的一个。

但是!一个蛋,那也是蛋啊!那是能吃到嘴里的蛋啊!

宋时月她们现在是什么带货能力,与她们付出一样的努力,吃上一样的东西,看着她们在隔壁营地生活,虽然只是虚拟的爬不过去的,但是!四舍五入,就是一起在荒野星搞生存了啊!

不得不说,姚语溪稳回了心神,还是厉害。

这套程序加设备,售价不便宜,在游戏中还要按在线时长收费。等于玩家花钱来干活,还得花上很多很多钱,才能兑个蛋。

便是开通了虚拟与现实的兑换,姚氏也是稳赚不赔。甚至可以说,玩家兑换的东西越多,需要在游戏里用的时间就越多,她们就能赚得越多。

当然,姚氏也不欺负玩家。所有虚拟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依托于星网对荒野星各项事物的生长数据进行智能演算。不存在宋时月她们养的鹅生出一百个蛋,玩家的只能生出十个这种事。当然,前提是他们也能走到那么远,然后跟宋时月一样力战群鹅,逮回这么多只来。

紧贴荒野星热度,姚氏开发出的这个实景游戏开售即化龙,一飞冲天势不可挡。

姚语溪更是代表姚氏公开发言,表示这个游戏,无论是设备还是游戏时间,所有的利润所得,一半会拿出来均分给宋时月,于念冰,庄嘉川,宁初阳和冯芊芊。她个人再出一部分,捐给狗子,算是人人有份,狗不落空。

姚氏的这一决定,相当大气,本就对游戏十分感兴趣的人,更是对这个游戏,对姚氏,添了许多好感。

尤其是荒野星上那几人的粉,无论是个人粉还是CP粉,都觉得姚氏超棒!这游戏钱,就像是之前的广告点击,心甘情愿双手奉上。

宋时月和于念冰的粉,不用多说,钱,就是她们结婚的基础!只要宋时月脚下的钱堆得够多,那些没由来的担心就再也不会成为阻碍。

庄嘉川的粉亦是欣慰。倒霉了这么多年的庄老师,现在有钱啦!想拍什么拍什么,拍什么红什么!成本是什么!不要去想好么!

宁初阳和冯芊芊的粉,高兴是高兴,心里却是有些复杂的。姚氏的发展这么好,这一波必然又上了个新台阶,冯芊芊的身价一涨再涨,得给宁初阳多攒点钱,不然要是像隔壁的宋憨憨那样自设些乱七八糟的障碍可还行。

姚氏出品的这个游戏,是在宋时月出门挖笋子的那几天发售的。

托科技发展的福,虽然订单量大到吓人,但是姚氏的产能还是跟上了的。到宋时月拉着一车笋回到营地,各星系收到设备的人数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游戏到手,没什么好说的,都来不及细逛,开局就得赶着把地给种了。

之前宋时月这次出门前,荒野星上的几人就开始商量着过些天要挖红薯了。

这个游戏为了紧贴荒野星的情况,对于现在地里已成熟的作物,有个优惠期。

只要是地里长着的作物,只要玩家够努力,就能追上进度。

也就是说,在宋时月她们把红薯全挖出来之前,他们只要能把游戏里的红薯种下去,就能蹭一波成熟福利!

当然,隔壁地里的土豆就没这种好事了,回头种下去之后,他们得完成宋时月她们曾经做过的浇水次数和施肥,才能让土豆苗追到现在荒野星的那么大。

连续几日赶时间一般的种植,让玩家们对着虚拟的土地又爱又恨。到了宋时月她们准备挖红薯的这一日,他们既是关心着这个冬天荒野星上几人的粮食,又是好奇着自己连日劳作最后能分到的数量。

虚拟的红薯,虽然会在宋时月她们挖出所有红薯后一次催熟,但是也是要玩家慢慢自己挖出来的。有些人就算努力了,奈何时间太短,体力太差,种不完宋时月她们现在那么大的一块地。不过姚氏还算厚道,第一个福利只要努力就能有,不过就是产量得按宋时月她们的占地面积与玩家开垦的面积进行换算了。

这是玩家们第一次在这个游戏里体会到什么叫多劳多得。当然,后面其他的产量在比照宋时月她们之余还要对比玩家侍弄的精心程度,真实度进一步提高,就又是后话了。

姚氏这波开售福利,是两百斤虚拟红薯兑换一斤现实红薯。

现在红薯的价虽涨得厉害,但是姚氏自有农业附属星的农庄,在开发游戏时又已经陆续收购了很多,再比照游戏发行的价格,这个比例,都算不得割肉出福利,最多也就是刮层毛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种用虚拟种植换取实物的感觉,简直比去农业附属星租块地,还要让人上头啊。

荒野星的直播,这段时间一直受到全民的关注。

不过人么,始终还是在牵扯到自己的事情上,会投注一些别样的在意。

姚氏发行的这个游戏,就像是一根化虚为实的线,将观众们与荒野星上的人,实实在在地联系在了一起。

不是靠心,不是靠爱,而是有了实体的牵连。

纵是这实体不多,但总是有,总是不一样了的。

于是,荒野星上,每一个被刨出的红薯,都被万众瞩目着,带着期待,惊呼,喜悦。

天涯海角,星系悠远,共有此刻。

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日里只吃饭用或是带着走,几个几个的红薯挖起来还不大费事,除了冯芊芊,其他几个人都能做的了。

只是轮到这般整块地翻起的活儿,还是要看宋时月的。

这些天下来,大家分工合作也多有默契,宋时月提了铲子下地开翻,其他人抓麻袋的抓麻袋,提筐的提筐,都跟在了后头。

只有冯芊芊坐轮椅上下不了地,在地边的石道上坐着,不过手里却是没闲着的。

红薯都能收了,天气也真是有些冷了。

来参加这个节目,大家沿途在夜宿营地洗手间密码箱里放的衣物,外套裤子都是防风防水的冲锋装。之前天气渐渐凉下来的时候,这么穿着还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凉到一定程度,就是冲锋装也开始显出了单薄。

这几天大家都是在一层冲锋装上,又套了一层,里面的T恤衬衫也多穿了一件,就这么勉强顶着。

当初宋时月从古堡带回来的那些蓬软的被褥,够每人来两身冬衣还有多。冯芊芊把那些装红薯的筐编得差不多,前两天就开始着手裁剪料子,拆毛毯弄线,准备先给每人来一身薄一点的冬衣。

也不知这荒野星的天气变化规律,万一说变就变,一下子冷下来,还能有个准备。

这会儿其他的人下了地,冯芊芊就在道边儿坐轮椅上缝她之前裁剪好的料子。

不得不说,宋时月的毯子带的好,虽然拆成线很麻烦,但是拆下来的线还挺结实,还刚好能从针线盒里最粗的针孔上穿过去。回头缝起来,针脚粗是会粗点,但是多来两道,应该还能挺耐穿。

宋时月这边的直播,两个屏幕的挖红薯,一个屏幕的做衣裳,一片岁月静好,让为红薯收成情况担忧着的观众们,渐渐地平静了一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