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佛系出走中》TXT全集下载_11(1 / 2)

梅幼清小心翼翼看了他一眼,他仍旧是冷冷的表情,可上扬的嘴角却暴露了他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很好的样子。

梅幼清瞧见他这般神态,便轻声说道:“太子殿下,臣妾能否请求你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五年前臣妾以元柒的身份进宫祈福的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梅幼清解释道,“原本静安师太就是要带元柒进宫的,只是元柒忽然生病,不得已才让臣妾替她进宫。臣妾担心万一太后或皇后娘娘知道后会怪罪,所以恳请太子保密。”

“好。”她方才说跟自己不熟,才没同他说这件事,想来便是担心这个。

封云澈应下了她的要求,转过头去望向窗外,心中莫名觉得很开心。

回宫之后,封云澈被皇帝叫去御书房,问他今日走完六部和国使馆之后,想去哪个部门任职历练。

封云澈喜静,便选了国使馆。

皇帝点头应允:“朕也有意让你先去国使馆,再过些日子就要过年了,年初一的祭天大典,就交由你去准备。”

“儿臣领命。”

“哦对了,镇南王也要来京城了。”

“三皇叔要来?”

“原本是要来参加你的大婚的,结果路上有事耽搁了,晚了几日,这两日应该就能进京了,你也准备接待一下。”

“是。”

封云澈与皇帝再御书房谈论事情的时候,梅幼清在东宫正在陪六公主封语嫣吃东西。

先前在御花园遇到时,梅幼清得知六公主的母妃为了让她尽快瘦下来,一天只准她吃一顿饭,便叮嘱她以后肚子饿的时候来东宫找自己。

今日封语嫣亦是只吃了一顿早膳,午膳和晚膳都没的吃,实在饿得受不了了,便偷偷跑来东宫,刚好遇到回来不久的梅幼清,立即眼泪汪汪地跑了过来。

梅幼清瞧着她又清减了一些,但脸色却有些苍白,想来是饿得太厉害了。

御膳房已经送来了晚膳,梅幼清让柔儿先给封语嫣盛了碗粥,又将自己吃的素菜端了过来。

以往封语嫣是根本不会吃这些清粥小菜的,如今饿急了吃起来,却也不比那些鸡鸭肉蛋的味道差多少。

“太子妃嫂嫂,”封语嫣直到吃得肚子没那么饿了,才腾出嘴来说话,“你千万不要告诉母妃我来你这里吃饭的事情。”

“好,我不告诉。”梅幼清正准备吩咐柔儿,让她同宫苑的宫人们说一声,替封语嫣隐瞒下来,没想到戚贵人已经带着两个宫女找过来了。

封语嫣看到戚贵人,吓得碗都掉了,从凳子上跳下来就往桌子底下钻。

戚贵人看到封语嫣在吃东西时,眼中立即满是怒火,但碍于梅幼清太子妃的身份,以及旁边还站着皇后派遣过来的吴公公,也只好将怒火憋着,走上前来,笑盈盈道:“太子妃,我过来带嫣儿回去。”

她是封语嫣的母亲,要带自己的孩子走,梅幼清自然是没有理由阻拦的,但是看到封语嫣吓得在桌子底下不出来,便同戚贵人多说了几句:“六公主年龄尚小,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减肥的事情,还是循序渐进比较好……”

“太子妃说得对,是我心里太着急了些。”戚贵人说着,便蹲下身子,同桌下的封语嫣说,“嫣儿,快随母妃回去,莫在这里打扰太子妃的清净了。”

封语嫣又往里面缩了缩身子:“我不出去,母妃会打我……”

“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母妃怎么会打你呢?”戚贵人尴尬地看了梅幼清一眼,忍耐着性子继续劝说道,“你不是最爱吃凤梨酥吗,母妃叫人做了一些,凉了就不好吃了。”

“真的吗?”听到她最爱吃的东西,封语嫣似乎有点动心,“母妃没骗我?”

“太子妃和吴公公在这儿呢,母妃哪能骗你呢?”戚贵人伸出手去,“快出来,你身子沉,再蹲下去腿就要麻了。”

封语嫣往桌子外挪了挪身子,可看到戚贵人的眼神时,又一下子缩了回去。

“嫣儿不乖的话,母妃要生气了。”戚贵人吓唬她道。

“母妃……”封语嫣怯弱地看着她,思考再三,还是颤颤地伸出了小胖手,由着戚贵人将她拉了出来。

“太子妃,那我便带嫣儿回去了。”戚贵人拉着封语嫣的手,十分客气地同梅幼清说。

梅幼清点头道:“戚贵人慢走。”

待戚贵人和封语嫣走后,梅幼清问吴公公:“戚贵人回去之后,会不会责罚六公主?”

吴公公道:“戚贵人膝下只有六公主一个孩子,以前十分疼爱,也是最近才对六公主严格起来,想来也是为了六公主好吧……”

“哦。”

“太子妃若是不放心,奴才派人跟过去瞧瞧?”

梅幼清心里总有些担心:方才瞧六公主的样子,好像很害怕戚贵人,还说戚贵人会打她……

“我亲自过去瞧瞧吧。”梅幼清说。

她让吴公公带着去了戚贵人的宫苑中,虽然戚贵人并没有给封语嫣准备凤梨酥,但却给她备了别的点心,封语嫣吃得很开心,梅幼清瞧着没什么事情,便和吴公公回去了。

她并没有看见,在她和吴公公走后,戚贵人一把打掉了封语嫣手中的糕点……

封云澈同父皇聊完之后回到东宫,见晚膳已经备全,梅幼清却不见身影。

“太子妃呢?”封云澈问一个宫女。

“太子妃去戚贵人那边了,说让殿下先用晚膳,不必等她。”宫女答道,而后便去拉开封云澈的凳子。

封云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菜,并未入座:“那就先放着。”而后便要去书房。

宫女一时猜不透太子的心思:太子是嫌今日的晚膳不合口味呢?还是想等太子妃回来一起用膳?

只是封云澈还未离开大殿,便见梅幼清和吴公公回来了。

封云澈步子调了方向,又回到桌前坐了下来。

宫女偷偷地想:原来太子殿下不是嫌今天的晚膳不合胃口,而是想等太子妃回来一起用膳呀。

梅幼清不知,以为封云澈刚刚回来,同他一起用完了晚膳,便觉得有些困了。

今日在外面待了一整天,身子着实有些乏,卸去妆容洗漱之后,回到寝殿发现封云澈已经在那里了,穿着寝衣,半躺半坐在床上看书。

梅幼清原以为这个时候他应该在书房看书,没想到他这么早就过来了。

“太子殿下,您这么早就要睡吗?”梅幼清问道。

封云澈看着书,头也不抬地“嗯”了声:“今日累了,明日还要早起。”

原本也想早睡的梅幼清为难了:前几个晚上,要么是自己先睡,要么是他先睡,如今两人要一起睡,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于是梅幼清也摸起一本佛经,坐在榻上看了起来。

才看了半页,便听封云澈问她:“你不睡?”

“还不困,”梅幼清忍住差点脱口而出的哈欠,对封云澈说,“殿下累了就早点歇息吧。”

封云澈抬眼看着她,梅幼清才想起来,佛珠还在自己手腕上戴着。

她将佛珠褪下来,起身走到床前,将佛珠奉上:“殿下,这个给您。”

封云澈却没接,反而道:“我想听《心经》,你读给我听。”

“哦好。”梅幼清答应,“臣妾去找《心经》。”

“这里有。”封云澈叫住她,从枕头下面的拿出一张泛黄的宣纸来,递给了梅幼清。

梅幼清展开来看,竟是五年前自己离开皇宫时,为封云澈抄写的那张。

“殿下居然还留着……”梅幼清惊讶极了。

“嗯。”封云澈将手中的书阖上,放在一边,自己躺了下来,眸中似乎有些期待,“读吧。”

梅幼清干脆坐在床沿上,捧着那纸经书给他读了起来。

封云澈听了很满意:“就是这样,以前你读的就是这种感觉……”

梅幼清瞧着他闭着眼睛一脸满足的模样,莫名觉得,其实他也挺可爱的。

第二天梅幼清醒来的时候封云澈的位置已经空了,不过她这次没有睡过时辰,于是梳妆之后便去给太后和皇后请安了。

太后虽然还是表现出不太喜欢她的样子,但也没怎么为难她,同她聊了几句便让她走了。梅幼清又去了皇后的正阳宫,皇后同她聊起来,说这两日镇南王和镇南王妃一家就要来京城了,梅幼清作为太子妃,到时候要和封云澈一起去皇城门口迎接。

“镇南王来京城是有什么事情吗?”梅幼清问。

“说是为了恭贺你和太子的大婚的,”皇后若有所思道,“镇南王自十七岁起便被先皇册封藩王驻守南门关,这么多年来回京的次数屈指可数。五年前太后病重的时候回来过一次,如今这次突然回京,也是本宫没想到的。”

两日之后,镇南王的车队便到了,封云澈和梅幼清在皇城门口盛装接待。

最前面那辆最大的马车上先后下来了三个人,第一个人器宇轩昂,五官同陛下有些相似,是镇南王。第二个人优雅端庄,款款而来,是镇南王妃,至于第三个人……

第三个人是个穿紫色衣裙的姑娘,她不用别人扶,直接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似乎有什么迫不及待的事情一般,刚站稳身子,打眼往梅幼清的方向一看,便蹦蹦跳跳地冲了过来……

“幼清!”那姑娘一把抱住了梅幼清,“我想死你啦!”

梅幼清愣住,待那人松开了她,雀跃地在她眼前笑得阳光灿烂的时候,梅幼清这才认了出来。

“……元柒?”

☆、030

在梅幼清叫出“元柒”这个名字的时候,封云澈心中一激,立即看了过去。

可当视线落在元柒的脸上时,紧绷的心弦又陡然放松下来。

原来她就是元柒啊。

和自己五年前见到的那个“元柒”果然不一样。

他收回视线,此时镇南王和和王妃已经走了过来,封云澈敬重道:“三皇叔,王妃,路上辛苦了。”

镇南王爽朗一笑:“不辛苦,只是没能赶上太子的大婚,心中总觉得遗憾。”

镇南王妃看着一旁抱着不撒手的梅幼清的元柒,宠溺道:“太子和太子妃莫要怪元柒冒失,当初接到来信得知了太子的婚事,元柒非说她与太子妃是幼时一起长大的姐妹,以前还笑她乱攀关系,如今看来倒是真的……”

元柒拉着梅幼清的手,喜滋滋道:“本来就是真的,幼清是我最好的朋友!”

镇南王妃嗔了她一眼:“没大没小,你怎可直呼太子妃的名字?”

元柒晃着身子撒娇地看着梅幼清,梅幼清也并不是在乎称谓的人,便笑着同镇南王妃说:“没事的,我与元柒相识很久了,没那么多讲究。”

几人说着话,便入了皇城,封云澈和镇南王坐在前面的马车上,梅幼清和镇南王妃、元柒坐在另一辆马车上,便往皇宫驶去。

宫中早已设宴为镇南王他们接风洗尘,除了皇帝和皇后,太后和常宁长公主夫妇亦是出席,他们瞧见镇南王妃带着个陌生的姑娘,不由多打量了两眼。

镇南王和镇南王妃寒暄过后,王妃便将元柒介绍给大家:“这个孩子叫元柒,是臣妾的侄女。早些年臣妾的姐姐和姐夫遭难,留下这孤苦的孩子,臣妾寻了好多年才找到……”

元柒一一向众人行礼。

皇后对镇南王妃说道:“是个可怜的孩子,不过跟着你,以后也是享福了。”

皇帝对元柒的名字很感兴趣,问镇南王妃:“这孩子的名字是你给取的?可有什么寓意?”

“回陛下,元柒早前被云照庵的师父们收养,因着是元月初七捡到的,便给她取名叫元柒。”镇南王妃说,“元柒这孩子一直很感恩师父们的收养,故而一直用着这个名字。”

“云照庵?”皇后对云照庵自然是很熟悉的,毕竟梅幼清也在那里住过许多年。

太后也念起云照庵的名字:“可是京城外的那个云照庵?”

镇南王妃答道:“是啊,元柒这孩子以前被云照庵收养,在那里潜心念佛十年,颇有慧根。”说着,忽然才想起什么似的,“对了,五年前还曾随云照庵的师父们一起进宫为太后祈福呢,托太后的福,臣妾也是在那时才找到她,将她带去了南门关,当成亲生女儿一般抚养……”

“哦?”太后一听,脸上明显多了几分惊奇,“那次祈福是皇后张罗的,当初哀家听皇后说过,进宫祈福的师父中有个心诚的孩子,小小年纪也生生在那佛堂中坐了三天为哀家诵经。只是哀家那时候病重,没亲眼瞧见,没想到竟是这个孩子。快,过来叫哀家好生瞧瞧……”

镇南王妃笑着催促元柒:“快过去给太后瞧瞧。”

元柒往梅幼清的方向看了一眼,掩饰住心虚,从座位上站起来,往太后那边走去:“元柒拜见太后,祝太后福寿安康。”

太后见她乖巧娇憨,又生了几分好感:“好孩子,快过来。”

元柒这才走到太后身边。

太后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不由喜爱更甚:“瞧这孩子长得多好,小脸圆润,眼睛也大,看着就是与佛有缘的……”而后又问元柒,“多大了?”

“回太后,快十六了。”

“可曾许配人家了?”

元柒脸一红:“未曾。”

一旁的常宁长公主也打量元柒许久了:原本以为她不过是个镇南王妃的普通侄女罢了,没想到她居然与太后还有这般的缘分。

况且镇南王拥兵无数,镇守一方,在封国也有很高的威望,方才镇南王妃说把她当成亲生女儿,如今又与太后攀上关系,依着这般的身份,想必日后也是了不得的。

常宁长公主这样一想,不禁附和着太后说道:“太后,京中的才俊最多,如今元柒姑娘正是双八的好年华,您惯爱成人美事,不妨也给这元柒姑娘挑个好夫婿?”

元柒听她这样说,窘迫地回头去看镇南王妃,镇南王妃却替她说:“太后挑的人定然是顶好的,元柒,还不赶紧谢过太后?”

元柒只好僵硬地笑着回道:“元柒多谢太后……”

梅幼清看到元柒很讨太后的欢心,心中也为她高兴。

不过方才镇南王妃说元柒曾进宫为太后祈福的时候,梅幼清也看到了元柒脸上的尴尬。

毕竟在这宴席上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有元柒和她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