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1 / 2)

陆彦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放下书本往窗边走去,“你在做甚?”

小娘子做毁了一个灯笼,正恼火,闻言赶紧将败品藏在身后,“没什么,我在看书。”

说完不待陆彦生回话,抱着东西一溜烟跑了。

唉,想做个花灯怎么这样难啊,小娘子很苦恼,这是彦生痊愈后的第一个节日,她想亲手做一件礼物送他。

可看着手中又丑又皱的灯笼,这怎么送的出手。

作者有话说:

午好

第30章

中秋至,这次秋收是难得的丰收之秋,陆家的晒谷台、仓库里堆满了新打的粮食,仓库空了这么些年,已经很久没有充盈过了。

陆二太爷高兴,陆家上下的主子、下人,以及安山村的村民们都高兴,到了中秋节二太爷决定大操办一场。

人们盼着过节,喜欢热闹,大概是这样生活便有了盼头,人嘛,总要有些惦记的、牵挂的东西。

而今暂时让陈五娘惦记的就是做花灯了。

每天早上,当果儿去了私塾,陆彦生也去书房温书,小娘子就拿上竹篾、细麻线,以及小刀宣纸等物在院里寻个僻静的地方,埋头苦干。

做灯的第一步是要用竹篾扎成骨架,然后用细麻绳扎紧,陈五娘原想做兔子造型的灯,可惜难度太高了,只好退而求次,扎最常见的圆柱体。

骨架没问题以后,要仔细的糊上宣纸,糊纸前在宣纸上写画出想要的图案即可。若想花灯更美,则用小刀在宣纸上雕出花纹,待夜幕降临,点上灯中蜡烛,烛光透过缝隙照出来,亮晶晶的很好看。

……

中秋夜月如银盘,水映圆月,秋风习习,月圆人也团圆。祭月结束以后,陆宅上下和安山村的村民们到了河边。

“燃灯喽——”

随着小孩儿的一声高呼,二太爷点燃了一丈高的灯架,这灯架用竹竿制作而成,上悬灯笼,内至蜡烛,点燃后火树银花,格外璀璨绚丽。

灯笼上还贴着灯谜,猜中的人可取下这盏灯笼提回家去,不仅如此,还能得到额外的奖励,每一个灯笼上都编了序号,奖励将凭序号领取,一般是红头绳、鞋垫、月饼等常见的东西,二太爷备来给大家助兴的。

考虑到识字的是少部分人,所以这灯谜简单,并不拘泥于猜字、典故,反而放了很多俗语上去,识字儿的人帮着读题目,不识字的也能猜。

灯光映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好像河中也有一个大灯架似的。

人们团团围拢在一起,叽叽喳喳的猜着谜语。

若陆彦生独自来,祭月点灯后他必定即刻就回,不凑此等热闹,但有陈五娘在,这热闹是非凑不可。小娘子扯着他的袖子,“快走快走,我们也去讨个彩头。”

传说猜灯谜得来的灯笼挂在屋檐下,有保平安之效。

陆彦生担心人多挤到了陈五娘,掰开她扯袖子的手,将其牢牢牵紧,然后让陈五娘跟在他的背后,他伸手拨开人群,往里面走。

“老七,你也凑这热闹啊,挤什么,我猜一个送你好了。”

在往最好的位置靠近时,身旁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原来是陆六爷陆彦昀,他一边拼命的往里面挤边劝陆彦生退出去。

陆彦生沉声道,“那不一样。”

陆六爷是个活泼随和的性子,平日里和陆宅上上下下的人打成一片,关系极好,因此下人们都不怕他,加上节日的气氛感染了大家,情绪有些上头,不仅没人让陆六爷,反而将他挤入人堆看都看不见了,只剩下陆彦昀大呼“让一让,踩到我了……”等等声音。

反观陆彦生这边,见七爷也要猜灯谜,周围的小辈、下人们纷纷避让,自动让出一条小道来。

“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树柳。”有人念道,这是一个谚语灯谜。众人愁眉不展,正苦苦思索中,七夫人探出头来,笑着举起手朗声道。

“下句是,人的名儿,树的影儿!”

负责核对谜底的鲁青点了点头,“七夫人猜对了。”旋即用竹竿将这盏灯笼挑下来递给陈五娘。

这灯笼小巧精致,上面还有花鸟鱼虫吉祥图案,陈五娘看了一会儿,将其递给陆彦生,“这个给果儿,我再去猜一个给自己。”

陆彦生又陪她挤了一遭。

“狗吃豆腐脑下一句是?”

“闲不住!”

“恭喜七夫人,又答对了。”鲁青又取一盏灯递给陈五娘,这回灯上画的是嫦娥奔月的图,比刚才那一盏更漂亮。

“这下好了,果儿一盏我一盏。”

果儿和学堂认识的伙伴们一起玩去了,陈五娘扫视一圈没找到他,便和陆彦生先回去了。

在回听雪堂的路上小娘子很雀跃,一手提一盏灯不停的打量,脸上的笑容浮现后便没下去过,她蹦跳着走在前,陆彦生行的慢一些,落在她后面几步。

果儿一盏,陈娇自己一盏,独将他遗漏了哇。

陆彦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有些寂寥,也有些发苦,他虽然不喜好这些玩意儿,以前也不喜过节,可眼睁睁看着小娘子将他遗忘,心里还是不悦。

陈五娘走得很急,想快些回到听雪堂去,她走了一会儿突然发现陆彦生没跟上来,回眸一看,七爷站在不远处正往河边看。

灯架上的灯笼不多了。

“七爷,走了,你为何发呆啊?”小娘子问道。

哼,陆彦生脸上失了表情,心中正生闷气,原是不想答话的。可转念一想,他若不说,陈娇又怎猜得出他气恼的原因。于是低声道,“你过来。”

小娘子提着灯蹦跳着朝他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