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月似乎也没想着得到回答,接着说道:“我刚大学毕业那段时间在一个小琴房当老师,教的大多是四五岁刚刚启蒙的小朋友,都是很基础的课程,收入不多。那时年轻,精力旺盛,只想着多赚钱,于是接了很多私教,去到学生家中教一对一。其中有一个家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那家有一对非常优秀的双胞胎。”
聂诚盯着潘虹月的一举一动。
“那时他们十五六岁,刚初中毕业,长相几乎完全相同,性格相差很多,说是截然性反或许有些夸张,但他们的眼神非常不同,仅是站在你面前就能分出哥哥和弟弟来。他们之前的钢琴老师是我师姐,她要出国交流了一段时间于是推荐了我,我只教了他们半年,师姐回来后继续教他们,又帮我介绍了另一家。没想到时隔多年,又在这里遇到他。
“我刚开始还不敢确定,直到他说自己姓姜,那位老乡又说他之前和别人动过手,才让我觉得确实是他,他不满时的眼神和少年时杀死金丝雀时一模一样。唉,没想到姜淮长大后,脾气还是这么暴躁。”
一股寒气从脚底拔到头顶,聂诚竭力掩藏自己眼中的震惊,随口道:“原来他有双胞胎兄弟。”
这是他早就知道的,但这个惊讶的理由能合理解释他的震惊。
聂诚立刻平复下来,皱起眉问:“你刚才说姜淮?”
潘虹月点点头,觉得他问得奇怪,惊讶道:“难道是姜准吗?不好意思,我自从不教他们就没再和他家联系过。”又喃喃自语道,“没想到他长大后变了这么多。”
她的感叹不像作伪,聂诚打开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在开头写下一个“姜”字,迟迟未落下第二个字。
他曾从姜准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他的双胞胎兄长姜淮十五岁时死于一场大火。
再没有更多,姜准非常不愿意提起当年的大火,以及姜淮。
聂诚几次调整握笔的姿势,却没再写下一个字,在旁人看来,他在犹豫姜家兄弟的事与案子是否有关,但若是在了解他的人眼中,就一定能感觉到他现在心中的纷乱。
张杰明找过他很多次,说姜准的状态不好,短时间相处还不明显,但是时间一长就能感觉到他的暴躁。魏远也提醒过他,要他多注意。
聂诚仔细回想,在数码大厦时他曾砸碎柜面,来派出所找他时差点和女文员大吵起来,几个小时前他还和死者动过手。
这确实太不对劲了,至少依他来看,姜准绝对不是暴躁的性格,不然他也当不了刑侦队长。
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或者更早之前,他这几个月为什么去魏远那里变得频繁了?
沉寂在脑海深处的一部分记忆剧烈抖动起来,有些片段呼之欲出。聂诚忽然感觉到太阳穴附近一阵刺痛,忍不住支起手臂,用拇指轻轻揉捻。
潘虹月能感受到青年警官在困扰着,轻声问道:“聂警官,你还好吗?”
“我没事。姜淮有虐杀动物的倾向?”聂诚忍住了所有不适,面色如常地问。
“这我不知道,你是在问金丝雀的事吧。他父亲喜欢花鸟鱼虫,特别喜欢那只金丝雀,甚至不把它关在笼子里,那鸟也通人性,从不会弄脏屋子,姜淮在他父母面前向我夸奖过好几次那只鸟聪明漂亮。但是有一次,我到得早了些,他家保姆让我先在客厅等等,就看到姜淮下楼时那只金丝雀围着他飞,他那天很不耐烦,一掌把它拍开,很用力,金丝雀撞在客厅的山石上不知是死了还是晕了,跌进水池里再也没飞起来,姜淮也没再看一眼。
“我当时很惊恐,姜淮这才发现我在客厅。他若无其事地朝我笑,像往常一样与我亲切地打招呼。然后姜准也下楼来了,他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没有发现鸟的事情,但是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姜淮在他面前不会巧舌如簧的,但是那天下课我走出琴房后,我听见姜淮砸了一个花瓶。后来,我反复想姜淮当时的状态,我感觉他肯定是知道我看到了,但是他什么表示都没有,我不知道该不该跟他父母说,然后师姐就回来了。我每次想到姜淮那个若无其事的笑,都要惊出一身冷汗。”潘虹月紧紧皱着眉,手不自觉地抓紧另一只手的手腕。
“我知道了。”聂诚放缓了语气,“你不用紧张,这件事好像和案子没有什么关系,但你说的我都记下了,如果有新的发现,请随时告诉我。”
潘虹月说声“好的”,跟着他离开了餐厅。
大厅里不知何时点起了壁炉,薪火带来了大量光和热,为这个雪天添了几分温馨,让惊疑不定的人们渐渐平静下来,也让空调停止后的温度有所会回升。王晓志解释说,景区为圣诞节和元旦准备了冰雪节,因此旅店不久前迎来一拨客人,他们配合着冰雪主题,特意疏通了烟囱,准备了柴火,现在还有剩余。
姜准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背对炉火,距离最近,他似乎嫌热,坐在椅子边上离得远远的,见聂诚出来,立刻起身迎了上去。
他们需要谈一谈,但姜准离开后大厅内的情况他们就没办法掌握了。
聂诚选择了老办法,将自己的手机架在墙边柜上,调整好位置确保能拍摄所有人,交代老板钱桐让他暂时负责维持秩序,任何人要离开大厅必须先和他们汇报,而且不能离开摄像范围。
胡雯不满地回头说:“聂警官,你这是监视我们,你在把无辜的人当作犯人!”
“是不是无辜还不好说,你们越配合,嫌疑越小。”聂诚半劝诫半警示地说,然后示意姜准一起去餐厅。
还是刚才的座位,只是对面变成了姜准。
姜准很配合地规规矩矩坐直,倒是聂诚斜拉过椅子,很随意地伸长腿,毫不掩饰疲惫地捏着眉心。
姜准见他累了,不急着开口,从餐边柜里找出两瓶矿泉水,一瓶摆在他面前,一瓶自己握在手里喝两口。
聂诚早就问得嗓子发干,接过矿泉水瓶,喉结几个摆动间半瓶水趟过喉咙,然后拧上瓶盖,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不用费心问,我主动交代。”姜准说,“我们5点钟一起进的旅馆,有报时;我和甄思哲不认识,从他身边路过时他没事找事,我有点生气,动手了,是我不对。”
“他说了什么?”
“挑衅而已。”
“现在这种情况还不肯说吗?”聂诚皱起了眉。
姜准立刻投降,“我说,但是你别生气。”
“我会生气?”
“他似乎,觉得我们两个男的来住旅馆很奇怪,看出我们的关系了。”姜准摸了摸鼻尖。
聂诚不动声色,却莫名其妙地提起心,像是和姜准在偷偷作弊似的,“所以?”
“我看见他对着你的背影偷偷啐了一口,骂了一声。好吧,是我有点生气,于是动手了。后来他可能是看到我外套里面的制服,这才消停。”
聂诚哑然失笑,半晌摇摇头,“不值得。”
姜准唇角下撇,显然不认同聂诚的观点,却也不反驳他,暗自不满,颌骨肌肉紧紧绷着。
聂诚不想他又生气,赶紧换话题,“你不是主动交代么,之后呢?”
“这段时间挺忙,上楼后我睡着了,隐约知道你下过楼,再醒来是十点半。我饿了,你帮我泡的方便面凝成一块,我想下楼重买一份。从房间出来就看到斜对面204门没关上,走廊灯暗,门缝透出来的光很明显。我不知道里面住着的是谁,想去提醒一下,然后看到有人躺在长桌上。太反常,肯定出事了,所以我就进去了。之后,胡雯尖叫,你们都来了。”
“你进去之后,有没有特意关上门吗?”
“门?没有。我推得很轻,只推开了能进一人的缝隙。你赶到时,门是什么样的?”
“半掩着,虽然能容人侧身进去,但是更像没关好,不怪胡雯误会。”聂诚说。
“也许凶手太慌张,也许我进去后回手带了一下,记不清了。”
“还有什么其他线索吗?”
“没有,情报有限。不过我在大厅帮你看着人的时候,发现了些事情。徐建军总在打量胡雯,胡雯有意回避他,用冯永庆挡住他的视线;潘虹月总盯着我看,不知在想什么;男店员王晓志眼神乱窜,每个人都打量了一遍。很主观,你心里有个数就行。”
“嗯。你对死者身份有什么推测吗?”
“穿皮草,戴帽子,不搭,还用报纸挡着脸,不是暴发户的品味问题,他很可能是有钱且不想让别人认出来,可是他又坐在人来人往的大厅,侧身观察前台的动向,这说明是在等人。今天这些住客中,也许有他要等的人。案发现场是204吗,情况怎么样?”问出口后又觉得不妥,姜准交握的双手拇指一挑,身子向后仰了几分,笑着说:“抱歉,你的主场。”
聂诚摇了摇头,“我的推测与你相同。目前来看,204是案发现场。甄思哲身高有175,体重目测在170斤以上,搬运或拖动时他有过挣扎的话会发出很大声音,在我询问的过程中,没有人提到这一点。关于他的身份,除了入住酒店时的身份证复印件,小行李箱里也有点线索,就是放在床上的那个。”
姜准之前也看到了,但是没来得及打开察看,那是个可随机携带的小号黑色行李箱,本不该有什么疑问,但是他顿了顿,叹了口气。
“怎么了?”聂诚直起身问。
“我想起我们同居时都是躺在床上聊案情的。”姜准已经坐了一晚上了,后背僵硬,他活动了一下脖子,靠在椅背上,很有些惆怅地说。
“我说你……”聂诚的耳朵尖红了一点点,“能不能好好讨论?”
第16章火灾
烛光在两人脸上摇曳跳跃,洒在他们眼中如同碎星,熠熠发光。
这像是一场美妙的烛光晚餐,如果两人之间有红酒牛排,而不是隔着一本记录凶案和犯罪嫌疑人情况的笔记本。
“好的,聂警官。”姜准从善如流道。
“行李箱里有日用品和几件衣服,以及很多存折、银行卡、房本,我估计他是带着全部身家来的。在我问的这些人里,只有王晓志说认识他,而且和他有瓜葛。甄思哲以理财的名义骗了他家三十万,现在又干起了’套路贷’。”
“套路贷?”姜准对这三个字也很敏感,迅速反应过来,“涉黑?”
“还不确定,没有相关线索,我更倾向于私仇,如果能找到跟他有过金钱往来的人的名单就好了。”他从口袋里掏出甄思哲的手机,之前在楼上借用甄思哲的手指取消了开机密码,轻轻一划就来到了桌面。
“他删了很多信息,但是从仅存的内容来看,涉及到了很多交易金钱往来的事,最底下只拉黑尚未删除的对话里能看到催他还钱和问他在哪的消息,重复发了很多条。王晓志的话是有根据的,不管他是不是套路贷,总归是个欠钱不还的人。”聂诚说。
“那么接下来,就要在嫌疑人里找出谁是他的债主。”姜准说。
“对。可惜王晓志给的消息太靠后了,之前的人都没涉及到这个问题。”聂诚皱起眉,把每个人说过的话都总结一下告诉了姜准。
他从笔记本撕下一张纸连同笔一起递给姜准,就再没翻过笔记本,那些时间线和来龙去脉只听一遍就全记在脑子里,形成脉络,像一张清晰的地图。
讲到冯永庆时,姜准插了一句:“你让他倒叙了一遍?”
“对,因为他和胡雯是夫妻,我担心他们串供,或者互相遮掩,不过他倒叙的内容与正常叙述没有出入,应该是可信的。”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编造谎言会造成认知负荷提高,与叙述真实情况用到的记忆模式不同,谎言需要在记忆中提取,在倒叙时很容易出纰漏。换句话说,用倒叙的方式回忆真实记忆和谎言非常占用脑力,一般人做不到天衣无缝,而冯永庆看上去也没有什么过人之能。
姜准也用过这个手段,认可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聂诚按照胡雯、冯永庆、徐建军、钱桐、王晓志、潘虹月的顺序叙述他们的陈述,只是潘虹月那里,隐去了关于姜淮的事。他只复述了这些人的话,没有掺杂自己的看法,他相信用不着多说,姜准能得出与他类似的推论。
姜准听完后食指轻点手背,半晌说:“有人在是否认识死者上说谎,不止一个人。”
“嗯,我们阻止了这些人进入204,除了王晓志和徐建军之前能确定见过死者,其他人只是凭借在房间外看了一眼死者的后脑就既说没见过,又说不认识,未免太着急否认了。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谎?”
“凶手撇清嫌疑,普通人不想和命案有牵扯。如果他们认识,是如何认识的?难道……和他的工作有关?”
“那样的话,恐怕不光是认识这么简单了。”
姜准看着自己写的所有人提到过的时间线,分析道:“从其他人提供的时间来看,甄思哲前天入住,今天一天没离开旅馆,4点40分左右下楼坐在大厅里,5点45分到50分之间上楼,到10点30分左右我发现他死亡。我跟他动手时清楚地看到他帽子下的脸,不可能是别人假扮,所以初步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在5点45分到10点30分之间。这段时间里,我以及冯永庆胡雯都不是一个人。”
“但是能互相作证的人都睡着了。”
聂诚似乎没有把他轻易剔除嫌疑的打算,姜准耸耸肩,示意“你说得对”。
“死亡时间这点不能排除任何人的嫌疑,不过204里还有其它线索。”聂诚说。
“你是说那道勒痕,又细又长,从下至上,这个证据倾向于凶手一个比他高的男性,那么胡雯、潘虹月和王晓志的嫌疑减轻了。”姜准说着说着,皱起了眉。
“怎么?”
“这个潘虹月,我总觉得她认识我,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她是钢琴老师,说不定教过你钢琴。”
gu903();“也许,我上初中高中那时换过好几个钢琴老师,也许她是其中一个。她对我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