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甚美 [金推]》TXT全集下载_13(2 / 2)

吾夫甚美 雨师螺 4775 字 2023-09-04

“此言当真?!”苏母眼神一亮。

虽说他们家中早已怀揣着这种隐秘的期待,但是,首先苏父当时匆匆从辛图赶往京城,路上时间确实紧张,大家怕他休息不好,影响身体和考试状况。

其次便是,今年的冬天确实冷了些,即便是已经进入二月间,温度也不见丝毫回暖。

苏父今年三十有七,身体的抵抗力远不如一些年轻力壮的举子,却未想到,苏父这次竟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

“当真,我这边因为是有特殊渠道,所以讯息来得会稍微快些,想必辛图城这边,最迟三天后,便会有报喜的衙役上门。”

苏家众人大喜。

苏润允和苏润臧更是眼含激动和羡慕。

见苏母激动地用帕子擦拭眼角,苏满娘上前,将人环在怀中轻声安慰。

黎锐卿目光不动声色略过温婉和善的苏满娘,眼中一丝精光闪过。

莫名感觉身上一寒的苏满娘回头,正对上黎锐卿笑得颇有深意的眼神。

苏满娘:为什么她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大对?

三天后,苏家果然接到辛图城中报喜的衙役。

这一天,因经历了接连守孝而沉寂下去的苏家,在城中终于再次有了声响,以这种高调的方式,重归于众人的视线。

苏家在忙碌着上门招待之余,也在等待着最终的殿试成绩。

不仅苏家在紧张,黎府在紧张,就连京中已经选好了驸马,正在宫中备嫁的九公主也在紧张。

事关国家大事,她无权插手,但是不妨碍她关注一番。

那个幸运的女人已然得到了她梦想已久的夫君,那她的父亲就最好发挥成绩不好,落榜回家去嫁他那个丧气女儿。

在听闻苏父进京后,她满怀期望地奢望着;在听闻苏父上榜后,她受不了这刺激,嘤咛一声,晕倒了。

第36章亲家

上榜之事已成定局,无力更改。

九公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苏父顺顺当当的榜上有名,顺顺当当地参加了殿试,至于结果,她红着眼睛等了两天,得到最终结果后,终于没忍住轻抚胸口,一歪头又晕了过去。

旁边早有准备、随时待命的侍女连忙将人打横抱起,放在旁边的床榻上,几人又是送鼻香,又是按揉穴位,等九公主幽幽醒过来以后,正深呼几口气,准备再晕厥过去一次,就听到身边大宫女秀儿道:“公主,如今您既已定下驸马,咱们就应改换思路了。”

九公主一向对她的这个大宫女秀儿比较器重,闻言连忙捧住秀儿的手,迷茫询问:“秀儿,你一向聪慧,快与本公主说说,我该怎么做?”

秀儿小心翼翼地将温茶送至九公主唇边,看她将茶水喝了下去,才不疾不徐道:“公主,世人都说,最亲不过儿女亲家。现下公主既要马上成亲,黎将军那边也要马上成亲,奴婢以为,不若公主就抓紧时间生下一位像公主一样美若天仙的女儿,嫁到黎家去,迷得黎将军的儿子五迷三道,给您狠狠出这口气;

或者诞下一位像是公主一样俊逸的儿子,将黎家未来会出生的那位与黎将军相像的小姑娘给娶回公主膝下,到时候那张美艳绝伦的脸蛋儿,公主您想看多久,就能看多久。”

九公主吸了吸鼻子,眼前蓦然有了亮光,就仿佛是迷路的旅人,终于寻到了自己未来奋斗的方向:“还能这样吗?”

“当然能!您贵为陛下最为宠爱的九公主,这点儿事,又怎么不能?!”

九公主抚着胸口,将胸间的郁气缓缓压下,思考着大宫女秀儿给她的这两项选择,半晌弱弱道:“那还是生个儿子吧,生了女儿即使嫁到黎府,我也看不到黎将军两眼,生儿子将他女儿娶回来,我要放在身边天天看,白天晚上都要看。”

众宫女:……

人已经娶回家了,晚上您不把人放到您儿子床上,留着自己在房中看是几个意思?!

但是想想公主眼见即将出嫁,还没有从黎将军事件中调整出来的心态,秀儿闭着眼睛狠狠点头:“对!就是这样!黎将军现在不让您看,以后他女儿您还不是可以天天看!白天晚上都能看!”

九公主满足的抿了抿唇,颊边漾出一抹舒畅的柔软笑意。

半晌她又开口:“那要是黎将军的女儿没有继承到他的绝世美貌,只继承到他妻子苏氏那张圆脸怎么办?!”

“那咱就不娶,要娶就娶最像黎将军那一个。”秀儿回答得斩钉截铁!

九公主终于感觉自己的气儿顺了,一瞬间,她感觉自己就连对黎将军的执念都弱了很多。

“原来我只是觊觎黎将军的美貌,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喜欢他啊。”察觉到自己的这种心态变化后,九公主喃喃感慨。

几位宫女差点泪流满面:不然您以为呢,只远远看过两眼,您对他能有多深的感情。

“快快快,把驸马的画像拿来给我瞅瞅,我要先研究一下我未来的儿子会长什么模样。”

几位宫女纷纷舒出一口气。

她们的主子终于对那位即将成为驸马的可怜男人提起点兴趣了,再这样下去,她们非常担心两位主子婚后生活不和谐。

想至此,她们纷纷向方才的大宫女秀儿递过去一个钦佩的眼神。

这便是人家是九公主的心腹,而她们却只是普通宫女的区别。

这劝人的水平,就是另辟蹊径、见效分明!

秀儿面色沉静,将茶盏送至桌边放好,看着其他宫女们拿着画卷上前与公主一起努力分析未来小主子的长相,垂下眼睑,深藏功与名。

今天的九公主身边,依旧是忙碌并混乱的一天。

苏父这次的殿试成绩一般,对比他之前在会试中的成绩,还略退步了两名,不过仍是二甲之列。

最终在选官过程中,苏父百般斟酌之下,报了京官或辛图城及其附近官员皆可。

虽说这时如果下放得远些,能够得到更大的晋升空间,选官的压力也小些,但是按照时间来算,苏婉婉再过两年就要被放出宫了。

如果他被下放得远了,当年因为他和父母而选择入宫小选的妹妹就该无人来接,无人给参谋待嫁,还需她自己孤零零一人往他赴任之地赶,想想他就心疼到不行。

如果京中或者辛图城不好混,大不了等他将婉婉的终身大事解决,再下放也是一样。

所以,在将意愿报上去时,苏父并没有期待自己会得到一个好官位,无论是京城,还是距离京城较近的辛图城,都是热门,竞争压力较大,他想着最终无论是哪个疙瘩角的小官他都行。

却未想到等到最终官阶下来,竟然是太常寺的六品主簿!

这个位置虽说算不上上乘,却也并非偏僻,更甚至,这个位置因为不怎么会牵涉到诸多皇子间的党派之争,没有太大油水,于他这个只想在京都附近混日子、等着接妹子嫁妹子的胸无大志二甲进士,还是上佳选择。

苏牧璟迟疑地看向被黎锐卿留下来保护他安全的两位护卫,心中一个念头闪过,却又摇了摇头。

玉清不过是个从四品外任武将,这京中他也只来过两趟,又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能量为他安排官职。

所以,这真的是他出孝之后运气好,苦尽甘来,老祖宗保佑?!

苏家,众人在听闻苏父选官的消息后,又是惊喜,又是哀愁。

苏母读过苏父让人给她写的信,叹息道:“你父亲的意思是,等你们三个都成了亲,咱们家便要迁往京城。”

苏润允和苏润臧倒是没什么,娶完妻子后离开辛图,虽然有些不舍,但更多的却是喜悦。

只是,两人看看苏满娘,到时他们之间便不会像是现在这般距离得这样近了。

苏满娘勾了勾唇角,想要莞尔一笑,却发现以她现在的心境做出这种表情有些困难,遂一下子扑向苏母怀中:“娘,你们都走了,我会想你们的。”

“哎哟好好好,傻闺女,没事儿没事儿,这不等你两个弟弟都成亲,还得等到明年嘛,早着呢,闻筠别急。”

苏满娘声音闷闷的嗯了一声,却感觉泪水差点都要流出来。

明年,那也太快了些。

她到底还是与家人相隔了两座城,“嫁出”了省。

黎府在纳征时,往苏家送来的聘礼相当丰厚。

最近一两年,黎母闲着没事儿时就会邀请苏满娘到府中小聚,因此,苏满娘与黎母的关系处得还算不错。

但等真正看到黎府的聘礼单子后,苏满娘还是小小地吃了一惊。

这未免也有些太丰厚了些。

只是不知这到底是黎母的主意,还是黎锐卿的主意。

苏母在看到这份聘礼单子时也有些棘手,毕竟与这些聘礼对比起来,她们苏家准备的嫁妆,着实有些简薄。

“闻筠,娘想着将这份聘礼略扣下一成,到时家中也可再添些银钱,让你父亲在京城购置一处宅邸,剩下的都随你带去黎府,你看可行?”

苏满娘这时也将嫁妆单子看完,抬头柔柔道:“母亲,并无需如此。既然是聘礼,那便都是给苏家的,母亲可以随意处置。”

按照时下规矩,就是苏家将这些聘礼留下大部分,只给她一小部分出做嫁妆出嫁,也不是没有。

毕竟对于一些人家而言,总不能娇养了女儿十几年,最终什么都没赚到,还赔掉大半家产。

这些道理苏母也懂,只是苏满娘现在出嫁的人家太高,让她有些举棋不定罢了。

这几年与苏母一起管家,苏满娘对于家中的情况自是知晓,家中其实并未剩下太多银钱,一部分给父亲拿走了进京赶考,剩下的置办自己的嫁妆,给大弟和二弟略置办了一部分聘礼,还没有完全置办齐,并未剩下多少家底。

苏家的发家时间到底短了些。

“不若将这后面的这些台都留下,如果父亲将来在京都中长期发展,也可略换个大些的宅子,到时三位弟弟、弟妹一起居住,也能宽敞些。”

苏母连连摆手:“不用不用,你父亲说了,也不一定会在京中长期发展,等接完你小姑姑,可能还会回来也说不定。”

最终在苏满娘的坚持下,苏母留下了聘礼的三成,将京中购置宅子的银钱补齐,并给大弟二弟留下了一部分聘礼钱。

与她出嫁的嫁妆中,保留了原聘礼的七成,再加上苏家原本为她准备的嫁妆,已经很是丰厚。

即便是在辛图城中,也是颇为疼爱女儿的人家。

等苏父办理好上任,又请了假期回到辛图城时,时间已经滑到了六月。

鉴于无论苏父还是苏母,都想赶在七月、苏满娘满二十岁之前将人嫁出去,免得女儿被人说嘴。因此,即便苏父远在京城,辛图城这边六礼的程序也有条不紊地走了下来。

苏父赶回辛图城时,苏满娘的六礼已经走完了五礼,只剩下最后一道。

最终日子,按照两家之前商定好的日期,定在了六月十三。

天气微热,正是春暖花开之时。

苏满娘在房中试着自己经过一年多时间,精心绣制、反复修改好的嫁衣,六巧和钱嬷嬷为她细心整理,观看效果。

越是整理着,六巧的神情就有些奇怪:“小姐,奴婢怎么感觉这衣裳好像宽松了些,您最近是不是瘦了?”

第37章出嫁

苏满娘用手指轻点了点她额头:“瞎说,你家小姐我的体质你还清楚?!哪能那么容易瘦下来,那一定是你的错觉。”

六巧哦了一声,憨憨地笑了,那可能真是她的错觉。

旁边的钱嬷嬷却在帮苏满娘整理好嫁衣,并左右端量了一番后,严肃道:“不是错觉,姑娘您确实比之前瘦了些。”这嫁衣之前穿着时的腰身的预留尺寸,绝对不像是现在这样稍显宽松。

虽说宽松得并不明显,但以她老辣的目光,还是一眼看出前后的区别。

六巧瞪大眼睛,看着苏满娘。

她家小姐自从成人后,体型就再也没有变化,现在这是真的瘦了?!

钱嬷嬷观察着苏满娘的神色,询问道:“姑娘可是在不安?或者有其他忧愁?若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让老奴帮您参详参详。”

苏满娘抿抿唇,垂下眼帘。半晌才抬眼对钱嬷嬷笑了笑,幽幽开口:“只是原先以为,自己即使出嫁了,还和父母住于一座城中,相距不会太远。”没想到一转眼父亲选了京官,等她们姐弟三个都成了亲后,他们便可能要迁往京城。

只要一想到以后她将很难见到曾经珍之重之的家人,她就高兴不起来,最近连胃口都清减了些。

钱嬷嬷舒出一口气:“出嫁离愁,是每个姑娘家出阁前都会面临的。姑娘您看您的两位手帕交,不都是远离家人,嫁到了外省的吗?您也可以当做自己是嫁到了外省。而且,之后苏大人和黎大人的官职也并非是不能变动……”

钱嬷嬷说得头头是道,苏满娘心不在焉地点头。

道理她都懂,只是心中还是忍不住叹惋,她原先就不想离家人太远,才想着在辛图城中相看人家,却未想到,黎大人确实是在辛图城中不假,但家人却可能会迁徙位置。

这便是人生因缘际会不可琢磨,不可预判的缘由所在了吧。

眼见即将要到出嫁的日期,苏母与两个小的对苏满娘越发形影不离,就连现如今已经嫁了人的匡莹莹和马芳雯都过来探望过两次。

婚期前两天,女方将嫁妆送至黎府,并铺好喜床,隔日新郎将亲至女方家迎娶。

在嫁人前的最后一晚,苏母来到苏满娘房间。

回忆着这些年苏家的起伏变迁,其中虽说有许多艰辛,但是都不乏她的女儿在其中忙碌和支撑的身影,看着女儿如玉的脸盘儿和雪白的肌肤,苏母一时有些伤感。

她拉过苏满娘的手,叹惋道:“闻筠,这些年也是家中对你不住。”

想想当初她为女儿定下的那个常杉,还有之后因为接连守孝没有定亲时,女儿承受的那些压力,苏母就感觉眼眶在一阵阵的发热。

“现在眼见着你能够高嫁到黎将军府,娘是既为你高兴,又为你担忧。高兴是因为你嫁得好,担忧是因为娘家势弱、不给力,到时你若受了欺负,我们就连为你出气都可能底气不足。”

事实上这种担忧,早在苏满娘与黎锐卿定亲后,她便有了。只不过彼时是喜悦大于忧虑,但现下随着嫁期越来越近,这种忧虑便再也难以压制,汩汩地不停往上喷涌。

苏满娘将头轻轻搭在苏母肩膀上,抿着唇儿笑:“都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娘,女儿都大了,以后就该轮到女儿去庇护你们了,您不用再为我考虑那么多了。”

“傻丫头,你自小贴心,不像是你两个弟弟一般,自小爬树、下水、打架,无一不精,我不疼你疼谁。”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