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在她的影响下,陈家的几个孩子也都染上了这样的坏习惯。每个星期回家一次,陈梓澜姐妹俩总会去厨房帮忙,跟着柳明月一起做饼干,做罐头等等。很快,家里的储藏室就满满当当的。
可能正是因此,柳明月觉得怀孕的日子过得飞快,似乎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生活轨迹,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今年春耕的时候,一滴雨都没下,村里头的人都挺紧张的。镇上的人看着报纸上的消息一条条出来,却有很清楚地从乡下的亲朋好友处了解到消息,只觉得可能仅仅是他们如此,闭口不谈此事,暗地里各出奇招。
可能是因此,粮食的价格有小幅度的上升,甚至为了存够自家的粮食,还不嫌麻烦,直奔乡下村里,希望能省掉粮票这一道程序,买到更多的粮食,许多的小型黑市应运而生,里头有着各种交易。
关系到粮食的大事儿,族里头的族老天天聚在一起想辙,生怕村里头的人不听话,趁着现在外头粮食的价格还可以,就给卖了。要知道,如今柳家村聚族而居,周边的村都有姻亲,若到紧急的时候总不能见死不救,那不就是给自己找事儿嘛。
柳立成的事儿多,他们这些老骨头总得搭把手,能做的都帮着做了。
至于其他地方的人,说实话,也关心不来这么多。想来若是真有见识的,也会留后手,不拘着是什么吃的,能混个半饱,日子也能熬下去。
要知道,田地是不会哄人的,一年又一年,只要风调雨顺,勤奋耕作,收获肯定不会小。而天气这东西,时好时坏看运气,可总不会一直一直坏着,总会有好的时候。今年不行,熬过去了,明年应该会好的了。
这日,钱安难得休息在家,柳明月带着陈梓湘做衣服呢,他跟陈梓旻一起拿了纸笔在小桌子边上涂涂画画,嘴里嘀嘀咕咕,不知道说着什么事儿。
见柳明月手上的工作似乎告一段落了,钱安便搭话道:“我想着到时候借着供销社采购的路子,给大家伙儿弄些其他东西回来。你列个单子,看看有什么缺的。”他到底管着供销社呢,自然要给工作人员谋求福利。
眼下很多东西供应紧缺着呢,他得帮着想想别的办法,从前的关系都要用起来,就为着这仨瓜俩枣了。至于柳明月的需求,也就是顺带照顾照顾罢了。
不过依着她的性子和平日里的习惯,真的是什么都不缺了。吃的方面,粮食和菜都是村里有的,老陈头还在呢,总不至于短了她的嘴。用的方面,除了原先存着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还有嫁给钱安之后陆陆续续添置的,基本满足需求。
说到底就是孩子的东西不好估算罢了,如今肚子渐渐大了,也该为孩子的降临准备好。除了奶粉这种有时效保鲜的东西之外,例如小衣服小被子小鞋子等等,甚至孩子以后要用到的尿不湿,都得准备起来。
可这些其实是买不了的,很多东西并没有现成的,还得自己一点点做好。
“你看看能不能给弄个奶瓶回来吧。”给孩子喝水喝奶用,“我听说现在有进口的硅胶头的,你可得好好挑选,若是不限购,多买两个也是成的。”柳明月估摸着到时候阿香的孩子也该出生的,屯着总是能用得着的。
“然后就是婴儿床,家里倒是摇篮,婷婷的孩子就用吊篮,可我觉得不大好。”她更倾向于买个婴儿床,让孩子安稳地躺着,而不是为了哄孩子,特意吊着摇摇晃晃的。
而且,婴儿床的使用时间显然更长,能用到孩子独立自己一个房间睡觉去。
柳明月想了想,又提了提,“你自己的衣服也得重新做了,这两套西装都旧了。眼看着天气要热起来,还是要提前备着,省的到时候抓瞎。”她倒是会做衣服,但仅限于简单款,钱安之前可都是穿的定制的西装,她就没打算给做。
承包了他的内衣睡衣,也算是表足了心意了。
她细细地说,每说一样,钱安就在边上点头应承,顺带记下来。屋里头陈梓澜正给陈梓淳上课呢,陈梓湘跟陈梓旻各忙各的,耳朵偷偷竖着听。偶尔还会因为两人的话面红耳赤,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高兴的。
每每看着两人相处,陈梓旻总会有些恍惚,他记忆力其实很好,过去发生的事儿也都清楚地记得。以往在陈家的点点滴滴恍若隔世,尤其是记忆里的柳明月,有了很大的变化,算是颠覆了他的固有印象。
但他也能记得是柳明月带着他们来到柳家村,照顾他们的起居,共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哪怕后来跟钱安结婚了,还是一直将他们姐弟几个都带在身边。
柳明月对他们,可谓是尽心尽力,倾尽所有。
相对于陈梓澜姐妹俩,陈梓旻跟陈梓淳显然对柳明月更加的亲近。不仅仅因为年纪小的缘故,还有就是柳明月对他们,的确也要更加亲厚些。有时候他会想,若是他能是柳明月亲生的,该有多好。
“好了,旻哥儿别忙了,快过来坐会儿,锅里的肉该好了,叫你姐给你盛去。”好不容易周末孩子们都回家,她托人带了些鸡翅,早上起来腌上,睡完午觉之后就进锅里闷着了,这会儿正好当下午茶。
陈梓湘去厨房切了俩青柠,放了些蜂蜜,一起端着出来。柳明月将手上的衣服都收起来,钱安也把桌子给收拾好了,喊一声之后,屋子里头正给陈梓淳辅导功课的陈梓澜就带着妹妹出来了。
一家六口整整齐齐地坐好了,桌上除了鸡翅,还有几样糕点以及柳明月自己的营养粥,每个人的口味都照顾到了,倒是和谐得很。
“姨,接下来还是要注意一些,我听我同学说了,他们家都在愁粮食不够吃,想来外头的粮食有些紧张了。”陈梓湘的同学来源很杂,不仅仅是附近的人,省城另一边的都有。“家里就是有,也不能叫人知道了,省的到时候惹麻烦。”
要知道这一层楼都是供销社的职工,除此之外,楼上还安顿有附近工厂的一些管理层人员,人员相对比较复杂。他们的日子肯定都是能过的了的,可太宽裕了的话,都上门借粮食就麻烦了。就算不借,传些闲话也是够呛的。
她才说完呢,陈梓澜也接着吐槽了,“我们班的同学倒是还好,不过听说供应的大多数是粗粮,现在要买到细粮不容易。”说着,想到自家的饮食习惯,跟陈梓湘有着一样的担心。
在柳明月的有意培养下,家里一直吃的是五谷杂粮,因为有紫米的缘故,颜色不怎么好。不过也正是这样,倒是不引人注目还能照顾到身体健康。可除了这一样,其他都挺出格的。每一顿饭都会有肉有菜,天天都会炖汤,尤其是柳明月怀孕之后,更是讲究搭配了。
这还是她有大半的日子在村里过,周边没什么人盯着她家的厨房看,要不然的话早就传遍了。
可就她每个月在镇上住的那么几日时间,家属楼这边也都流传着关于她的各种八卦。花钱大手大脚,娇气,矫情等等,总之,因为“高攀”了钱安这高岭之花,她在这一片的名声很是一般。
“没事儿,我都记着呢,接下来会好好注意的了。”她很是随意地说道:“你们在学校也要注意些,照顾好自己,别舍不得钱,舍不得票。”
阿香的票证交易一直持续进行着,小范围内名气还不错,想要什么票找她都能拿到。也正是因此,柳明月可很是舍得的,每个月还贴很多给这几个在校的孩子。
钱安自然也是要表态的,“左右接下来的日子都紧张,你们顾好自己就行了。实在不行,我就带着你姨回柳家村去。那儿可没这么多人嘀嘀咕咕的。不过这些都是闲话,传就传吧,也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至于他们担心的所谓借粮之类的麻烦,说实话应该是没有的。谁都知道钱家是大户,在前头清算的时候他都没陷进去,也没人找他借钱,可见钱安的本事。
说着话吃着东西,时间过得飞快呢。
柳明月将这件事儿放在心上了,等孩子们上学去了,钱安上班后,她自己在家里开始到处收拾。以往藏着的东西多稍稍做了掩饰,然后偷摸着往村里的房子带东西。她暗下决定,到时候还是在村里头生孩子坐月子,会更好些。
☆、六十一章
四月天,阳光猛的惊人,柳立成蹲在田埂边上看着日日挑水浇的地还有些龟裂,心情十分复杂。他猛吸一口烟,被呛得直咳嗽,心情闷闷的,惆怅极了。
“队长,你说这贼老天,就是不下雨。”边上围着几个男人,农人可不都盯着田地的出产,“都快四月了,这日夜挑水浇地也不是办法,以前挖的这个水渠也不顶用,您还是得想想办法。”
大家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柳立成,每每这个时候,他们都会摈弃从前所有的偏见,满心希望柳立成能够解决问题。其实都很清楚,这种所谓的想办法,不过就是想让他借用人脉关系,以外力来辅助而已。
这种想法也能理解,但柳立成也没给他们希望,摇摇头,“我早就去找过人了,没办法。”他将烟头在地上拧了拧,灭了火,声音低沉地说道:“年前的时候族里就这个问题开了好几次会,大家还是好好珍惜着些粮食,按着我们先前存下来的,加上去年收的,节俭着过,今年还是能熬过去的。”
但若是大肆铺张,或者是直接将粮食给卖了,那就真的是没办法。村里人的粮食有多少柳立成心里是有数的,他也知道有些人心动也行动了,这会儿还是没拆穿。
他的话音刚落,其中一个男人的脸色就变了。“队长,要不找陈叔问问,他见多识广,肯定能有办法的。”要是早知道是这样,他就不该将家里的粮食给卖了,这下可好,夏粮是没着落了,秋里的天气还不知道,若还是如此,那……
几乎是瞬间,他们对未来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那要是再接下来天气一直不好,可怎么办?”大家的存粮就这么多,要是持续的时间长了,可不是更难了。
柳立成想了想,深深叹了口气,“等着吧,族里会有决定的。实在不行,就把地里的苗给翻了种红薯。好歹我们还有个粮仓,难的时候,打个报告上去,征用了就征用了,能顶一段时间。”至于多长时间,还真的不好说。
至于是不是该换红薯,还得等过段时间看。“你们在自留地里也该多种些红薯吧,地里也多上心,还得交公粮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减免的,该交的交,实在不行就欠着,以后还是得还的。
想到这儿,柳立成也不乐意在这儿跟他们瞎聊了,抬脚就往老陈头那儿去了。他得去请教请教,到底该不该换成红薯种下,紧赶慢赶的能在入秋前有收成。
只是这样一来,该往公社那边交的粮食就不够了。到时候他这个大队长怕是得挨批,说不定还会被撸下来。柳立成倒不是留恋这个位置以及队长的权力,只是要是他下来了,以后在村里头的话语权绝对会慢慢变小。
他得好好掂量着些,不能太过冲动,省的下错了决定,日后后悔了也没地方哭去。
老陈头可能也早有预料,在见到柳立成的时候就直接拉着他往族老那儿去了。他前头已经带着陈梓旻说过,村里头也有过决策,对此有一些备案。虽然不是十分的信任,可该做的准备都没落下。
过年的时候天气就不太好,大家都愁着呢,方法想了不知道多少。这会儿夏天都快来了,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夏粮绝对是要泡汤的。
一切都印证了陈梓旻当初的话,那么他们就该相信,接下来的天气是不容乐观的。要是按着他的推测,后头还有一年多呢,早早换了红薯,怕是还能保住一些收成,混个肚饱,不至于过不下去。
要知道,从旧社会过来的他可清楚了,当年流寇四乱的时候,日子难的真心叫人发慌,饿死人的事儿也是有过的。若是在他当着队长的时候出了这样的事儿,柳立成觉得自己怕是无颜面对柳家的祖宗们,怕是以死谢罪都没脸。
这边柳家村的人都想着法子呢,那边钱安却因为同事家里有事儿,自己接下来几天要去出差。临走前,带着柳明月回来收拾些东西。
要不是陈梓淳还要上学,柳明月的月份还不算很大,他都想将人送到村里头来住着。好歹这么多人帮忙看着也安心些,在家属楼里,柳明月也没多少亲近的人,左邻右舍只能是稍稍帮着看顾,可不会多紧张上心。
加上这段时间约好的大婶家里还有些事儿没来,可不是都赶巧了。
钱安就上了半天班,下午带着柳明月就往村里赶来了。就是这么刚好,他们刚到家门口呢,就碰到了从家门口出来的老陈头和柳立成。
“你来的正好,一块儿去听听,给帮着出出主意。”柳立成一看到钱安,跟中了彩票一样高兴,赶忙拉着钱安往外走,还不忘转头跟柳明月交代了一声:“你好好在家待着,我带他们去见见族老,商量村里头的事儿。”
柳明月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能明显感觉到她身上浓浓的孕味儿,柳立成照顾她的情绪,特意嘱咐了一声。当然了,落在后头的老陈头还是拉着她稍稍吩咐了几句,叫她明白是为了什么事儿,才跟着柳立成走了。
刘婷婷已经开始回去上课了,刘林被放在她娘家,等下课了她才顺路带回来。如今小祥也转了岗,不常出差,每日都会回家来,稍稍给刘婷婷搭把手,日子也算是过得下去。
钱安出差也就几天的时间,其实镇上什么东西都不缺,不过前头将他从外国带回来的带轮的藤箱带回来了,这不,为着方便还是得回来一趟。
村里头的变化她都清楚,在陈梓淳到镇上去上学杭州,她改了从前每逢周末就回来的习惯。但老陈头常常会去,她偶尔还会跟着回来大半日,对天气的关注度以及村里头田地的情况都很上心。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