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小脚老太养孩记》TXT全集下载_13(1 / 2)

等见了小祥,那真是千百个满意,要是他自己有儿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两家人一拍即合,脾性都相似,这一次是宾主皆欢,吃完饭,柳明月提议让孩子们去接触接触,其他事儿柳明月都交给老陈头跟刘二柱去谈了。她由刘大妮带着,在刘家村参观了一番。

“其实这件事是我提的,婷婷是个好姑娘,能到你家去,肯定不差。”刘大妮以她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刚刚我弟媳提的,你也可以不用想太多,反正结了婚都是一家人,到时候什么事儿都可以商量着定。”

可能是出于对女儿的担忧,刘二柱的媳妇问了以后孩子结婚后的安排,被刘大妮岔了过去。

要知道,柳明月这个主子当初能把这些人带回来并且聚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些年,那么肯定是有什么特殊的情谊。这样一家子,根本不可能因为小祥娶了个媳妇就分家。

反正又不是正经的婆母,这些人相互扶持着过日子,你既然嫁了进去,自然也是一起过。谁家不是如此,就是自己当初,还不是跟婆婆一起过了几十年,现在想想,只要人是好的,哪里又过不了呢。

柳明月点点头,“没事儿,其实当初建房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以后小祥要是结婚了,肯定就是自己住,至于要不要分出去,还得再商量。”说到底,家里头还需要这两个男人撑着。

她从来不会否认这一点,如果小祥和老陈头决定要分出去,那日子其实也能过,就是重新再想办法而已。柳明月不会阻止,也不鼓励,一切随他们。

刘大妮深深看了她一眼,反正自己的弟弟这辈子就这三个孩子了,日后养老送终的事儿,几个女婿肯定是要分担。小祥对着几个半路亲人都能做到如今的程度,以后肯定也可以好好对待媳妇的娘家人,这是她比较安心的点。

两人聊了许久,尽兴才回到刘家,坐了一会儿柳明月就提出告辞。接下来就要看两个孩子自己接触了,若是真的有缘分,定下来亲事了,自然就得帮着张罗,柳明月是不担心,凡事还有老陈头张罗着呢。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小祥跟刘婷婷两个人时常有来往,年轻人的恋爱总是热烈的,很快,他们的婚事就确定下来。

而小祥也车队扎根下来,就盯着机会转正了。他跟着徐志明,偶尔出差,却没有了从前的那些琐事,大家都兢兢业业,再不接其他私活儿,只看着上头的任务做事。

夏收到来的时候,当初定下来的人都早早去厂里报到,工厂也顺利进入生产期,整个银柳镇的产业如同机器一般,由各个部件组成,开始运作起来。

柳明月到底还是没有到点心厂去,但是她把阿香送去了,靠着柳明月教导的很多方子,成了徐燕的助手。阿香在这方面没多少天分,但是柳明月又不想让她去羊毛厂,两相衡量后,只得先妥协,将她安排进去。

工作上的事情柳明月只能远程指导,阿香和小祥乖乖按部就班上班,他们俩都有各自的单车,上下班的时候还能顺路捎上家里的孩子。

虽然是新建的工厂,可是资金不大足够,厂房是建起来了,生产线也勉强算是搭建完成,就是住宿的区域还没好。与其叫他们去挤那十几人一间的宿舍睡大通铺,还不如直接回家去,年轻也不怕累。

柳明月想过在镇上给他们买个小房子,只不过如今这情形,露富并不是个好选择,纠结了一番,还是没敢。

小祥偶尔还要跟着车队的人出差,回来的时候还得上刘家去转转,大家也期待着他赶紧把刘婷婷娶回家来。

“明儿放假,地里的粮食都要赶紧收回来,桃林那边也要去看看,估摸着要开始修枝嫁接了,我想着正好大家都在,就一起去帮忙好了。”柳明月在吃饭的时候给他们打预防针,今天是周六,大家都放假,正好赶上农忙,也顾不得地里头的谷子还能长长,赶紧安排收了完事儿。

“我还得请两天假,到时候上刘家去帮忙。”小祥和刘婷婷的婚事定在了九月,忙完了这段时间就该好好准备起来了,这会儿可不得好好表现,“婷婷家里头地挺多,光靠她爹妈的话肯定得累坏了。”

柳明月点点头,“成,明天你先帮着把家里头的几亩地收了,后两日就去刘家。”说着,跟秦嫂提了一嘴,“直接带米不好看,估计刘家也不缺,收拾些腊肉腊肠,再提两只鸡去,体面不说,也能补充营养。”

老百姓过日子可不容易,这农忙就得好好补补身子,不然的话累坏了就不好了。她在这方面从来不小气,这些日子以来已经让小祥往刘家送了不少东西,好些人都说刘婷婷走了大运才会定下来这门亲事,她娘对这个未来女婿也是越来越上心。

其实家里也不靠着这些过活,不过既然已经种了,还是应该要负责。柳明月倒是挺喜欢这种生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时,悠闲自在。

不过到底靠她自己是不行,还得小祥这个主力出动。

第二天,家里头就只留秦嫂做饭,早上,大家吃饱喝足了就赶往地里干活。老陈头早早就出门去了,除了自己家的这几亩田地之外,还得到公共的田里去帮忙,一天下来,劳动量可不小。

柳明月还特意用棉布做了帷帽和袖套等等,全副武装地给孩子们都用上,生怕晒坏了家里的姑娘们。陈梓澜和陈梓湘也都出动了,跟玩儿似的跟在小祥阿香身后,等他割稻后,运到田埂边堆起来。

老陈头从来都是在自己家的地里头忙活一阵子,马上就到公田上去帮忙了。柳明月接替了他的位置,拿着镰刀熟练的干活。

这几年她也算是历练出来了,再不是那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深闺贵妇,干起农活来也挺利索的。

边上那块地是柳立安家的,他去酒厂上班,眼下这一天假,恨不得把这一片地都给收了。家里就他跟他爹两个男人,他明日去上班了,剩下的可就都是他媳妇的活儿了。说起来常丹的确是能干,可这田地里头的活儿,到底是不如男人,他能干多点是一点。

没顾得上搭话,大家都是埋头苦干,等终于告一段落回家吃饭,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里走去,秦嫂早就已经将饭菜准备好了。

“来来来,先喝点汤,这是加了海底椰和雪梨的,清甜得很。”秦嫂招呼着,先把最大的那锅汤端出来给他们每人都盛了一碗,然后赶忙把做好的饭菜都端出来。“吃完赶紧去休息,下午还有得忙呢,等会儿我给陈叔送饭去。”

为了照顾大家劳作后胃口可能不佳,特意做了鱼香肉丝和清蒸排骨,熬汤的时候还加了不少药材,都是从省城买回来的,可难得了。

公田里头的人可就没这么多自由了,大家都是按时干活儿,按户出人,可不容易了。秦嫂也清楚时间,卡着准备的,等会儿送过去正正好,吃完老陈头还能在树荫下歇会儿。

大家忙了一个早上,早就饿坏了,秦嫂准备的饭菜都被吃得一干二净。柳明月见几个孩子都算是适应,也没有多说什么,午休了片刻,便让他们继续到田里头帮忙。虽然只有几亩地,可是要真忙起来也是够呛的。

第二天阿香都要去上班,小祥把人送去学校,就骑着单车带着东西往刘家去了,柳明月就自己慢慢收拾。稻子都割完运到晒谷场去,脱粒晾晒是有人帮着做的,柳明月带着淳姐和杆子在地里拾稻穗,顺便摘一些野菜。

她打算等忙完这一茬就上山一趟,这时候山上的野菜肯定很多,有些可以晒干了冬日吃的品种,都得屯着点儿。以往这些都是阿香的活儿,这下她上班去了,倒是都成她的事儿了,柳明月迫切希望刘婷婷快点进门分担一些。

☆、三十三章

镇上的工厂开始进入正常生产之后,附近蜂拥而至的订单差点儿把厂长的桌面给淹没了。要知道这会儿全国都在大力发展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是重点,像银柳镇这种关乎民生的到底是少数。

羊毛线、酒、点心等等,都是供销社畅销的东西,各个供销社的采购都会到处寻找合适的货源,定下来供应关系。徐掌柜到底是帮着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杂货铺,这里头的一些关系都能处理好,自己镇上的产业,银柳镇的供销社自然是第一个受益的。

在他的刻意培养下,小东家钱安这个供销社主任倒是当得挺稳当,起码银柳镇的供销社在这一代都是好名声,从来也没有欺客以及供货不及时的问题出现。而且因为徐掌柜的一些关系,总是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拿到比较好的产品,以物品丰富出名。

改制后,公家的产业都是以生产指标下发为任务,能够供应的也就是相关的部门,并不能对私人,所以想要得到这些产品,就得有关系。老陈头估摸着镇上的几个厂的产量,牵线拉桥,到底是促成了好几单生意,维持了从前的一些关系。

忙这些的时候,回扣也是拿的,反手就带回家给柳明月安排了。他如今的收入不菲,很多暗地里的来源不能宣之于口,但是柳明月能找到合理的出处,而且,整个家庭的开支一向也是她在安排。

接下来家里头的事儿多,除了小祥的婚事,还有就是砖瓦房的筹建,以及桃林的打理,都需要花钱。

“我想小祥这婚事,该正式找一个人帮着张罗,大伯娘倒是合适,但按说她是女方的亲戚,怕到时候误会了就不好了。你看柳大娘如何?”柳明月跟老陈头商量,“毕竟好些东西我都不懂,也不知道怎么操持起来。”说着,将自己的列好的清单拿出来,准备核对一下再去请教柳大娘。

建房的事情还是照例交给柳立成,她自己反正是不管的。毕竟在村里头,还是他比较有号召力,就算是已经在村里头扎根下来的老陈头,很多时候也不如柳立成。

这些乡村琐事,还是土生土长的人,尤其是像村长柳立成,才能算是得心应手。

“行,那你提点东西去,等婚事儿办完了,另外再封个大红包去。”老陈头稍微打听过这片的习俗,谢媒礼一般就是一双鞋子,一个红包,到时候再提俩猪蹄,也算是应景儿了。“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去忙活的就吱声儿,钱不够了也要说。”

小祥的婚事他不打算让柳明月出钱,这些年小祥孝敬他的也不少了,给这孩子娶妻以后,再使使劲儿把他的岗位给定下来,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对于老陈头而言,忙活完小祥的婚事以后,接下来就是好好地将陈家的四个孩子照看好,其他事儿都得往后退一步。至于柳明月提议的再找一个,他却并不是很心动。到了他这个年纪,其实很多事儿就看开了,半路夫妻利益纠葛要多,到时候反而麻烦。

“那您按着这个清单先把东西买回来,我再去问问柳大娘还有没有需要,到时候还得跑几趟。”柳明月说道,毕竟这会儿供销社的产品比不得以前齐全,想要买东西还得排队,偶尔还得等呢。

家里头的东西不少,她上回去省城搬回来的那些可都还在呢。加上平日里柳明月会时不时让老陈头带些东西回来,需要买的也就几样而已。

小祥结婚,她反正是挺忙的。

第二天,柳明月还被老陈头拉着一起去了一趟镇上的供销社,有些东西他怕买了不合适,比如布料的花纹颜色等等,还是她来拿主意要好些。柳明月索性就拉上秦嫂一起去,也算是给她放放风。

当然,一同前去的还有淳姐和杆子,等逛完了还能接了下学的孩子一起去镇上的饭店吃饭。新开的国营饭馆供应饺子,是一位北方的师傅做的,十分地道,老陈头带回来过几次,颇受欢迎。

供销社是一如既往的热闹,虽然不是节假日,大家三三两两散布着,看看这儿,看看那儿,也算是开眼界了。

可能因为钱安好说话,几个员工也都是镇上住了几辈子的人,服务态度还是很好的,所以大家也挺喜欢去逛逛。反正逛街又不花钱,还能见识到许多新鲜东西,大家乐得过来消遣,没什么事儿就爱上供销社逛逛。

柳明月来过几次,都是直奔自己想要的东西,买了就走,这会儿跟着老陈头逛着,这个柜台挑一挑,那个柜台看一看,倒是也享受了一把购物的乐趣。

鉴于小祥如今的情况,她在考虑是不是给他买个手表作为新婚礼物。毕竟跑车的辛苦,经常是在路上,根本无从得知时间,只能凭借经验判断,或者是靠光影,如果有个表也挺实用的。

不过这个表也的确不便宜,要知道徐志明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舍得买,他攒的钱都起房子去了。小祥倒是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可这几年他自己管着醋坊,都是薄利多销,偶尔得了分红,加上这段时间在车队上班的工资,手头上也紧巴得很。

要是靠他自己,估计还有日子才能买到这手表。

“陈叔,你看这两个哪个好看?”她将两个表拿起来对比了一下,“我想着若是给小祥买一个,似乎有些张扬,但是又的确是实用。”

老陈头不忌讳这些,“买吧,到时候就说是长辈的一点心意,他也不至于出多了风头去。按着我们家如今的收入,买个表也是合理的,挑好的这个!”接下来他要运作,露点实力也是好的,才不至于被小觑了。

柳明月被他这么一说,想起自己的那两块表,考虑着是不是拿出来戴戴。“我倒是也想露富,只不过怕被盯上,陈叔,按着如今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才是正理,那我们这些先富起来的,不得把钱掏出来支援别人?”

这个揣测是绝对合理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小心些吧,怕是那些地主的命运,就是我们的未来。”她反正是挺害怕的,也不愿意重蹈上辈子的覆辙,被批斗的日子她是过得够够的。

“成吧,那就买个便宜的,经济实用为主。”老陈头倒不是就被她这么一劝就退缩了,而是觉得没必要在这上头纠结,“赶紧看看别的,还有好些东西要买呢。”按着她这个速度,估计要赶不上接孩子了。

边上的秦嫂带着两个孩子在糖果的柜台流连,被缠着掏出来钱,正称奶糖呢。

等打发了俩孩子,秦嫂才过来帮着柳明月挑选布料。相亲的时候柳明月让小祥带着刘婷婷来过镇上,买了一身衣裳,不过如今定亲了,要成婚,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起来。这些布料到时候被提前送到刘家,就当作是聘礼的一部分,也是让刘婷婷自己做衣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