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昭君之开挂人生》TXT全集下载_7(1 / 2)

昭君之开挂人生 传山 4725 字 2023-09-04

“民妇谢过太后。”昭君一点也不客气推脱,也不是第一次来,看在平阳郡主的面上,太后对她一向很是宽容。

“昭君,你真是……”太后话没有说完,只是摇摇头,后面的话不说,是因为她明白,昭君不是假客气。她作为太后,也习惯了别人对她的恭敬。

平阳郡主才不多说什么,只是腻腻歪歪的抱着太后的胳膊轻轻的轻轻的摇晃一下下。

昭君也像是没有听见太后刚才的半句话,依然温柔的浅笑。

熟悉流程的嬷嬷,宫女们已经准备就绪。

小宫女用六角的铜盆端着温水,“杨太太。”

“嗳,麻烦了。”对着每一位为她服务的宫女嬷嬷们,她都是客客气气的。

洁白无瑕的一双嫩手伸进铜盆,小宫女望着杨太太的玉手,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瞧瞧,杨太太的年龄比她大好些,一双手却比她的还嫩。

“不麻烦,杨太太您手上的皮肤可真嫩与脸上的一样嫩。”

小宫女羡慕的说道。

“是吧,你以后也可以的。”昭君不会小看宫中的任何一个人。她鼓励着小宫女。

“不会的,我,我,我就是个小宫女,等到年龄出宫也买不起您使用的玉露。”小宫女挺腼腆,白嫩的小脸满面通红。

“也许以后能发达也不一定啊。”昭君觉得小宫女长的不错,也许以后能在宫里博一个前程。

小宫女:……

【杨太太,真是相信自己,能怎么发达】

简单的闲聊以后,昭君做完按摩前的准备,太后已经躺在贵妃榻上。贵妃榻足足有一米二宽,深紫色,用几层细棉布包裹着,很是舒适。太后不是一味追求奢华,也不需要再与什么人攀比。

她不是皇帝后宫的妃子,是皇帝的亲母。自然是怎么舒适怎么来,大殿中,用的物件儿,好些都是精致兼实用性的。

平阳郡主坐在锦凳上,眼睛一直望着太后,眼神中有浓浓的濡沫之情。她自小生活在祥和宫,说这里是她的娘家可一点也不假。

她回祥和宫就是回娘家。

祖孙俩感情深,昭君早已习惯祖孙俩之间深厚的感情。

昭君开始前对太后说,“太后,咱们开始了。如果您觉得舒服,想睡觉就放松身体,放空自己,好好睡一觉。”

“好,你想怎么按就怎么按。”太后扭头又对另外一侧的几位宫女还有郡主带进来的两位小丫鬟说,“好好学,可不许偷懒。”

人老了,对葱嫩的小宫女,多了许多宽容。说话也和蔼,平日不轻易发脾气,发火,也不散发她强大的气场,和蔼的像自家的祖母。

“是。”学习按摩的全是青葱小姑娘,年龄最大的也就是十八岁。

昭君一边教一边讲解,给几位小姑娘从头部到全身其余的部位,条理清楚的讲解。每一步每一个穴位,为什么要按,多大的力道,不能猛的一下子按下去,要慢慢的用暗劲儿,缓缓的按下去。

松的时候也缓缓的松,别一下子猛松。

昭君讲解的很明白,边上还有人用笔记下。一人一句,前后衔接的很好。

足足按摩了一个时辰,额头上的汗珠,一直没有停过。

滴答滴答的,她的前方都有一滩水渍。全是汗珠子滴落,湿湿哒哒的。

按完,两条胳膊累的不轻,举起来都抬不起来。

几位小宫女小丫鬟赶忙帮着“师父”按摩,胳膊,背,头,腿,全有人按摩。痛并幸福着。

勤政殿,皇帝烦死了。

站在那里,指着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一通训斥。

“明日早朝,户部给朕拿出来一个赈灾的具体措施。工部,我也要看到你们关于各地河流的情况……”

一问三不知,他能不气吗,哎呀,给气的不行。

“是。”

麻木的两位尚书,哪里知道皇帝问的问题都是一些偏到姥姥家的问题,他们哪知道啊,怎么回答。

站在一边儿,垂耷着脑袋,全身散发着颓丧的气息。

被皇帝拎来皇宫,就知道没好事,腿都站酸了。想捶捶,想揉揉,可又不敢,动都不敢动。

皇帝一通训斥也无法让老天爷开眼。

训斥臣子也是一件累活,皇帝训人训的自己气喘吁吁,“好啦,两位爱卿说说可有什么想法?”

户部尚书,紧紧盯着自己的鞋子,好似在数上面的丝线,数数看有多少条。

工部尚书胀红了脸,使劲想,也没有想出来什么想法。

祥和宫,太后一觉睡醒,精神饱满,好久没有睡的这么舒服。

等太后醒来,昭君问了问太后睡眠时的感受,才告辞离开。

心里烦闷的皇帝,赶走两位尚书以后,来到太后的寝宫散散心,换换脑子。

糟心事太多,心情不好,丧着一张脸的皇帝,闷闷的来到祥和宫。

“皇帝来了,坐吧。”太后颈椎好了许多,人也精神了。整个人开心不少。

“母后,近日身体可好些了?”皇帝很孝顺,亲生母亲,又拎的清。皇帝乐的孝顺。

“好,安平伯的母亲进宫用手按按颈椎,好了许多。多事之秋,皇帝好好处理前朝的事务,别为我操心。”

太后说完,又吩咐一位跟着昭君学习按摩的小宫女给皇帝按按摩。让皇帝也放松放松,别一天天的紧绷着身体,她瞧着都累。

皇帝想起前朝的事情,苦笑,前朝的事情他一辈子都处理不完,一辈子都操心不完。

“嗯,前朝的事情永远也处理不完,可母后的身体却是大事紧事,我不能不管。”

母子俩感情不错,说家常时就与普通人家的母子一样。

“别太累,等过些时日,宫中的小宫女学会了按摩,给你两,让她们没事的时候多给你按按。

王氏说了,按的好,能让身体康健,也能让疲累的身体,舒服些。你呀年龄也不小了,要养养身体。”

太后跟着昭君学了好些新事物,好些以前没有说过的名词。

太后顿了一下,随即又说道,“皇帝,与你商量一件事?”

不管什么,太后一般都会与皇帝商量商量。绝对的尊重皇帝。

“母后,您说。”被按摩的很舒服,皇帝后仰着靠坐着,贴心的宫女,适时的塞过来一个后背靠枕。让皇帝舒舒服服的享受。

“安平伯府的王氏,为皇家做了不少事,对老太婆我,对皇帝你,还有皇后,平阳都不错。

她虽有小心思,可大面上,比朝中一些大臣勋贵都要识趣。咱不能亏待她,我想着过些日子,封她一个诰命。你觉得怎么样?”

一个诰命,对皇帝来说,无所谓,只要太后高兴,封就封呗,再说王氏确实不错。

他不介意朝臣,子民们有小心思,只要这份小心思不害人,也不影响皇权,他不会说什么,是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王氏做过什么,他也是知道的。私下不少人传王氏邪门,说是能呼风唤雨。

他可不信,是有那么几次巧合,可哪有怎样。王氏要是真的能呼风唤雨,怎么可能是个凡人。还会在乎世俗银钱,官爵。

呼风唤雨的那是天宫之上的神仙,有那神仙手段,王氏只要露出来。即使是他贵为九五之尊,也得屈膝。

只要她愿意,赐封她的两个儿子为郡王都成,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不信王氏不明白不懂,可人家硬是一点也没有漏出来任何消息。

他想着,那就是机缘巧合,与王氏本人没有什么关系。

“此事母后做主就行,既然封就一步到位。”

“我也是这么想,不能让王氏比未来儿媳的诰命还低,至少要超品的诰命。”

“母后觉得好就好。”

无所谓,一个妇人的诰命而已。

翌日,太后懿旨,敕封王氏昭君。

从此昭君参加各府宴会见到那些夫人也不用见谁都需要行礼。虽然大半的夫人都不会让她行下去,早早的让身边的扶起她。

……

西北方

一大波灾民拖儿带女的从西北向着京城迁徙。

京城周围因为昭君,田地有些许的欠收,但日子能过得下去。

包围京城,没在昭君降雨的范围内的地方,不少人,举村迁徙逃灾。

南城门口,安平伯府在城门口,搭了两个棚子,一个施粥,一个有几位医术精湛的老大夫接诊。

第19章红楼惊梦(19)

今日,昭君一身棉布衣裳,带着两个儿子,在粥棚,诊棚来回忙碌着。

别家的粥棚都写着这是谁家府上的粥棚,或者有辨认的标识。

安平伯府没有任何标识,也不许府中的下人宣扬,做善事不是做秀,尽心了就行。

未时末,刚忙完一阵,昭君坐下来休息,反手给自己捶捶腰。累的不行,她只是今日前来帮忙,也是让两个儿子忆苦思甜,让他们以后更懂事些。千万别给她变成纨绔。

“娘,乐乐给您捶捶。”小平乐一直在粥棚帮忙,自己也累的不行。

但看见娘累成这样,他忙过来要帮忙。

“不用,乐乐,看见了吧。”昭君意有所指,指着远处,拖儿带女的一家家的灾民们问道。

这些灾民能平安走过到京城,要不是京城不远处的,就是察觉问题,在老家提前出来的一批灾民。

她知道,还有更多的灾民们还在奔赴京城的路上。

小乐乐已经看见了灾民们的惨象,衣衫褴褛,风尘仆仆,全身没有几两肉,枯黄,头上的头发好些跟鸡窝一样。乱糟糟,一缕一缕的打绺了。

糟糕邋遢面黄肌瘦的样,看着就知道生活的多不好。这就是穷苦人,他也看到有不少年龄与他和哥哥相仿的孩子,男孩露出来的腿,细长细长,与庄子上的麻杆一样瘦。

有小姑娘,走路一步三晃,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栽倒在地。

小乐乐情绪低沉,有些不忍心,紧抿着小嘴,声音闷闷的,“娘,乐乐明白,以后会好好读书,好好的锻炼身体。”

昭君拉着乐乐坐在身边,瞧见乐乐的头上有残缺的落叶,轻轻的捡起小块的残缺落叶,动作轻柔。

“好,我的宝贝儿子是个明白人,是个懂事的孩子。娘希望你长大以后,生活,做事都能自立,一个人能撑起一个家。

哪怕遇到挫折,也能坦然面对。能在最短的时间,收拾起糟糕的心情,重新出发……”

小乐乐在昭君的影响下,面对别人时,他是个早熟懂事的孩子。

只是在面对亲娘的时候,他依然是个萌呆呆的小乐乐,“乐乐都听娘的。不会让娘失望。”

母子俩温情时刻,在另外一边的平安却忙的火起。

几日后,昭君通过她临时聘请的老大夫每日的汇总情况,发现了瘟疫的苗头。

不只是洪涝灾害过后才有瘟疫,旱灾依然会有。旱灾时,饿死人,饿殍遍野,炎热的天气,加上尸体,以及差脏乱的环境,最容易滋生病菌,瘟疫。

几日以后,杨平安以安平伯的名义给皇帝上了一封折子。

他阐述了最近给几位老大夫帮忙时发现的问题。用部分案例告诉皇帝,已经有瘟疫在发生。

像他这种勋贵,在朝廷没有官职,平日给皇帝上折子都是上请安的折子。

这样的折子,不是紧急需要及时处理的折子,皇帝什么时候看,那可说不好。

不过,杨平安的折子,是找肃王递上去的。皇帝是第一时间看到折子的。

退朝后不久,太医院的太医和京畿卫的士兵,分散到各城门口,强迫所有的灾民检查身体。

第三天,一道道圣旨传递到北方,西北方各地。

真有瘟疫,昭君母子做的酒精,就此派上用场。

一场轰轰烈烈的消灭瘟疫的战役在抗旱赈灾时,同时开展。

酒精的方子再次献上去,还有蒸馏设备的制作方法一起献上去。小乐乐忙前忙后,这些全是以他的名义献上去,他要教会一群人怎么制作设备,怎么蒸馏提纯,理论与实践他都能信手拈来。

为这一天,他准备了很久。

暂时没有赏赐,还在赈灾,在消灭瘟疫,举朝繁忙。

小小年纪就露了脸,在皇帝面前有了挂了号。

南城门口,安平伯府的粥棚依然如故,依然在施粥。

隔了好些时日,昭君带着三位侄女出来帮忙。如今三位侄女不再是以前畏畏缩缩的姑娘。在郡主府的三个月,学习了不少的生存技能,绣花,大户人家的规矩礼仪,待人接物等等。

她不指望也不会刻意的给她们攀高枝,但是因为是她的侄女,自家好歹是安平伯府。以后只要她在,儿子们在,表姐弟之间肯定也要常来常往。

差距太大,如果她们嫁人以后还像以前一样畏畏缩缩的。时间长了,心态会崩,喜欢疑神疑鬼。

她不想她们变成那样,即使嫁到农户家,也得大大方方的。

如今娘家兄长,弟弟,姐姐家的条件都不错,未来肯定是要在京城内安家落户下来。

如此一来,侄女们也不可能嫁进郊区的普通农户家。不说高门大户,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至少是京城内有宅子的普通百姓之家。

有宅子最好在郊区有十几二十亩田地的人家。

她故意让她们学礼仪规矩,不是为了养大她们的野心。是为了开拓她们的眼界见识,以后能开通些。

她们是女子,女子在古代生存比男人难多了,希望她们以后不要过于重男轻女,进出伯府时能落落大方,待人接物也大方得体。

她是女子,第一世就出生在西汉,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知道女子在古代的地位,也知道见识,眼界对女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