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价上涨是一定的,因为灾荒,但是周大人这般,直接将米价提了十倍的,却是头一家。
清浅道:“你可打听了,集市上的米面都是多少铜板?”
“还有什么其他米面铺子!全部被周家收了。”
粉黛气道,“从前这条街还有一家小些的米铺,周大人强行收了他的铺子,那人没有背景敢怒不敢言。还有一些零散的卖米的,全被周家以十个铜板一斤收了。”
清浅冷笑一声:“十个铜板收了,转手便是八十个铜板,真是好大胆子。”
瑞珠道:“有贵妃做后台,他才不怕。”
“他发国难财,咱们不能跟着发。”清浅吩咐,“继续用干瘪的稻穗兑换陈米,让小林子收购鸡苗,收购来后,用干瘪的稻穗喂鸡。”
老百姓口袋里头有陈米,就不会高价购买周家米铺的米了。
粉黛笑道:“如今香铺生意不好,小林子一心一意在养鸡,已经收了两千只鸡了,这十日长了怕不得有半斤。”
清浅微笑道:“继续收吧。”
瑞珠道:“恐怕小林子一个人忙不过来。”
干涸的稻穗要筛,然后磨碎了给小鸡,添水添食。
鸡场还要扫屎,扫毛,事情不少。
清浅笑道:“这个简单,让小林子贴告示招工,愿意来鸡场做活的,管饭。”
旱灾的时候,能管饭便是最好的工钱。
瑞珠笑道:“只怕会抢破头。”
清浅吩咐粉黛:“让小林子好好甄别,外头的流民优先,带孩子的妇人和老人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