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谢谢了。”江楷道。
店老板让几个木工把江楷选的木料搬到加工的地方,把“设计稿”拿过去又跟木工过一遍,紧接着便开始加工。
自来熟已经选了一堆木料了,他的思路很简单,专挑长的宽的,质地厚的。殊不知越长越宽越厚的木料价格也越贵,但是他要做的衣柜其实每个部分选材是有区别的,不是所有的都要选最贵的。
“你打算做多大的柜子?”江楷问他。
自来熟把尺寸告诉了江楷,江楷又问他需要些什么功能,让他尽量往多了想。
自来熟绞尽脑汁想了几样功能,但他没什么见识,脑海里的衣柜也就放放衣服,几块木板一拼接,再装上两个门,就是衣柜了。
现在大家都穷,也没几件衣服可放,没有太多收纳的需求,所以想不到太多功能分区什么的。
其实衣柜再复杂也复杂不到哪里去,只要见过都会画。江楷拿一张纸先画出尺寸,再画出各种功能分区,把能补充的都给他补上。
也就穿衣镜这种东西可能这里的木工都做不了,就没画上。
画完还标出每个区域的功能,递给自来熟看,“你看看有没有不需要的,直接划掉就行。”
“哇!”自来熟顾不上细看先感叹,“这太厉害了。”
店老板开心得合不拢嘴,有这位“设计师”在场,就跟店里来了一位临时摇钱树似的,不愁那几个观望的不下订单,补充江楷的话道:“要是都需要,都留着也行,都能做。”
自来熟是真的全部想要,这衣柜设计得,简直无可挑剔。
按照功能,分为挂衣区、叠置区、九宫格、不常用区、小存放区、大存放区。按照存放物品分,又有被褥区、上衣区、内衣区、袜子区等等。
自来熟家里刚盖了新房子,虽然现在还没有这么多衣物可放的,但不代表以后没有啊,衣柜搬进新房子,可是要用一辈子的,一步到位总比以后再换强。
而且这衣柜图,看着就特别漂亮,要划掉哪个区域他都舍不得。
“全部都要得多少钱?”
“那得看材料。”店老板道。
自来熟看向江楷,“兄弟,按你帮设计的这个,我挑的那些木料是不是不太行?”
“我帮你再挑挑看吧。”江楷只能好人做到底,帮着他重新挑拣一遍,最外侧的框架部分和需要承重的部分,得用最结实的木板,其他如隔板和背面贴墙的板子,选最薄的就行,可以省下不少钱。
选完材料,自来熟心里也没底,又迫不及待道:“老板,算一下多少钱吧,这个柜子看着好是好,但是太贵的话可能我也没那么多钱。”
店老板全程看在眼里,高兴归高兴,但他觉得江楷实在太懂了,怎么看都是个专业人士的样子。
他不得不在心里掂量了一下,那个柜台还是给他一个最实价吧,恐怕也不能当着他的面给这几个人喊高价。
第43章不要钱
店老板拿出计算器,嘀嘀嘀按了一阵,最后把算好的数字翻过来给他们看,“六十八块,这已经是给你们优惠到最低价了。”
自来熟想了一下,六十八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不过这么好的一个衣柜,这个价钱倒是也值,只是下定决心之前,他还想再参考参考江楷的,毕竟人家专业,又问老板:“这位兄弟的柜台是多少钱?”
江楷在心里也算了一遍,这衣柜的价钱怎么也得是他那个柜台的三倍。如果按一开始店老板给他喊的价,衣柜得一百二十块,但是店老板这回突然喊了这么低的价格,看得出来肯定是实价了。
所以他当时还价二十五一点都不过分,还高了一点点。
他意味明显地看向店老板,后者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打着哈哈道:“哈哈,他的柜台用料和工时差不多都是你的三分之一,价钱也差不多是三分之一。”
“对,”江楷对这个价格再没什么苛求,老板多少要赚一点,他们也没吃亏,这就行了,“这价格差不多。”
自来熟也就放心了,“那行,六十八就六十八吧,我也不砍价了,什么时候能做好?”
“做完柜台就做你的衣柜,”店老板道,“衣柜要复杂很多,可能得等明天才能好了。”
江楷来到加工的地方看,他的柜台各零部件的形状差不多都做出来了,三个木工正在用推刨给木板刨光滑。
“师傅们速度还挺快的,”他说,“我这个看来今天就能做好了。”
“你那个绝对没问题。”店老板拍着胸膛道,“你今天帮做设计,帮了我大忙了,做好了我让人给你送到家里去。”
江楷没客气,他正想问他能不能给搬运,自己一个人肯定是扛不动的,“谢谢,运费我单出。”
“嗨,不用,别客气,说给你送就给你送。”店老板又对自来熟他们道,“几位的可能还得你们自己来搬一下,我们平时也是不包运送的,只是人家帮了忙,所以答应给他送,还请见谅。”
“没关系,我到时候弄个板车来,一趟就拉走了。”自来熟道。
围观的三个人看江楷给自来熟设计的衣柜那么好,早已心动了,他们几个是约着来的,都要做衣柜。此时看江楷的柜台零部件都成了型,他们好奇过去看,想看看组装起来是什么样子。
店老板趁热打铁,今天这几个订单他势在必得,“几位兄弟,趁这位兄弟在,你们不想让他帮设计设计吗?回头可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三个人互相看一眼,其中一人道:“要不都弄成一样的吧,就不用再麻烦人了,再重新设计也没必要,那样的就挺好。”
于是三人跟自来熟订了一模一样的衣柜。
店老板心里终于踏实了,每人都收了一半的钱做定金,让他们过两天再来取货。
几人对江楷很是感激,临走前想正式跟他认识一下,自来熟道:“兄弟你烟也不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那就先认识一下,以后有机会一起玩。我叫潘阳,在皮革厂上班,这几个都是我同事。”
“江楷。”江楷言简意赅,“暂时住在紫云街,卖小吃。”
几人一听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难怪他要做一个柜台。
他们真的以为他是什么专业人士,怎么也应该是哪个大国企的工程师,怎么也想不到是卖小吃的。
他们虽然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但那也是正式工作,是铁饭碗,卖小吃那比流浪汉好不了多少。
但是看在江楷帮了他们的忙,几人也不好表现出看不起人的样子来,“幸会幸会,有机会一定去捧场。”
几人离开木工店,走了一段还在议论,其中一人道:“那个江楷是不是犯了什么事落魄了,怎么会是卖小吃的呢?卖小吃能懂那么专业的设计?”
潘阳道:“有可能,我看着也不像,你看他白白净净斯斯文文,人也瘦瘦高高,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做饭的怎么可能长这样?”
另一人道:“不过看他不像坏人,即便犯事说不定也是有什么隐情,回头有时间咱们去紫云街看看,能捧场就给人捧捧场。”
潘阳:“没错。”
等人走了,店老板又对江楷道:“兄弟,咱说实在的,今天这几个订单是沾你的光了,你这个柜台我就不收你的钱了,做好了我让人帮你搬回去,也算是对你的感谢。我也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刘明顺,叫我老刘就行了。”
“那倒不用,我也只是举手之劳,你能帮忙送货我就得感谢你了。”
刘明顺其实跟潘阳他们一样,以为江楷是哪个大厂的工程师,可能他所在的单位都不在大井城,应该在省城才对,大井城可没什么大厂,最近大概是回大井城探亲,他也万万没想到是卖小吃的。
刘明顺刚刚也琢磨了,这人应该是经历了什么坎坷。他突然有了点恻隐之心,这么厉害的人才,遭遇坎坷总是容易让人觉得可惜。
“哎呀你就别客气了,再客气就是不给我面子了。”
江楷简简单单的两个设计,其实对刘明顺的帮助还不止这几个订单,他一下打开了固有思维,为以后创新出各种款式的家具找到了新思路。
刘明顺是聪明人,自然非常感激他,免费送他一个柜台根本不算什么。
他话说到这个份上,江楷也不好再拒绝,谢过后又给他提了些有用的建议。
江楷看到店门前杂乱扔着一堆树枝,有的有小臂那么粗,有的手指那么粗,有笔直的也有弯曲的,形状各异,他问:“这些不要了?”
“这些啊,有人会来买去当柴烧,”刘明顺道,“你家烧柴吗?你家烧的话一并送你了。”
“我家倒是不烧柴,我挑几根吧,拿回去做装饰。”
“做装饰?什么装饰?”这堆树枝在别人看来根本与美观沾不上边,当柴烧已经是最有效的利用了,刘明顺完全不解。
“我在做门店装修,拿去改造一下,具体怎么弄我拿回去再看。”
“哦……”刘明顺依然不懂,“那你要的话随便拿好了。”
柜台当天做好,跟江楷挑选的那些枝条一起,刘明顺派人帮他直接拉到家。
江楷把这些东西暂时放在院子里,用一块油布盖住,避免下雨的时候被淋到。
正要准备做晚饭的时候,苏简也下班回来了。
江楷看她好像不太高兴,还没来得及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先看到院子里用油布盖着一个什么东西,过去掀开油布看。
一看是一个崭新的柜台,观摩了好一阵,越看越觉得好看,想象着以后摆到他们新店的门口,一定很显档次,问江楷:“这个在哪买的?很贵吧?”
“没花钱。”江楷道。
“没花钱?什么意思?你去做苦力换的?”
江楷差点被逗笑,“苦力我可做不了,卖设计换来的。”
接着他把今天的事情给她讲了一遍。
苏简听得津津有味,心里跟着也感到骄傲,她老公真的厉害,“那这么说那个刘明顺还是赚了。”
“咱们不也省钱了?”
“他赚得更多啊。”
“……有这个柜台,以后咱们也能赚很多钱的。”
“那倒是,一定会的。”
“对了,你刚回来的时候看你黑着脸,发生什么事了?”江楷问她。
“其实也没什么,刚刚进门前遇到苏红和韩永了。”
“他们没怎么你吧?”江楷顿觉不妙,那两个人肯定不会干好事。
“没怎么,就是说话难听。”苏简道,“他们说咱们想钱想疯了,摆几天摊就想开店,自不量力,差不多就这些话。”
狗嘴吐不出象牙,江楷能想象得到苏红嘴里说出的话比苏简陈述的要难听百倍。
“直接对着你说的?”
“不是,他们自己在说,被我听到的,他们就在我前面一点点进家。我本来想怼回去的,想想算了,懒得跟他们一般见识。”
“没事,用不着生气。”想到那两个说的话,江楷反而觉得好笑,“想钱想疯了的不是他们吗?见咱们摆摊也跟着去摆。”
“就是啊!”苏简一拍大腿,“我就是嘴笨,当时就应该这么怼回去的。”
“不要紧啦,不跟他们一般见识是对的,以后挣钱的也是咱们,他们只有眼馋的份。”
几句话把苏简说通了,她也不再心里不舒服,也觉得苏红他们才是真的可笑至极。
***
每天烟茶不断,还管早午饭,施工的工人干活很认真积极,效率也很高。
房子的框架改造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就剩下水电布线、铺地砖贴瓷砖和刷墙,以及安装窗户这些硬装。
临街的墙改门面拆下来很多砖,还有靠院子的墙和楼上卧室的墙因为要加装窗户,也拆下不少砖。
这些砖一部分用来做门面的背景墙,同时也正好跟房间里侧的餐客厅隔开。
剩下的砖还不少,江楷还有用,几个工人还好心给他一块块敲掉粘在上面的水泥块。
江楷给他们加了一人日的工时费,用这些砖在厨房砌了一个灶,他们自己平时做饭跟做来卖的小吃是不一样的,得有自己用的厨房。
砌完灶,他又让工人在过道边的墙角,砌起一条三十公分宽的小花坛,以后可以栽点花花草草,点缀一下房子。
在过道的水龙头边,也跟其他人家一样,用砖头围起一小块两平米左右、也跟花坛一样的地方,回头往里加上土就可以种点葱蒜和小菜。
砌灶已经加过工时了,这两个地方对工人们来说只是顺手弄一下的事情,江楷对他们不赖,他们也就当是帮忙,不再收他的钱。
平时生活起居的房间由工人们做铺地贴砖和刷墙这些硬装,门面江楷得自己设计。现在门面的结构已经弄好,江楷决定两部分同步进行。
三个工人两个去做硬装,一个跟他一起做门面。
他想把门面的风格和里面人住的地方区分开,门面的背景和两侧的墙暂时抹上一层水泥就完事。
因为背景和墙面贴瓷砖肯定是很难看的,还白白浪费钱,他打算就用这个水泥色做主色调,后面等水泥干了再加一些简单的点缀即可。
他在工人们拉来的一堆瓷砖里挑出二十几块花色瓷砖,工人用水泥铺地的时候,让工人把这些花色瓷砖镶嵌在水泥地上。
这二十几块瓷砖面积很小,门面有六平方的地面,只能将瓷砖分散开来铺。
江楷指挥工人把瓷砖间隔均匀地镶嵌在水泥地面上,每块瓷砖的朝向又不规则,看上去乱中有序,花色点缀在水泥色上,好看又不累赘。
就这么简单弄一下,地面也好了。
跟他一起弄的工人都没想到,觉得门面应该是最复杂的,没想到江楷的门面比里面自住的还要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