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几人把他们你一眼我一语的吵闹看在眼里,只是他们在闹别扭,并不多说什么,转而说起了正经事。
钟宗主拿起手边的茶盏以茶代酒敬了一杯,道:这一趟凶险与否都是未知,随身兵器和一些驱邪御鬼的符篆都要带好,以防万一。
明峤点了点头,附和道:说的是。虽然说只是一座衣冠冢,但毕竟是那妖龙的坟冢,又是圣禅法师亲自建下的。若真的只埋了些衣冠那就权作我们白跑一趟,可如果那根禅杖真的在里面,定然会有重重危险在等着我们。
大荒山出现龙坑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现在不少地方都人心惶惶的,若是真的能找到禅杖,再将那最后一块玉玦碎片引出来,便有了对付那妖龙的筹码。万一找不到就只能靠仙门齐心协力,守护苍生世道。
钟洵的一番话引得几人颇有感慨,端起茶盏又喝了一杯,茶杯才刚放回桌面上,底下便传来了一阵上楼的仓促脚步声。
上来的是一名身穿玄色麒麟纹家服的明家弟子,明峤见到来人招了招手正要让他再煮一壶茶上来,忽然想到了什么,皱眉问道:不是让你把盛公子护送到能坐船的码头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回宗主,弟子就是来回禀这件事的。那名弟子转头看了吾念一眼,才道:弟子把盛公子一行送到了山脚下,便看到司公子等在了那儿,他说他跟着盛公子去就行了,把弟子遣了回来。
他跟着盛公子走了?吾念像要确认什么一般重复问了一遍。
是,我亲眼看着他们上车走远了才回来的。
吾念了然一般地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端起已经见底的茶杯又喝了一口,心中竟有了一丝释然,和一点不易察觉的怅然。
走了也好。
淮水在北塞的一段结了冰,盛锦承只得乘马车往南边走了一段,到还能行水运的码头上船。
盛锦承挑着日落西山的时候出发,是掐住了盛家的船只要到深夜才能驶到最近的航行码头,马车一路颠簸了几个时辰到达的时候,货船正好靠了岸。
司淮在马车里歇息了一路,精神抖擞地跳下了车,被带着水汽的夜风吹得打了个哆嗦,望着辽阔得看不见对岸的淮水江面,才转身对跟下来的盛锦承道:淮水一带向来安全,不过也免不了有些小鬼在水底下,一路小心些。
他这个现下闹得人提心吊胆的妖龙本尊并不会在淮水作说明祟,更不会对盛锦承下手,可水底下藏着溺死的水鬼和小妖是常有的事,不过有这么多盛家弟子跟着,应该也不会出什么事。
盛锦承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连忙问道:祁舟兄不是要和我一起走吗?
司淮听着他的话不由得笑了出来,打趣道:谁说要和你一起走?我只是送你们一趟罢了。
那你一路上又是询问我要采买些什么,又是关切家父近况,我还以为你是因为上一回在凤棉不尽兴,要再随我去一趟。我们凤棉有一种冬日才开的花,还想带祁舟兄去看呢。
盛锦承说到最后声音小了下来,觉得自己似乎在强人所难,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笑了笑。
下次吧。司淮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做完了再去凤棉寻你看花。
他转头看了一眼静静站在旁边绞着衣袖的尘一小和尚,忽然十分认真地叫了一声他的名字,尘一。
嗯?尘一鲜少见他这副模样,忙应了一声站直了身子听他说话。
你这么紧张做什么?我又不是吃人的妖怪!司淮板着脸斥了他一句,忽然又轻声笑了起来,道:好好跟着锦承,等你师叔来找你。
嗯!尘一十分认真地点了点头,难得乖顺地应道:我会等你和师叔一起来找我的。
这小和尚倒是比那个大和尚要通透一些,只是不知道再回来还是不是两个人。
司淮笑了笑并不说什么,催促着他们两人赶紧上船,便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头顶是一片苍茫的夜色,或许是下过雪的原因,倒是清澈了一些,露出了七八颗星星,零零散散地布着。
司淮回头看了一眼停靠在码头的大船,并没有在一堆人里面找那两个身影。
这个时辰吾念他们应该早就出发了吧?
他本想跟着盛锦承他们到淮阴附近,再转去澜沧山,可水路怎么的也得走上大半个月,吾念他们是御剑去的,走水路赶不及。
轻轻叹了一声,司淮抖开了手里的扇子转身消失在了夜色里。
他到底,还是放心不下。
作者有话要说:我家司小淮果然还是不会放心让吾念一个人~~
第57章余忆念珠三
司淮赶到秣阳城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深夜,街道空荡荡的,只有夜风吹过的声音。
秣阳城就靠在澜沧山的边上,司淮抬起头就能看见不远处重重叠叠的峰峦,隐在夜色下像一头卧下的睡兽。
合起的飞花逐月扇被他拿在手里,抵在墙跟上慢慢朝前走着。
仙门那几位宗主的随身佩剑都是上品仙器,他这把临时制出来做兵器的扇子自然是比不得,这会儿想必他们已经上了山,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赶上山。
虽然已经到了空无一人的深夜,司淮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到秣阳城已经不如数百年前那般繁华,街道和屋舍都老旧了,当年处处可见的茶楼酒肆如今已经看不见几张飘摇的旗子,幽黑的小巷子里传出了难闻的腐朽的霉味。
司淮静静地走了一路,顺着古旧的秣阳大街走到了城门口,才发现当年严实的城墙已经倒塌了大半,周围堆着许多泥土和沙石,像是要重新修建城墙。
城门紧紧闭着,守门的守卫坐在长椅上打着瞌睡,司淮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捏了个咒诀从脱了红漆的城门穿了过去,循着记忆中的路走到澜沧山脚下,找到了当年他和灵隽下来的那条山路的上山口。
人间的沧海桑田不过须臾尔,三百年过去了,淮阴郡变了,秣阳城变了,这澜沧山也变了。
当年的澜河和沧河绕在澜沧山脚下,从山顶往下看就像两条银色的丝带,流经了澜沧山附近的每一个城镇,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两条河汇成了一条,名字也改了,叫做恩华河,连带着这澜沧山也改成了恩华山。
司淮站在山路入口处刻着恩华山三个大字的石碑前,细细看完了边上刻着的小字,颇有几分感怀地轻叹了一声,才踏上了上山的石阶。
这座山有好几个山头,上山的路也有很多条,但是当年只有这一条路修了上山的石阶,不长的一小段路,从山脚修到了半山腰上的神龙庙,再往上便是人为踩出来的小径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