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第424章 大军(2 / 2)

北雄 河边草 1537 字 2023-09-03

凝聚力不成,更不用谈什么军中魂魄了,李唐兴起时对门阀世族的吸引力,明显不能从这些普通军卒身上得到体现。

唐军之所以能摧枯拉朽般的攻下长安,不是唐军有多强大,而是敌人出了问题。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占据了更多的资源,又能进行很好的利用的话,李唐和其他诸侯的差距必将渐渐拉开。

可现在,他们也不过是刚冲出起跑线不远而已。

李破招各部将领到并州总管府议事,这样的站前军事会议,说重要吧,肯定是重要的,谁是前锋,谁是后卫,又有谁倒霉的去护送粮草了,都将在这里宣布。

说不重要吧,其实也不算有多重要,因为各人之前心里就都已有数,如此重要的事情不会留个悬念让你来猜或者让大家伙陷入争吵中去。

唐军降卒加两千骑军押运粮草军械,在卫府商量的时候,有人提出招募民夫,并李破亲口否了。

并代两州初定,常备军过多,之后还要准备春耕,再加上他曾亲口向并代两州百姓许诺,免代州三年赋税徭役,免并州上下两年钱粮,如今才过于不到一载,就要出尔反尔,你当大家都不识数吗?

而且,长远考虑的话,征发民夫也是极为不智的,大隋亡就亡在徭役上面,天下百姓惧役如虎,如今战事又这么频繁,连续征发役夫的话,就并代两州这点底子,早晚都得败光了。

征发徭役将来的事情,现在行之就是下下策。

如果不是出兵有点急的话,李破倒是想从马邑突厥战俘那里,弄过一些人来运送粮草辎重呢。

所以,运送后勤辎重上,就都成了军人,正经的押送。

总管府的两位司马,薛万均和王庆都成了后勤大总管,也就是不缺驮马,不然的话,步军差不多都得成了运粮官。

之后也就没人再有异议了,这么长的时间,谁都知道总管“爱民如子”,治平之心强烈的都让武夫们感到有点不适了。

步军前锋为宇文镬所部,这位唐军降人在此战中得到重用,让薛万彻,尉迟信等都有些不服,可也知道总管的考量。

宇文镬即献榆次,实乃大功,犒赏上并不出众,如今担当重任,除了有收服人心的考量之外,怕是也有考量其忠诚和才干的意思。

大家差不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倒是能理解,所以争上一下,见总管其意已决,也就无话可说了。

步军中军为陈圆统领,尉迟兄弟分统左右两军。

骑兵上就不用多说了,可谓是人才济济,以罗士信和王智辩各领两千骑兵为锋锐,尉迟恭,步群则各领五千兵马为左右,薛万彻为中军官,阿史那吉乎辅之,刘敬升断后。

李破当然会坐镇于中军,成为整个大军的中心所在。

步骑混同其实还谈不上,代州骑兵太强势了,而且战功彪炳,各个都不好惹,步军将领们现在根本争不过他们。

而现在的左右卫府,也是以骑军将领为核心组建起来的,打起仗来,骑兵一撒欢儿,除了攻城守城之战外,估计就没步军什么事儿了。

这些安排,都在一月二月间一次次的军议当中完成,除了李破自己外,也不会再有什么人能改变这些结果。

这最后一次军事会议,更像是为李破量身打造的演讲台。

众将陆续到齐,总管府内外尽都是持刀而立的军兵,可谓是杀气腾腾,戒备森严。

已经等待多时的李破,望着满堂顶盔冠甲的领兵将领,听着不时传来的金属摩擦声,得意之余,同样是豪情满腹。

时至今日,大兵在握,猛士云集,别说是南边儿的唐军,便是此时突厥人来了,他也能硬碰硬的跟他们战个酣畅淋漓。

这就是他领兵数载,南征北战的成就,一直强大,精锐而又听命于他的军事力量……

(月票月票,有些书友总觉得主角的创新能力不够,尤其是在武器和战术上,阿草在前面的文章里其实已经解释了很多了,这样是比较合情合理的局面。

不说别的,这是隋末战乱时期啊,从主角进入恒安镇军开始,每一年都有战争,吃饱肚子都不容易,你让他改革技术?

就说现在吧,拥有了并代两州,差不多四郡之地,书友们觉得地方够大吗,人口够多吗?足以支持你任意挥洒的创新之举吗?

到了大业十四年,隋末战乱也进行了大约六七年的时间,一场场战争写下来,阿草自己都越来越觉得那是个人间地狱,民不聊生都是轻的,还有那个时间去搞创新?

当然,阿草写的是网文,不是历史,开金手指是难免的事情,可从将血开始,阿草就在力争能写的合乎情理一些,真要是弄出热武器来,我看书友们要有一多半儿会想着弃书了吧?)